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4月國外圖片社交鼻祖Instagram以10億美元天價被收購以來,圖片社交的概念開始在國內受到追捧。被收購后Instagram估值不斷走高,截止2014年12月,已達350億美元,不到3年時間便增值了35倍,國內圖片社交領域潛藏的巨大價值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
今年三月,對標Instagram的國內圖片社交軟件in正式掛牌新三板,隨后的商業化探索,各類品牌商合作,新一輪定增公告一氣呵成。在成為中國社交第一股之后,九言科技這一套組合拳顯然志在穩固in作為中國Instagram的國內圖片社交第一地位。
2015年9月,Instagram宣布月活用戶數超過4億,一個讓in和其他國內圖片社交軟件仰望的數字。在用戶數上難以相提并論,in號稱中國Instagram的底氣何在?
1還是用戶說了算
包括Facebook、Pinterest和Instagram等頂級社交網絡都嚴重向女性用戶傾斜。尤其在Instagram上,女性用戶占據了數量和質量的全面優勢。據Instagram官方披露,其女性用戶比例達68%,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顯示女性在Instagram上活躍度比男性高出7個百分點。在Instagram同期發布的粉絲排行榜名單上,前五名均為女性。
in之前公布的女性比例數字為80%左右,而今年三月的最新數據為75%,與Instagram的68%相近。同樣相近的還有女性用戶的發展歷程,據BI intelligence報告顯示,至2015年5月Instagram的男性用戶增長速度才追上女性,可以猜測早期Instagram的女性比例遠高于現在,這與in初期超過90%的女性比例驚人的相似。這說明了什么?妹子曬圖,不分國界。
對于英國的14歲少年Thomas而言,Instagram是用來跟上身邊潮流的監視器,有了這個APP他可以和自己的偶像使用相同的東西。對于來自德國的19歲小伙Mohamed來說,Instagram是“使用一些特效,分享最酷的照片”的地方。
據BI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Instagram用戶是年輕人。追逐潮流、修飾圖片和直觀傳達的結果是年輕化,事實上,in的年輕化程度更高,其公布數據顯示90后加上00后的用戶比例超過90%。在杭州工作的25歲女生加一是in的忠實用戶,對她而言in的意義在于記錄生活軌跡,故事集、照片和時間軸包含了她大學、工作和戀愛的種種細節。在Instagram上,超過六成的用戶表示用這款軟件來記錄生活,這與加一的觀點相當一致。潮流,修圖,年輕化和記錄生活構成了in和Instagram一致的核心內容。
早在2012年,美國新聞網站Huffingpost羅列了19位早期的Instagram達人,其中就包括Zak Shelhamer等13位攝影師和設計師。猜猜目前in上人氣最高的達人都是什么職業,沒錯,同樣是攝影師和設計師。在以圖片為主體語境的交流群體中,脫穎而出的當然是對圖片最敏銳的人,in和Instagram在初期吸引的核心用戶幾乎如出一轍,區別,只是一個國內一個國外罷了。
2商業模式是否可復制
在運動品牌Nike的一次活動中,Instagram用戶能夠對nike球鞋的背景和顏色進行隨意的個性化設計,與他人交流設計理念,購買自己的定制產品并在Facebook、Twitter上進行分享。
這種成熟的商業模式同樣被移植到了in,近期眼鏡品牌Vogue沃格在in內發起活動,用戶能夠嘗試不同款式的Vogue眼鏡貼紙裝飾自拍,曬出最適合自己的組合照并與朋友分享。
事實上,這種簡單生動的營銷模式已經成為大量品牌推銷新產品、促進銷售的首選途徑。Facebook去年的財報足以讓最固執的廣告主改變想法,其持續回落的廣告印象數在第四季度首次迎來增長,Instagram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據Brand Networks公布的數據顯示,Instagram上的廣告印象數在第四季度大幅增加。垂涎中國市場的廣告主們正在慢慢意識到這一點,in在2016年以來的品牌合作屢次數倍完成KPI指標,在廣告參與度和印象數上都交出了漂亮的答卷,繼Instagram之后,圖片社交在廣告上的優勢地位正在被in再一次證明。
同質化的用戶群讓in對Instagram商業模式的復制變得可行,在年輕、女性這些基本特點外,這些用戶甚至在品牌興趣上也相當接近,Instagram上最受歡迎的十個時尚奢侈品牌中,包括Louis Vuitton、Dior、Michael Kors等五個與in完全重合。這些年輕、活躍而且對品牌有著濃厚興趣的群體正在成為廣告主們最大的消費人群,Advertiser Perceptions調查顯示,廣告主花在95后和千禧一代的媒體預算已經占到了總投放的34%。
從2015年9月以來,Instagram在短短5個月內吸引了超過20萬的活躍廣告主,eMarketer更是預測其 2016和2017年的廣告營收將分別達到15億美元和28.1億美元。在這塊巨大蛋糕面前,in用近兩年時間準備好了用戶群體和商業模式的刀叉,近期宣布開始商業化之后,快速吸引了大量品牌商,商業合作消息頻傳,其中不乏Michael Kors、歐萊雅等國際大牌,這是否是in已準備開動的信號?
3 in為何能切走最大的一塊蛋糕
2013年春,百度魔圖憑借pk明星臉大火了一把,之后又快速歸于沉寂;美圖秀秀把免費工具做到了極致,2013年用戶達億級后也曾推出“美拍”,試圖轉型社交,最終同樣不了了之。圖片社交的棋盤上從來不缺少玩家,有多大的蛋糕就有多大的競爭,in到底憑什么拔得頭籌成為了領跑者。
In的CEO清水的解釋是:“巨量公司有資金,工具性軟件有用戶基數,但這些無法撐起圖片社交。圖片社交成功需要基因。”
這話有點玄,但背后無外乎兩個詞:關系和興趣。在社交圖譜上,中國人重視強關系而輕視弱關系,in內的通訊錄導入保證了即使是全新的用戶也有20-30個好友,以圖片為源點,用戶關系的網狀重疊延伸出了豐富的互動;同時in的目光早早落在了基于興趣和地理位置的社群培養上,社群的積累自然會催生出達人和粉絲。關系和興趣帶來內容的沉淀,而這給了用戶每天打開in的理由,也給了in成為中國Instagram的所謂“基因”。
根據九言科技最新的定增公告,in目前的估值在40億人民幣左右,相比Instagram高達350億美金的估值,中國Instagram的價值潛力釋放了多少,未來價值幾何,請諸位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