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電信運營商從本月起實施的手機套餐剩余流量當月不清零,被很多人看做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實質性舉措和階段性勝利,并開始樂觀企盼工信部長將電信資費下調30%的承諾能在年底前兌現。就在這一片歡欣鼓舞中,新的問題來了,大家以后還會在公共場所急著問wifi密碼嗎?4G資費的下調會不會要了商業wifi的命?
就此問題,筆者與三大電信運營商人士、電信專家、互聯網分析師等進行了廣泛的切磋討論,認為:4G資費下調雖是大勢所趨不容逆轉,但卻只能保持長期小步慢走的節奏,絕對不會出現斷崖式的所謂一步到位,所以從總體上講,4G資費的下調不會對商業wifi產業造成太大沖擊。
首先,從經濟角度分析,流量已經是“命懸一線”的電信運營商最后一根稻草。
據工信部統計公報顯示:2014年,全國移動短信業務量同比下降14.4%,其中彩信業務量更是由上年同比增長23%變成同比下降24.4%;移動短信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4.7%,收入規模同比減少91.1億元。再據中國移動公報披露,今年上半年,其語音業務收入從1658億元下降至1387億元,凈減少271億元,其流量消費量雖強勁增長154%,但收入僅從1219增至1515億元,增加的流量收入大體彌補了語音業務下降部分。
一方面,風起云涌的互聯網OTT業務把運營商賴以為生計的短信、語音業務幾乎全“O”掉了,唯一拉動運營商正增長的只剩下流量。另一方面,流量資費價格其實已經一直在下降。3G時代百元套餐僅包含百兆流量,而進入4G以后,百元套餐已包含1GB以上的流量,提升十倍以上。目前運營商套餐折算后,每1GB流量用戶支付約50元。在此種情況下,如果運營商再大幅降低4G流量資費,他們還能從什么地方賺錢呢?如果真像某位專家放言的把“1GB流量降到10元甚至5元”,那運營商還不得虧死?別忘了,三大運營商都是大型央企,國資委對其是有利潤考核指標的。三大運營商還是境外上市公司,就算企業不怕虧損,境外的股民和投資機構能答應嗎?
其次,從社會角度分析,你愿意看到4G這條信息高速路也變成停車場嗎?
假如國資委不再考核三大運營商的利潤指標,假如國家把電信業也定位為公益服務事業,假如運營商從境外證券市場退市,那么,1GB流量費真的能夠降為10元甚至5元,或者破天荒地來個50元包月、流量隨便用。但每逢大的節
假日,免費的高速路變成停車場的尷尬局面,將必然發生在4G身上。
有線的資源是無限的,無線的資源是有限的,稍懂電信業的人都知道這句話。4G無線網絡的頻譜和帶寬資源都是有限的,只能循序漸進逐步發展,不能大干快上竭澤而漁。假如4G資費價格出現斷崖式所謂一步到位的下降,必然造成用戶數量及使用量的激增,從而導致網絡擁堵甚至癱瘓。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中國移動4G用戶數達到9000萬,建有70萬個4G基站。據統計,韓國4G用戶為3320萬,4G基站數量為45萬個,平均每個基站服務73.8名用戶,而中國移動的這一數字為128.6名用戶。這一數據表明,運營商的帶寬資源面臨巨大挑戰。雖然全國骨干網絡的最高容量紀錄不斷刷新,但仍難以承載5億手機網民同時上網的需求。
第三,從消費心理分析,商業wifi的免費模式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說還是具有不可抵抗的吸引力。
聯通公司的一位朋友說,他們那里的本地流量可以低到30-40元/G,這個價格對于白領小資人群來說,只相當于吃一頓麥當勞的錢,但就是這樣,他們也不買,而是青睞使用免費wifi,這是最正常的消費心理嘛。移動公司的一位朋友也舉例說,高校用戶市場是運營商爭奪的重點區域,校園內的蜂窩網和CMCC無線wifi建設得都很好,但學生基本都掛在CMCC上,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學生對上網資費的帳算得最清楚,CMCC無線wifi的資費單價僅相當于蜂窩網流量的1/10。還有一位朋友的話有些傷人:“4G是一種白富美經濟,不差錢的人用得起。對于大部分屌絲人群,有免費wifi就會用,無論自己的4G流量還剩多少,因為那終歸是自己的。雖然有些屌絲也喊,我的流量套餐足夠用、根本用不完。其實不是用不完,而是你不敢用!”
如果具體分析各類商業wifi運營商,則機場、咖啡廳等高端場所的wifi,受4G資費下調的影響可能會較大,而公交、地鐵、校園、工廠等場景的wifi,則幾乎不會受到影響。
綜上所述,4G資費的下調要不了商業wifi的命,wifi的入口價值和社會價值依然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