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瑞典空間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發出一項新的數據傳輸技術,能夠讓WiFi網絡每秒傳輸相當于66張DVD存儲量的數據。他們采取的方式是利用螺旋形無線電波,能夠在同一帶寬內傳輸多個信號。
兩組研究人員正在研發新的數據傳輸技術,利用扭曲纏繞的光束和無線電波,能夠大幅提高數據傳輸量。
天線傳輸的無線電波呈螺絲錐形,好似一個旋渦,每一個的旋轉角度不同,允許攜帶獨立的信號。
無線電的帶寬是有限的,同時也是一個昂貴的資源。美國電信業巨頭Verizon和AT&T因使用無線電頻段支付的費用高達36億美元和16億美元。在英國,政府與主要電信運營商簽署的無線電頻段合約金額也達到數百萬美元。
空間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法布里齊奧-坦布里尼表示,通過將無線電波扭曲,可以在同一頻段傳輸多個信號,讓一個給定的固定帶寬擁有數量近乎無限的信道。在采取這種方式傳輸無線電數據時,天線傳輸的無線電波呈螺絲錐形,好似一個旋渦,每一個的旋轉角度不同,允許攜帶獨立的信號。
在威尼斯,空間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對他們研發的系統進行了測試,向不同的接收器傳輸兩組信號,一組旋轉,另一組不發生旋轉。兩組信號的頻率均為2.4GHz,與絕大多數現代WiFi路由器相同,傳輸距離為442米。研究小組指出,旋轉的信號強度稍弱于正常信號,但這并不是什么大問題。在《新物理學雜志》上,科學家公布了他們的研究發現。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與美國宇航局的噴氣推進實驗室和特拉維夫大學合作,進行類似實驗。這支研究小組使用的是2組光束,一組4條,每條旋轉角度不同。8條光束纏繞在一起,傳輸給一個接收器而后分解。借助于這種方式,每秒可傳輸2.5TB數據。
這項實驗的傳輸距離只有1米,研究小組領導人亞力克斯-韋爾納教授表示他們的下一步工作是利用光纜傳輸這種信號。他說:“大氣層中的湍流是我們遭遇的挑戰之一。如果是在不到1公里的距離內傳輸大量數據,這無疑是一種非常吸引人的方式。當然,這種方式也可用于衛星之間的遠距離通訊,因為太空中并不存在湍流問題。”巴塞羅納光子學研究所的胡安-托萊斯表示:“這些研究開啟了電信歷史的新篇章。它們進一步挖掘了以太網OAM技術的潛力,大幅提高了數據傳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