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對于微信而言,最大的事情莫過于微信版本的更新。此次更新,并不是小打小鬧打個漏洞、補丁之類的,而是有重要的舉措,以至于從6.5.21直接升級到6.6。
都有哪些更新呢?第一個更新便是“收藏里的筆記可保存為圖片、分享至朋友圈”;第二個是“已撤回的消息可以再次編輯”;最后一個是“語音聊天可以像系統電話一樣接聽”。
三個更新中,最重磅的更新無疑是最后一個,甚至被解讀為“取代電話的重磅舉措”。
將此次微信版本的更新解讀為“取代電話的重磅舉措”,并不是空穴來風。
一直以來,在語音通話領域領先的微信,一直想搶占“電話”市場。從早前的電話本,到后來的視頻/語音通話,可以說在技術手段可實現范圍內,只剩下“像系統電話一樣接聽”不可實現。
以上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接聽微信語音通話可以像接聽運營商電話一樣便捷。在鎖屏、微信不在使用狀態下,都可以通過系統提示界面,接聽微信語音通話。
微信謀局語音通話市場
早前,張小龍研發微信的初衷便是打造即時通訊軟件,當時的QQ并不能做到“即時通訊”,接收不了離線消息,只有在在線狀態下,才能收到還有的消息。
IM軟件即即時通訊軟件微信的誕生,對運營商業務的沖擊很大,包括移動的飛信、三大運營商的短信業務等,都在微信的侵襲下,淡出舞臺。后來,飛信主要針對2B領域;短信主要接受手機消息通知。
布局即時通訊軟件,僅僅文字信息是遠遠不夠的,后來,隨著3G,甚至4G的發展,微信語音信息很快發展起來。后來,隨著通話技術VoIP技術的發展,語音通話變成一種可能。自此人們不僅能收發語音消息,還可以撥打語音通話。
微信的語音通話并不是使用運營商的網絡,需要借助網絡語音技術,也就是VoIP,未來甚至有VoLTE技術。
所以微信與早在12年前后興起的第三方通話軟件還不太一樣。以釘釘為例,第三方通話軟件需要借助回撥的方式。
之后,這些第三方通話軟件的回撥功能被移動、聯通和電信聯合攻擊了。那時最火的釘釘,也不得不做出讓步,因為價格實在臺便宜了,直接威脅到運營商的利益。
對于語音通話,騰訊曾嘗試過電話本,最早的QQ電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發展至今,QQ電話的形式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是作為最早一批90后,已經遠離了QQ。
微信沖擊的不僅僅是飛信、短信
在微信剛剛起步之時,很多人把它當做一個類似陌陌的軟件,因為搖一搖、附近的人功能,讓人短時間內成為好友。不妨透露一下,我身邊不少人是通過微信相識、相知、相愛、相伴的,用的功能就是附近的人。
迅速風靡的背后,起作用的無非是微信的產品邏輯。
但是之后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在微信崛起之后,移動旗下的產品飛信的市場占有率迅速降低,很多媒體分析過飛信的產品邏輯,都表示移動不與時俱進、不開放、不包容,事實上也是如此,10年前后的移動就如同現在的微信,用戶量是龐大的。
但是有用戶,卻不知道如何維護用戶,這是一個非常尷尬地事情。以至于移動旗下的飛信專項2B領域。
微信對運營商的沖擊絕不是飛信,更多的是短信,現在是電話,未來有可能是什么?現在不妨打個問號。
為什么最早沖擊的是短信,為了更方便的聯系,飛信就是通過手機短信來互相聯系,后來微信的崛起讓即時通訊落地,也就是人們不用再借助運營商系統來實現溝通,轉而用微信這個軟件就可以隨時隨地聯系,最關鍵的還在于微信便宜,到現在為止短信的收費標準還是1毛錢。
對短信沖擊完之后,顯而易見就是對電話的沖擊。多年來,微信一直在布局通話市場,包括語音、視頻通話、語音通話等,QQ上叫的名字更明顯,直接是QQ電話。
為什么敢這么做,就是因為龐大的用戶基數。有了用戶,就敢嘗試一些新的東西。在這里不再贅述,歸歸根結底,微信的出現就是對通訊的沖擊。
嘗試:被運營商打壓的第三方通訊軟件
翻一翻以前的咨詢,你會發現一個怪現象,那就是為什么用戶叫好的第三方通訊軟件,結果都沉寂了。
我知道,這里用釘釘舉例不太妥當,但是釘釘發展之處,很好地使用了通話這一功能,那時兩個人就可以免費通話,送大量的免費時長,也是通過回撥的形式實現的。
其實在釘釘之前有不少這樣的軟件,但是后來都銷聲匿跡。當時,對他們的印象是,便宜、回撥、省錢,但是有很大的不方便就是接聽電話放收到的電話提醒不是撥打電話的人,而是第三方電話!
好景不長,用戶認為的好產品,可能因為不合時宜被扼殺。但是技術上是鋪墊好了,等什么時候被需要,再重出江湖。
顯而易見,不少主打會議通訊、企業IM、云視頻會議的軟件,都支持多方會議,但通過手機的時候,都會多人通話。
一句話點評:運營商需要與時俱進,方能在風云變幻的市場抓住用戶的心!而軟件開發商起到了身先士卒的作用。最后,你對微信電話,持支持還是反對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