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網D1Net》11月27日訊
隨著虛擬化技術應用的深入,虛擬化技術的優勢已經凸顯,對于企業而言,虛擬化帶來的價值是巨大的,然而有很多企業不愿部署虛擬化技術,主要因素之一來自一種心態,這種心態可以描述為“別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只籃子里”。
我能明白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顧慮。虛擬化讓許多訪客操作系統可以在單單一個物理系統里面運行。萬一這個物理系統遇到硬件故障,駐留在上面的所有訪客系統就會立馬同時無法正常運行。
這聽起來很糟,但是也許不如我們最初設想的那么糟。
持雞蛋和籃子理論的人覺得,我們不該同時讓所有資源面臨險境。這個理論一般適用于投資領域,鼓勵投資者分散風險,投資于多家公司和多種類型的證券,比如債券、股票、基金和大宗商品。以雞蛋(或貨幣)為例,我們談論的是可以互換的商品。一個雞蛋與另一個雞蛋基本上沒什么差別。一批雞蛋自然是多余的。
假設我們有一打雞蛋,打碎了六個,我們照樣可以做一份煎蛋餅,可能小點而已,但是我們仍可以吃。吃小點的煎蛋餅可能幾乎跟吃大點的煎蛋餅一樣能填飽肚子——無論如何,我們吃后不會覺得餓。
把已經多余的雞蛋放到多只籃子里讓我們可以兩面下注、獲得雙保險。沒錯,裝在兩只籃子里意味著,我們關注其中一只籃子的時間就比較少,所以這增加了丟失部分雞蛋的風險,但是也減小了丟失全部雞蛋的幾率。
拿雞蛋來說,這的確是明智的做法。同樣,這也是你準備拿退休金投資的明智方法。
這套理論隨后未經認真分析或充分認識就被搬到了毫不相干的領域,比如服務器虛擬化。不過,服務器卻不像雞蛋
服務器、尤其是小公司的服務器是很少可以互換的商品:不是說只要有6臺(而不是通常的12臺)在工作就夠好了。服務器通常各自扮演獨特的角色,它們對確保公司業務的正常運轉而言都相對很重要。
如果某臺服務器不重要,那么當初也就不太可能證明有必要花成本來購置和維護這臺服務器了,所以它恐怕根本就不會存在。(當服務器可以互換時,比如在大型的無狀態Web服務器場或計算集群,它們采用這樣的配置是為了擴大計算容量,而不是僅限于單單一臺物理服務器,所以這不在本文探討的范圍之內。)
公司中的IT服務通常“依賴整條鏈”,至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這樣。也就是說,它們相互依賴,某一項服務的丟失可能會影響其他服務。之所以會這樣,是由于它們在技術上相互依賴(比如某業務應用程序依賴數據庫),或者是由于在工作流程方面相互依賴(辦公室員工需要文件服務器正常運行才能進行協作)。
這種情況下,丟失了單單一項關鍵的服務(比如電子郵件、網絡驗證或文件服務),可能會導致工作能力嚴重喪失。如果共有十項關鍵的服務,有一項服務停運,那么從IT服務的角度來看,公司生產力的下降幅度就可能遠不止10%,在極端情況下有可能接近100%。
并非總是這種情況——在一些獨特的情況下,某項服務停運后,員工還是能夠找到有效的“變通辦法”,但是這種情況很少見。就算員工仍能正常工作,他們的工作效率可能比平常要低得多。
面對物理服務器時,每臺服務器各自就是一個故障點。所以,如果我們有十臺服務器,那么出現停運的可能性是如果我們只有一臺這樣的服務器時的十倍。我們添加的每一臺服務器都會帶來各自的風險。
如果每次故障的停運系數是2.5——也就是說,給公司帶來的經濟損失占某段時間(比如一天)收入的25%,那么十年下來總的平均影響相當于2.5次總的網站停運。
我在這里使用系數和平均這個概念是為了簡化這個問題。沒有必要確定平均停運事件的時間長度或平均停運事件的影響,因為我們只要確定這種情況下的相對影響,就可以比較場景。
這只是拿一種事件與另一種事件對停運事件的累積經濟影響進行比較,不需要具體的數字——這不會幫助你確定你應該花多少錢,確定的只是相對可靠性。
D1Net評論:
糾結于“雞蛋”和“籃子”理論的企業,不愿意部署虛擬化技術,根本原因在于只看到虛擬化技術的缺點,過分放大虛擬化技術的不足,對于企業而言,在部署虛擬化過程中,應當揚長避短,發揮虛擬化技術的優勢,想辦法解決虛擬化技術帶來的不足,而不是逃避不去部署虛擬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