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6個月前,美國20名有經驗的律師與訓練好的法律AI程序相互比賽,結果20名律師“全軍覆沒”;而此次比賽的結果再次“昨日重現”——人工智能機器人“大牛”完勝6名資深律師。
“大牛”贏了,一個疑問隨之而來:人工智能在給人們帶來便捷服務的同時,會搶了法律從業者的“飯碗”嗎?
律政界“阿爾法狗”來了
8月16日下午,一場法律界“人機大戰”在重慶市渝北區仙桃國際大數據谷舉行。參加比賽的兩方選手,一方是代表“人類大腦”的6名資深律師,而另一方,則是代表前沿科技的法律機器人“大牛”。
“參加比賽的6名律師,是面向全國征集的志愿者,這些參賽律師都具有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并且從事專職律師執業5年以上。”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次比賽主要是為了公開檢驗人工智能法律機器人的效果。為了體現比賽的公正性,他們還專門邀請了渝北區公證處公證員對比賽進行公證。
比賽開始前,“大牛”早早地“來”到了比賽現場。記者看到,這是一臺人形機器人,身高大約130厘米,不但可以和人簡單對話,而且可以來回走動,胸前的電子屏還可以顯示對話內容。
據主辦方介紹,“大牛”具備了一身的硬科技,申請專利150余項,以大數據、云計算和算法為核心技術。這次也是“大牛”從研究所出廠后,首次與資深律師公開比賽,同時,這也是國內法律界首次“人機大戰”。
在公證員監督下,賽事組委會通過網絡抽題,確定了此次比賽的兩道案例,一道是民間借貸案例,一道是勞動爭議案例。評判“人機大戰”輸贏的標準是,雙方調查法律事實的完整度、咨詢結論的準確性、出具咨詢意見書的時間長短3項指標。
最終,在民間借貸案例的比賽中,對戰的3名律師分別用時53分鐘、80分鐘、43分鐘;“大牛”用時僅8分鐘。咨詢結論的準確度方面,3名律師分別完成95%、70%、95%;“大牛”完成99%。調查法律事實的完整度方面,3名律師分別完成95%、90%、95%,“大牛”完成99%。
在勞動爭議案例的比賽中,3名對戰律師分別用時61分鐘、65分鐘、65分鐘;“大牛”用時僅7分鐘。咨詢結論的準確度方面,3名律師分別完成50%、50%、60%;“大牛”完成100%。調查法律事實的完整度方面,3名律師分別完成30%、40%、60%,“大牛”完成98%。
由此,“人機大戰”的結果讓人吃驚又似乎不出所料——人工智能機器人“完勝”!
人工智能全面“進軍”法律界
“小法,你好,我想和老公離婚,財產怎么分?有沒有相關法條?”“好的,您想查的法條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里關于財產的法條,等我一下哦,幫您查到了以下相關法條……”
這是不久前在北京市一中院訴訟服務大廳,一名咨詢者和智能法律機器人“小法”之間的一段對話。“小法”話音剛落,其身前的電子屏幕上已經彈出了反家暴法、婚姻法等相關的條文。
事實上,類似的對話還發生在全國多個法院的訴訟服務大廳里。記者了解到,上海法院、檢察院等基于大量案件為了規范證據使用,建立了相關的智慧司法系統旨在規范證據使用;蘇州法院開始建立預防性的智慧司法系統,以防止案件誤判;云南昆明推出了公共法律服務智慧網絡平臺,引入法律機器人免費為群眾撰寫起訴書、出具專業法律意見書等服務;重慶正在試點“類型化案件智能審判平臺”……
在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副所長熊明輝教授看來,法律界廣泛使用人工智能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案多人少的形勢日益嚴峻,促使政法機關不得不采取更加高效率的手段去應對。二是公正司法的需要。通過人工智能建立一種標準化的裁判基準或裁判模型,將其運用到案件處理當中,會使裁判結果更加公正。
“價值判斷必須由人來做”
近年來,除了司法領域,人工智能全面“進軍”圍棋、醫療、音樂、詩歌甚至廚藝等領域。今年年初國外20名頂尖律師也敗給了人工智能,加之本月發生在重慶的“人機大戰”,律師再次“敗北”的案例,讓不少人覺得,未來人工智能會搶了律師甚至是法官的“飯碗”。
對此,“北大法寶”創始人之一、法律實驗室創始人張力行教授認為,人工智能取代的將會是一些重復性工作,而不是法律人的工作。他表示,以后人工智能和法律人融合,不會取代法律人,但會讓律師們的工作有所變化。
熊明輝也認為,人工智能的定位只是智能輔助。“人能做的事情畢竟與機器不同,機器可做公正、無私、機械的工作,但價值判斷必須由人來做。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工智能終究無法替代人類。”熊明輝說。
西南政法大學人工智能法律研究院副院長黃金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2017年年底,有媒體針對未來各行各業的職業發展趨勢做過調查,得出的結論是,律師行業被機器替代的概率是3.5%,“這個數值并不算高”。在他看來,目前無需擔心法律機器人真正替代律師提供法律服務。人工智能法律服務細分領域很多仍是非訴類法律服務的天下,訴訟服務的產品化大門尚未打開。
“原始的傳統式、作坊式的法律工作方式,難以適應數據時代發展的新需求,人工智能深度介入法律界是大勢所趨,人工智能的前景可期、可觀。”重慶一資深法律從業者坦言,在未來,人工智能會對司法領域工作的專業度、工作效率、質量等帶來巨大影響,而當前技術發展的速度不是線性的,而是呈指數上升。有理由相信這股浪潮會繼續推動政法機關及律師組織的變革,最終還會影響到每位法官及律師的專業提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