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Google已經確定在2016年2月份回歸中國,不過不包括搜索業務,只有Google Play和安卓系統回歸,但其全部業務回歸應該是可以期望的。
時隔六年,互聯網格局巨變,似乎所有的互聯網領域都被優勢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占據。它還有機會嗎?FT中文網用了“一聲嘆息”來形容。
但是,Google還是有很多機會重鑄輝煌的,只要政府不再將其驅逐。Google仍舊是全球網絡霸主,市值規模5200億美元,比中國BAT三巨頭的市值總和還要多,現金儲備近千億美元,而其市值在最近一年里還大幅上漲,態勢蒸蒸日上,非阿里巴巴或騰訊可比。
如此強龍,說回到中國就競爭不過本土地頭蛇了,未免太悲觀。在我看來,Google倘若衰落,那一定是因為兩個創始人分裂、去世或者出大事了,否則在布林和佩奇在任時是不會出現問題的。
它回到中國,大概還有如下業務能夠展開,并取得強勢地位。
第一,安卓系統付費。
Google當初收購摩托羅拉時,曾經保證五年內不能收取專利費,但五年后呢?就未必了,而且當下時限就已經很近。
Google當初宣布安卓系統免費,首先是營銷需要,還基于它“不作惡”的信條,它不要錢照舊能獲利,但必須用Google的搜索服務,然而當下中國安卓手機廠商鉆了空子,既不付費又不提供Google搜索。那么安卓系統就未必會免費了。
這五年多以來,中國手機廠商已經獲得了太多安卓系統免費的好處,已經足夠了。血海的智能機競爭已經到了整合階段,拿來主義畢竟不是長遠之計。Google是可以卡他們脖子的,大大促成中國手機廠商的整合。
這個指揮棒還是在Google手里,只不過Google此前沒有動用而已。是時候向Google回饋利益了。這算不上做惡,雖然Google的信條早就不是“不作惡”了。
第二、內置Google Play,跟Windows系統內置IE一樣。
否則當下各種互聯網公司都推出本地應用商店app的情況下,Google Play將無任何用武之地,它進來就等于沒進來。
事實上,Google只讓應用商店進來,動機應該不是純粹為了賺錢,而是要用這個Google Play加強對生態鏈的控制,實現集權。
自Android .0之后,Google就一直在尋求改善安卓系統碎片化的狀況,收權乃大勢所趨。這個策略與微軟的盜版策略類似,先放任,待其發展壯大后,再收回,頻繁打官司,叫被套牢的廠商必須服從Google的要求。
這個要求也是合理的,無論安卓系統的“徒子徒孫”有什么,但“宗主”仍舊是Google。他們的UI都得跟隨安卓系統的升級而升級。
第三、大數據。
Google承諾要將Google Play的服務器安放在中國,那么其大數據云服務也就能。Google并不想因為牽涉政治信息而被一棍子打死。
大數據方面只要肯接受中國政府監管,那么這方面與微軟、亞馬遜、阿里巴巴等在中國同臺競爭都是可能的。
唯一的變數是政府的態度——政府到底想把跨國公司定位為什么,是自己的下屬機構,還是替歐美利益說話的買辦,抑或是政治色彩淡化的國際服務機構。這尚難完全確定。
第四、各類創新項目,需知中國廠商最擅長的不過是營銷、制造。
科技市場的未來仍舊是美日在開辟,中國的科技巨頭,到現在也都還處于跟風狀態。能取代智能手機的產品,無論是什么,更有可能出現在Google這種公司里,而不是出現在中國的某個制造大廠里,或者營銷團隊里。
但這類產品一旦出現,就會是Google等巨頭重奪中國互聯網科技霸權的殺手锏。
Google從退出中國,再回到中國,這并非是意氣之爭。Google的態度大概還是依舊——搜索并不進來,說明沒談攏。
Facebook的態度大概也是如此,堅決不肯搞隔離。這是價值觀的反映。身外千億美元級的金融科技巨頭,妥協是有限的,可以說Google當下仍舊是“有所為,有所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