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人工智能,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卻能走到一起產生化學反應?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5所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趙英海博士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說,這已是當下軍工科技領域的熱門創新方向,未來戰爭的關鍵將是武器裝備智能化之間的競爭與較量。
他說,對導彈武器而言,精確制導智能化是導彈武器智能化的核心,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傳統制導領域,被認為是優化該技術的絕佳方向。目前,已有多個國家爭相開展精確制導智能化研究。
去年,國務院正式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三步走戰略和具體的六大任務,標志著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行動全面展開。人工智能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不論老牌工業企業還是互聯網公司都想在人工智能領域分一杯羹。
鮮為人知的是,擁有精確制導這一“上天”技術的航天人,已在人工智能領域深耕多年。前不久,記者實地探訪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5所人工智能研究室,有別于“蹭熱點”、講概念的泛泛而談,這里專注于人工智能和導彈技術轉化,已有多個項目悄然落地,尤其是在安防與信息、無人駕駛等民用領域。
對于安檢,人們并不陌生,卻總有一些疑慮,比如安檢輻射會不會對人體有害?手檢速度能否更快一些?尤其是2016年國內某機場采用“弱光子人體安檢儀”設備,引發更大關注。
航天人將導彈技術應用到這里。35所研制的毫米波全身三維成像安檢系統,俗稱為“安檢門”,來自該所的信息顯示,其安檢速度提升了200%,且無需擔心輻射。
更值得一提的是,傳統安檢設備無法檢測出的液體、陶瓷、毒品、塑料等非金屬,這個“安檢門”卻能在一到兩秒鐘內輕松“拿下”,衣物下、皮膚上所有材質的藏匿物均無處遁形。此前,這些設備已在烏魯木齊機場、首都國際機場等地試用。
不少人聽說這個設備首先會問,這和航天、導彈有什么關系?
趙英海打了個比方,導彈的雷達,穿透云霧,去尋找攻擊目標,而安檢,穿透衣服但不穿透人體,去“看”有無危險物品,類比來看兩者技術本質相通,“將航天技術應用到安檢中,相當于用導彈的眼睛掃描”。
當然,這依靠的還有人工智能技術。趙英海帶領“安檢門”科研團隊,依托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把“安檢門”的成功檢測率提高到95%以上,將檢測耗時由2.5秒縮短到0.7秒鐘以下。
這一堪稱“換腦”的優化,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國外對這項“高科技安檢”的技術封鎖。
另一款名為“生命檢測儀”的設備,也從導彈的“眼睛”技術孵化而來。
人們經常從影視作品中看到,在緊張的人質營救中,盡管有談判專家喊話、甚至扮演外賣小哥敲門等偵查手段,但外面的施救者依然很難掌握封閉空間中的情況——多少人感慨,如果可以“穿墻透視”多好。
現實中的確已有堪當這一大任的設備。趙英海告訴記者,由35所研制的生命探測雷達,利用超高頻窄脈沖電磁波,可以穿透0.8米厚度的混凝土、磚墻等障礙物,對障礙物后10米空間內生命體進行探測。
他透露,這款設備雖然只有18cm×30cm大小,但它的核心技術卻來源于軍用雷達技術,目前已經成功應用在無損地質探測領域,可探測20米深度的大深度雷達目前也已完成測試。研究團隊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對生命探測雷達進行了智能改造,從復雜的雷達回波中自動報出墻后面人的個數與分布情況。
在35所人工智能研究室擔任副主任的張立平博士,則鐘情無人駕駛領域。這位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帶領研究團隊兩年內完成高級輔助駕駛系統工程研制,行車記錄儀大小的產品可以識別車道線、車輛、行人、非機動車、交通標識、典型障礙物等目標物。
目前,這個項目已在北京、長春、深圳、重慶4個城市進行1.1萬個小時實況數據測試,數據規模超過100T,平均檢測率指標98%。
這些人工智能項目的落地,都始于導彈技術本身發展和倒逼。趙英海說,將人工智能技術最新進展應用于彈載雷達等制導設備,可進一步提升導彈武器的目標識別抗干擾性能,并為導彈武器自主決策、智能協同等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正如35所專業發展負責人胡仕友所說,人工智能技術對于武器裝備綜合性能提升將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但航天人所做的,卻不止于此。
2017年年初,當軍工領域對人工智能的研究還停留在興趣小組的時候,35所基于30多年信息感知與處理專業技術積累和前期的實際應用,就成立了人工智能技術研究室,這是中國航天科工整個集團第一個專門從事人工智能技術研究的部門。
短短兩年內,這個研究室已獲得來自集團、三院等課題10余項,課題經費數千萬元,整個研究團隊24人,平均年齡30歲,博士7人。
趙英海說,看似神秘的航天,絕不隔絕于潮流,不刻意去蹭熱點,更多的是用結果來“領跑”,用到提升國家的武器裝備上,這就是干航天的意義和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