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輪融資估值高達20億元、郎永淳代言、市場占有率過半……“16WiFi”作為行業中的巨頭公司,如今也無奈瘦身。那么,其他知名公司的生存狀況如何?公交WiFi的商業模式具有可行性嗎?行業正經歷著怎樣的狀況?
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行業知名公司相關負責人及業內人士,發現不少公司倒閉、逃離或被迫轉型,成本高企、變現困難是其主要原因。行業正經歷轉型的陣痛。也有從業者認為公交WiFi的“第二春”將會到來。
聚玩網絡倒閉
16WiFi還活著,一些明星公司卻悄然銷聲匿跡。
《每日經濟新聞》曾在2015年4月對上海聚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玩網絡)進行了報道。當時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聚玩網絡運營公交WiFi不到一年就已實現盈虧平衡,并稱聚玩WiFi的盈利模式就是非常成熟的手機瀏覽器盈利模式,包括網址導航分成、搜索分成等。但記者在2017年2月19日致電聚玩網絡相關人士,詢問公司近期運營情況時,卻意外被告知公司已于2016年10月停止運營并宣布倒閉,團隊解散。“公交WiFi成本太高了,前景不太好。去年春節過后我們嘗試做長途大巴WiFi但還是沒有辦法實現盈利,最后錢用完了,融資也失敗。”
“消失”的不只聚玩網絡一家。2015年4月,由上下傳媒負責的東莞市區部分公交免費WiFi宣布暫停服務,8月,北京公交車WiFi宣布斷網改造;2016年7月,廊坊公交WiFi被報道因審查和升級無法使用。
數據才是王道
從2012年開始,公交WiFi在互聯網巨頭瘋狂爭搶“流量入口”的時代,以獨特的公交車場景入口優勢一度成為各大企業爭奪的“地盤”。
記者了解到,16WiFi所屬的七彩集團、巴士在線及華視傳媒是較早投入運營的三家公司。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華視傳媒和巴士在線還曾因為公交WiFi知識產權糾紛而大打出手,甚至訴至法庭,直接競爭態度明顯。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業界當時對公交WiFi的市場預期及重視程度。
公交WiFi呼聲雖高,但實際變現卻并不盡如人意。2015年,巴士在線CEO王獻蜀宣布公司業務向移動互聯網轉型。他表示,“巴士在線在探索BOL(BusOnline)移動未來的過程中發現,大規模推廣公交WiFi其實是個偽命題,搭建公交移動WiFi網絡是巴士在線移動互聯網轉型路上的一次試錯。”
王獻蜀坦言,搭建公交WiFi使巴士在線認清了用戶對于WiFi(的使用需求)——上網,而不是繁瑣地在手機登錄彈窗中看廣告,這加深了用戶的抵觸情緒。同時,4G網絡降費提速,用戶對于移動WiFi的需求降低,WiFi商業化運營成本更加高昂。
相比巴士在線,華視傳媒否定公交WiFi業務的態度沒有那么強烈,但也可以看出轉型的步伐。
深圳市前海華視移動互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視互聯)是華視傳媒經營城市公共交通WiFi業務的子公司。為擺脫單一的公交WiFi覆蓋模式,尋找更新的商業模式,華視互聯還在大數據方面發力。2016年10月,華視互聯宣布與滴滴出行達成戰略協作,“華視互聯海量的用戶下產生的更為海量的數據,將與滴滴在公共交通這一領域實現互補。雙方通過數據交流共享,發揮各自強大的數據分析優勢和運營經驗,對數據深入挖掘與運用來整合城市交通資源。”
WiFi行業垂直媒體猛科技創始人兼CEO雄歌認為,在WiFi實戰中,數據才是王道,如何通過大數據支撐商用WiFi,怎么樣將大數據與商用WiFi聯合起來,打造商用WiFi數據環,成為相關企業要考慮和探索的問題。
盈利可行性本身不強
巴士在線和華視互聯的轉型,并不是個別案例。事實上,猛科技創始人兼CEO雄歌觀察到,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整個行業都在開始轉型,從以前簡單的WiFi覆蓋到探索更有價值的商業模式,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
雄歌舉例說,一些WiFi運營商開始聚焦于剛需市場和具體場景,例如高校、工廠等,為特定的用戶群體提供移動服務,收入用戶費用和服務費用,比如“WiFi第一股”檸檬網絡就是針對工廠藍領的場景;此外,通過整合安防、物聯網等產品,提供整套解決方案。
對于16WiFi的情況,雄歌并不感到驚訝,“從創業的角度分析,公交WiFi的商業模式存在很大的挑戰,盈利可行性本身就不強。”
飛象網創始人項立剛認為,國內WiFi企業無法盈利的原因主要是競爭過于激烈導致用戶使用成本過低,“國外的WiFi都是付費的,但到了國內就不一樣了,做WiFi的公司扎堆,用戶認為免費才是王道,你敢收費根本沒人用你。”
熱點實驗室發布的《2016年中國WiFi產業變現報告》中指出,在WiFi成為剛需,在物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WiFi的應用已經多元化,生態已經日益成熟,其中商業WiFi的模式應該接受市場的洗禮,不能僅僅停留在提供網絡服務,應該結合用戶需求,提供有價值的服務,讓商業模式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