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有望消除大量業務處理節點,以及網絡吞吐量中大量的系統開銷,從而有助于海量數據更為高效地從網絡的一端傳輸到另一端。它還能提升剩余網絡節點的商品化程度,允許更多的網絡在線,傳輸更多的數據。
最近我花了大量時間與業界同行討論軟件定義網絡(SDN)問題。他們一致認為,對于SDN的優勢及其對通訊服務提供商(CSPs)的潛在裨益,業界普遍仍缺乏了解。
SDN有望消除大量業務處理節點,以及網絡吞吐量中大量的系統開銷,從而有助于海量數據更為高效地從網絡的一端傳輸到另一端。它還能提升剩余網絡節點的商品化程度,允許更多的網絡在線,傳輸更多的數據。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監測這些網絡,因為它們本來帶寬已經很龐大,何況又有大量數據不斷涌入,而且這些數據在大小、傳輸速度及業務功能方面仍不斷增長。
解決這個難題的答案是全面的可視化矩陣架構。通過關鍵監測功能,使軟件定義網絡(SDN)具有可視性,可以減輕對生產網中部署SDN的憂慮,并促進這些新型網絡的推廣,使之繼續得以部署。最為重要的是,由于不可能一夜間轉變為SDN,因此可視化矩陣架構可為各種網絡拓撲中的數據可視化奠定基礎,無論是物理網絡、虛擬網絡,還是SDN網絡。
在任何新技術的部署中,監測能力、可視化能力及故障排除能力最為重要,SDN也不例外。全面可視化矩陣架構是連接SDN網絡和非SDN網絡的橋梁。如果SDN要被業內廣泛接受,那么全面可視化矩陣架構就非常必要。
可能性
SDN為互聯網流量分發提供了新的途徑,也讓通訊服務供應商(CSPs)有機會用回他們比較熟悉的網絡配置方法(即控制平臺與數據平臺分開),提高網絡分送數據的效率,從而便于提供一整套新的業務,或至少有利于業務管理。關于業務管理,SDN可以幫助通訊服務供應商(CSPs)提升業務部署速度,根據當地市場需求調整業務,以及開辟創新的途徑確保優質的業務體驗和開發新的業務付費模式。
障礙
目前還有三個重要話題尚未討論,但它們顯然是妨礙SDN成功部署的因素:
SDN孤島。每家廠商所采用的標準稍有區別,或采用相同標準的不同版本。由于目前尚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互操作性,因此每家廠商本身都可能是一個“SDN孤島”。
不同網絡拓撲的孤島。任何部署都不是完全僅基于SDN,而是基于多種網絡拓撲,包括傳統網絡、混合網絡、云平臺及虛擬網絡。
多租戶。采用同一套SDN基礎設施、但屬于競爭對手的兩家公司都會明白:網絡本身時刻處于被監測狀態,以確保“井水不犯河水”,從而為多租戶環境中的最終用戶提供他們所需的信任和證明,使他們能放心部署真正的SDN解決方案。
路向
在全面鋪開SDN時,需要極度不可知的監測策略,以更好的幫助廠商及其終端用戶一次性獲得成功,并順利度過部署周期。
SDN部署需要高級別的監測能力,通過先進的多線程過濾及數據包操縱技術,大幅降低需要監測的流量,并因此提供機會提高與分析工具的整合度,同時最大限度提高分析工具的吞吐量,從而提升分析工具的運作效率。
簡單的分路功能只算是起點。要讓SDN部署成為可能(傳統網絡和混合網絡的部署就更不在話下),監測網絡需要在網絡包、網絡流和全網絡等各個層次提供更多的功能,以真正提供所需的可視化。可視化服務(如多域流量映射、網絡包標準化、網絡流優化和去重等),將會是構成監測矩陣的基礎服務。
SDN的早期部署,將會是多廠商設備、多種網絡拓撲并存的模式,所以必須找到一個對通訊服務供應商(CSPs)的網絡流量全面可視的方法。
從通訊服務供應商(CSPs)的角度來看,選擇SDN這條途徑的原因有好幾個,包括商品硬件、新的業務控制新方式,或者純粹為了加快網絡的數據傳輸速度。前面提到的障礙可能最終導致通訊服務供應商(CSPs)無法實現SDN的優勢,但Gigamon公司看到了SDN技術的巨大價值,若推出相應的監測基礎設施, SDN就會更快得到普及。
許多網絡設備廠商最近已經推出了SDN基礎設施組件,通訊服務供應商(CSPs)1級部署也已經開始,雖然目前主要是給現有服務增加一點靈活性。不過,在前幾輪技術周期中,已有過前車之鑒。如果沒有合適的監測能力相配套,“下一輪重大變革”(SDN的全面鋪開)將會面臨擱淺的危險。這還是交由時間去證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