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計算機商業化普及后,災難恢復的需求逐漸迸發。在過去的30-40年間,災難恢復市場的服務范圍在不斷延伸,擴展,從最開始僅僅面向數據,面向IT系統,面向單一自然災害,逐漸轉向面向業務部門、面向合作伙伴、面向整個供應鏈,并且,災難恢復體系本身也在不斷的自我完善。
災難恢復的起源
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開始出現業務恢復的概念,它要解決的是業務因故出現中斷后如何恢復的問題。這種中斷不一定是指信息系統服務的終端,也可能是其它設備造成的中斷,或者人員問題造成的業務中斷。但是,隨著計算機在美國大型企業中逐漸被引進,業務恢復逐漸演變為針對大型信息系統的災難恢復。
由于當時使用的計算機主要是大型機,因此,那時的災難恢復即意味著在發生災難后如何修復大型機。在災難恢復概念出現的早期,計算環境都是集中式的,由一臺鎖在加固機房中的大型機和分布在機房外圍的通過電纜連接到大型機的字符終端組成。由于整個計算環境相距很近,且通常只有一臺主機,即使有多臺主機,之間也互不相通,這種情況下的災難恢復要比現在相對容易很多。
那時的災難恢復的手段非常簡單,無非是拿操作手冊逐條進行問題排查,或嘗試運行各種診斷命令來恢復大型機的正常運行,再不行就重啟大型機或找制造商的技術支持人員上門服務。當時,尚不存在專業從事災難恢復業務的公司。
災難恢復的發展
到了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災難恢復市場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最主要的原因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架構發生了根本變化,即從大型機轉變為客戶機/服務器的計算環境。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IT架構再次發生重大變革,即從客戶機/服務器計算環境轉變為基于Internet分布式計算和所謂的B/S架構(瀏覽器/服務器)。隨著這些變化,災難恢復的內涵得到了空前擴充,并且其焦點和復雜度不斷發展,災難備份、災難恢復、業務持續管理等各種理念和服務形式蓬勃發展。
在20世紀70年代,企業即使遭遇3天、一周的信息系統中斷,也不會造成明顯的收入損失和業務破壞。實際上,那個時候,比較關鍵的業務并沒有由IT系統來處理。相對于20世紀70年代的初級災難恢復,20世紀90年代的災難恢復技術含量迅速提高,技術的復雜度也快速增加。由于計算環境的變化,災難恢復再也不是僅僅重啟或修復主機那么簡單。
總體而言,從誕生之初,全球災難恢復市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人們最關注的是如何恢復自己的數據和信息系統,也就是IT的災難備份;第二個階段是從90年代到2000年左右,人們逐步從恢復災后后臺的IT系統發展到恢復支撐業務,并從業務的角度評估業務的關鍵程度,以及業務恢復的范圍和恢復指標;2000年后,災難恢復的發展進入第三階段,人們以保障機構長期、持續、穩定地運行為目的,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待災難恢復和業務連續。
今天的災難恢復更強調業務恢復,而不僅僅是數據、系統的可用性,恢復的范圍從數據擴展到IT系統,再從IT系統恢復擴展到業務恢復。因此,缺乏專業知識和訓練的人才很難適應今天的災難恢復要求。鑒于此,第三方災難恢復服務提供商逐漸興起,并很快成為災難恢復的主導力量。現在,美國及發達國家大部分企業的災難恢復建設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第三方提供的災難恢復服務。
[NextPage]
“9.11”,災難恢復的轉折點
在災難恢復歷史發展過程中,具有標志性的事件是“9.11事件”,相關數據表明,當時位于世貿大廈的機構有400多家,后來,300多家在隨后的3個月至2年內破產,其余大部分企業也步履維艱。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同樣在世貿大廈的摩根士丹利在災難發生后第二天就開始恢復業務,對外服務,成為“9.11事件”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9.11事件”驚醒很多國家政府機構、非盈利組織和企業,警示他們,構建災難恢復系統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其實,在“9.11事件”之前,很多政府機構以及企業都認為,制定災難恢復預案、進行災難恢復系統建設有些杞人憂天、庸人自擾。但“9.11事件”之后,各國政府、企業都開始重視、加強災難恢復建設,甚至通過立法來推動災難恢復建設,例如,美國政府制定的金融監管法規要求,銀行機構必須制定和維護災難恢復計劃。
災難恢復在中國的發展
近年來,中國災難恢復市場快速發展,IDC調研數據表明,2007年,中國災難恢復整體市場規模為9.7億美元,2008年,市場規模達12.4億美元,比2007年上漲了28%。IDC預計,中國災難備份市場在2008年至2013年將保持20.7%的年復合增長率。
相對整體市場而言,災難恢復外包市場的增長速度更為迅速:2007年,中國災難恢復外包市場規模為1.8億美元,未來五年將保持38.9%的快速復合增長率。并且,災難恢復外包市場中逐漸形成一批領導廠商,比如萬國數據服務有限公司、中國電信等。目前,萬國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已經占據災難恢復外包市場的50%以上,金融行業災難恢復外包市場的80%以上。
就各細分行業而言,中國的銀行業是災難恢復市場中的開路先鋒和主要力量。中國的銀行業率先進行災難恢復、應急體系建設。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采用自建模式建立災難恢復體系,深圳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發展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等大批商業銀行則采用外包方式構建災備中心,完善災難恢復、應急管理體系。
其它行業中,證券、保險、基金等金融單位的災難恢復系統建設已初具規模,中小型機構的災備建設也已經開始起步;國有大型企業相對重視,已經開始規劃和建立災難恢復設施;政府機構信息化依賴程度高的部門也已先行建設災備中心。
無疑,災難恢復將在中國政府、企業的生命周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政府、銀行、保險、電力、能源、交通等領域關系國計民生的關鍵信息系統如果沒有災難恢復預案,在遭受突發災難時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未來,隨著對災難恢復認識的提高,這些行業的災難恢復建設將會呈爆炸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