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4G的成熟,加速發展5G已成國際社會的共識。第一屆全球5G大會(The1stGlobal5GEvent)日前落下帷幕,這次由中歐美日韓5G推進組織首次跨區域合作召開的大會,第一站選擇在北京舉行,意味著在5G時代,中國將會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隨著4G的成熟,加速發展5G已成國際社會的共識。第一屆全球5G大會(The1stGlobal5GEvent)日前落下帷幕,這次由中歐美日韓5G推進組織首次跨區域合作召開的大會,第一站選擇在北京舉行,意味著在5G時代,中國將會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在本次大會上,我國的I.T-2020(5G)推進組發布了《5G網絡架構設計》白皮書,從系統設計和組網設計兩個角度深入分析,提出了新型5G網絡架構的設計方案。中國強勢介入制定5G全球統一標準,從通信技術3G、4G時代的跟隨者成為5G時代的引領者,有望帶動信息產業新一輪技術升級。
5G標準制定卡位戰打響
不同于4G及其以前的通訊技術,5G時代有望形成全球統一的標準,技術、標準將掌握真正的話語權。在這場全球頻譜標準制定的角逐中,中國正在謀求主導權,國內運營商、設備商等都在加快5G研發布局,與國際廠商進程相當。
在5月31日召開的“第一屆全球5G大會”上,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易芝玲博士表示,2017年底,中國移動將會擁有窄帶物聯網的部署。她透露,中國移動已經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階段關鍵技術的測試;現在開始第二階段系統概念的測試;2018年中國移動的5G研究會進入第三個階段,2020年將實現5G商用。
中國聯通近日也與華為在國內開展了5G實驗室以及外場聯合測試,對5G的頻譜及組網進行了技術驗證,重點關注3.5G頻段Massive MIMO技術的組網及性能評估。中國聯通與華為的5G聯合測試成功,進一步加強了雙方在5G領域的開放合作、聯合創新,也將有力推動5G產業發展。據華為5G首席科學家童文博士透露,目前,華為已完成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一階段無線測試,2016年6月份將啟動第二階段連續廣域覆蓋、熱點高容量、低時延高可靠和低功耗大連接等場景的5G基站性能測試。
除了華為,中興通訊也在卡位5G標準,加快推動5G產業鏈成熟。2016年5月,中興通訊全面參與了IMT-2020(5G)推進組的大規模5G系統試驗,當月即完成第一階段單點技術驗證,也是首家完成高頻測試的企業。在“第一屆全球5G大會”上,中興通訊首席科學家向際鷹首次提出了新型多址和波形技術,包括MUSA(多用戶共享接入)、FB-OFDM(子載波濾波OFDM)、UAI(統一空口)、Massive MIMO等技術,這些都是中興通訊在5G領域的標簽技術。
目前,中興通訊還與中國移動、德電T-Mobile、日本軟銀、韓國KT、馬來西亞U Mobile等運營商簽訂了5G戰略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