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時代向4G時代的技術跨越已塵埃落定,但從3G向4G運營模式的轉型卻依舊困難重重。
今年,上海貝爾的目標是在通信設備市場做到國內前三名。公司董事長兼CEO袁欣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眼下熱門的NFV(網絡功能虛擬化)、高清VoLTE(基于LTE網絡的語音通話)、LTE廣播等技術來看,都是“向全面流量經營跨域”的體現,“誰先找到自己在產業鏈上的位置,誰先加速轉型,誰先把產品、技術包括商業模式運營到位,誰就能夠在這一輪的競爭中生存下來。”
流量經營新考驗
以一臺智能終端為例,歐美平均ARUP(每月每戶收入)值達40-50美元,在中國這一數字是10-15美元。而且,這里面的內涵也不一樣,美國的純數據業務在收入中占比已超過50%,而中國大約是20%。
“有差距就說明有發展的空間、有改革的余地。對中國整個通信行業來說,我覺得已到一個重新起飛的時刻。”袁欣表示。
在互聯網泡沫以后,上海貝爾所在的通信設備行業一直處于調整、緊縮的狀態,整個行業也在不斷重組、變革。從行業本身來看,原來高投入、高產出的商業模式難以為繼,運營商不可能無限增加投入,消費者也不可能無限接受數據增長帶來的支出。在這種情況下,通信設備生產商既要有很好的解決方案來滿足數據風暴、流量經營對產品和技術的新需求。同時,還要考慮到成本和效率,盡可能以相對較少的花費滿足高效需求。
從整個通信行業架構來看,將概括為“大寬帶、大傳輸、大數據”。相較于主要經營語音,經營流量無論是支撐網絡的架構還是支撐業務經營的模式都是完全不同的,它不僅僅是擴容、升級,實際上是一種全面創新,是一個根本性變革。
4G帶來深遠影響
事實上,針對4G時代,上海貝爾早就有了布局。
2010年5月,上海貝爾攜手中國移動在上海世博會部署了世界首張TD-LTE試驗網。2013年12月,上海貝爾攜手中國移動完成雙方共同合作開發的TD-LTE靈云無線微基站在南京的測試。微基站是解決4G網絡熱點和盲點覆蓋的最佳選擇,其體積小、安裝簡易,方便站址選擇,還是綠色環保產品,可降低能耗50%。2013年9月,上海貝爾進一步獲得中國移動4G網絡11%的份額;10月獲得中國移動EPC網絡最大的份額。
袁欣透露,上海貝爾將在戰略領域繼續做好新三年的滾動發展計劃,抓住4G牌照發放、國家寬帶發展規劃、上海自貿區等國家新戰略新政策帶來的新機遇,盡快形成新發展動力,以確保業績倍增計劃的完成。同時將加速公司業務部門包括產品技術部門的轉型,通過新技術、新業務推動公司內部的轉型,全面提升公司的產品競爭力。
走出去更進一步
作為中國最早的合資企業代表,回顧30年的歷程,袁欣認為,能取得今天的成果,首先是準確把握了改革開放和行業發展的脈搏;其次是得益于企業自身積極的轉型,適應市場的發展。“我們一步步優化體制,讓體制跟得上市場的節奏,至少是不落后于市場。”
上海貝爾自成立之日起,便開始在國際化經營道路上逐步創新探索,并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一方面依靠阿爾卡特朗訊全球資源,發展自身的全業務運營、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能力;同時,發揮中國資源的優勢,積極融入阿爾卡特朗訊全球業務體系,積極開拓國際市場。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上海貝爾開始實行加工制造出口、兩頭在外;而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至21世紀前10年,開始承建海外交鑰匙工程,并從單向技術轉讓轉變為雙向技術共享,海外市場拓展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上海貝爾探索并嘗試通過全球直接收購兼并,運營國際業務,實現海外業務的跨越式發展和經營模式的全新突破,同時尋找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并藉此積累更加豐富的國際業務運營和公司外延式發展的經驗。2012年,上海貝爾完成收購安弗施(RFS)無線射頻系統業務;今年年初,中方股東中國華信開始與阿爾卡特朗訊談判,希望能接手阿爾卡特朗訊全球企業網業務,預計最近幾個月將有明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