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WiFi信號太差,連著連著就斷了,有些地方根本連不上。”近日新快報記者對廣州市內60多個已開放的政府免費WiFi區域進行實地測試,結果發現政府免費WiFi存在著的信號覆蓋面積太小、標識不清楚、驗證密碼方式繁瑣等缺點,引發不少市民吐槽。
在當下這個時代,公眾對WiFi的需求已經是非常強烈的,WiFi日益成為消費場所的“標配”。一般商家會非常在意消費者尤其年輕群體的過程體驗。如果掛羊頭賣狗肉地搞一個免費WiFi,顧客卻無論如何都上不了,那么這個餐廳很可能會被差評。
然而,來自有關部門的免費WiFi卻可能是相反的。有關方面看到了移動互聯網的潮流,也知道這對提高“城市形象”很有必要,但在規劃布局乃至實施的時候,卻很可能陷入“好大喜功”的慣性。這就意味著很容易“重數量、輕質量”。規劃上先追求城市有多少熱點,至于能不能讓公眾都順利連上,似乎不是優先考慮的問題。
其次,在實施過程中究竟多大區域應該布局多少熱點,提供多大的帶寬,也不完全是技術說了算,還有著經濟考慮。如果政府提供的免費熱點越密集,上網速度越快,那么私人商家自然可以省下網絡費用。說到底,政府愿意提供多大規模的免費午餐給公眾呢?如果政府預算本身有限,那么運營商自然就會看米下鍋,絕對不可能犧牲自己利益去為公眾擴容的。
由于公共WiFi處于一種誰都可以用、誰都指望政府公共財政埋單的局面,這就類似于高速公路免費,很容易就會低效運作。與此同時,公眾在網絡體驗中遭遇的種種不滿意,也只會自認倒霉,幾乎很難反映到決策者那里。即使有人投訴網速太慢,技術人員也很容易解釋為“上網的人太多”。最后就變成哪怕公共財政花了巨資進行投入,最后免費WiFi暴露出來的問題還是誰都沒責任,只能怪公眾自己的手機“不夠先進”了。
由此可見,有關部門在設計規劃布局免費WiFi熱點的時候,或許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公眾的真實體驗。至少相關部門,還做不到像商家那么接地氣,那么積極地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在財政支出效益的反饋體系上,也是缺乏檢討改進的機制。自來水管出事,可以很容易知道,會有專門人員及時修復。但網絡管道“堵塞”了,卻是無形的,對它的浪費或濫用都是很少會有檢討報告。可見“智慧城市”想法再美好,如果局限于傳統行政習性,那就如好事做了一半,這是最令人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