在此前紛紛擾擾的“同傳門”事件中,科大訊飛因為“人機耦合”這一概念,沒少吃“啞巴虧”。“之前說是AI同傳,出事了又說自己是‘人機耦合’”“我用手機聊天是不是也叫人機耦合?”之類的議論,讓科大訊飛這家有著學院派基因的人工智能創企百口莫辯。不過,在科大訊飛1024開發者節這個重要的日子里,訊飛人仍在不厭其煩地解釋和強調“人機耦合”。
按照科大訊飛研究院院長胡國平的定義,人機耦合是人工智能(AI)技術在推向實用過程中(長期)使用的一種方式。“例如智能閱卷、智能客服系統也是人機耦合方式。具體包括:機器確定時機器提供服務、機器不確定時會切換為人工服務;或者機器先做一遍,然后人工花很少的時間簡單修改完善確認。”
劉慶峰以備受關注的同聲傳譯舉例說,人機耦合能夠防止口譯時的信息丟失,提高口譯信息完整度。據他披露,在今年9月于上海舉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科大訊飛與上海外國語大學一起進行了一組對比實驗,結果是人機耦合的口譯將信息完整度從88%提升到了97%。
這背后的原因很簡單:人在說話的時候如果語速很快,譯員可能只能翻譯主要內容,無暇顧及所有的信息;這恰是機器的優勢,它盡管在上下文語境的理解上尚存在缺憾,但它可以實時翻譯,能夠轉寫出說話人幾乎所有的信息和數據,譯員可以借助這些來防止信息丟失。
劉慶峰說,早在2017年10月,科大訊飛與上海外國語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共建“上海外國語大學—科大訊飛智能口筆譯研究聯合實驗室”,合作的關鍵詞就是“人機耦合”—— 一方面探索培養譯員、輔助譯員工作的新方式,提高譯員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借助同傳譯員的經驗和語料資源,用專家知識進一步提升科大訊飛機器翻譯的能力、促進翻譯技術的發展。一年來,雙方已開展了45組實驗,對產品提出92個改進建議。
10月中旬,從谷歌回歸斯坦福大學的李飛飛,宣布成立“以人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著力于“推進和發展下一代AI科學、研究并預測AI對人類社會和生活的影響、設計和實踐以人為本的AI技術和應用”。劉慶峰認為,這恰恰說明“人機耦合正在成為全球共識”。
劉慶峰解釋說,從技術發展的趨勢來看,人工智能最好的用武之地是信息充分、規則透明的領域,如圍棋;其次是信息半充分、規則存在變化的領域,如麻將游戲或批改不同年級的學生作文;對于信息完全自由、沒有規律可循的領域,AI恐怕還束手無策。“即便在各行各業有數據和規律可循,人們也需要最好的人工智能算法、行業數據和應用專家共同打磨。”劉慶峰說,面對信息情況不斷變化、規律不斷模糊以及機器從監督訓練到無監督訓練自主進化的發展路徑,人和機器的深度耦合才是推動人工智能應用真正落地的關鍵,這也是人工智能時代社會倫理和人文發展的需要。
“比人類強大的不是AI,而是掌握了AI的人類。”劉慶峰說,科大訊飛早在兩年前就提出人機耦合的理念,他們不會因為外界的誤會而摒棄。“這不僅是技術發展的趨勢,更是社會倫理的發展要求,我們會按照這個路徑堅定不移地推動產品的研究并踐行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