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說起浪潮AS8000存儲系列,可以算是浪潮存儲體系中比較成熟、深受企業級數據中心信賴的一系列業務連續性產品。從2010年推出至今,AS8000系列歷經了從AS8000-M1、M2到M3的演進。從顏值上看,2015年新推出的AS8000-M4設計上更加簡潔,只有1U的高度,支持2-16節點擴展,能夠為機房節約50%以上的空間;同時它也很有技術內涵,采用數據分流技術,真正做到單一存儲故障“0秒”切換,實現了零停機業務遷移、零數據丟失、零業務感知。
在“互聯網+”的驅動作用下,有一個趨勢正在被更多企業印證,那就是企業對業務連續性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為了滿足業務不中斷的需求,數據庫、虛擬化及其它重要業務系統環境均以集群和HA方式提供了業務連續性保障;而集群或HA所依賴的共享存儲系統成為IT架構中的最后一個單點故障,并且傳統的容災方案在資源利用率、業務切換時間以及數據一致性上以無法滿足關鍵業務連續性、關鍵數據可靠性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AS8000-M4作為2015年AS8000系列的新品,需要能夠給企業業務帶來全新的價值,而AS8000-M4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數據中心雙活方案上,真正讓災備中心活起來,做到RPO(recovery pointobjectives,恢復點目標)=0,RTO=O(recovery timeobjectives,恢復時間目標)=0,這一點到底有多牛X,別急,先賣個關子,一會兒我們詳細解讀。為了實現雙活數據中心的目標,AS8000-M4在技術上的創新和改進自是必不可少;那么,它在核心技術方面實現了哪些突破呢?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一一來看吧。
以數據分流等技術為核心,鍛造雙活新標準
AS8000-M4
AS8000-M4中采用了為數眾多的創新技術,比如數據分流、完全對等引擎、無數據緩存等技術。
NO.1數據分流技術
存儲雙活引擎并不緩存和處理由主機端發出的所有數據,而是通過引擎中的ASIC芯片對主機發出的SCSI命令進行解析,將SCSI命令中的地址信息和數據信息分離,按原始SCSI命令的地址信息將數據分發到后端兩套(或多套)存儲陣列,從而實現數據的雙寫。相比于傳統基于虛擬化和RAID1技術,在I/O延遲和回退上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數據分流技術
NO.2完全對等引擎技術
AS8000-M4引擎基于業界標準的MPIO協議而設計,可以適應任何操作系統的NativeMPIO(包括VMWare NMP),而無需在主機端操作系統安裝任何多路徑驅動程序。
在一個集群中,各引擎完全是負載均衡模式,針對同一種業務、同一個卷,可同時通過多個引擎針對不同的存儲同時進行讀和寫,真正做到存儲的雙活,為構建雙活數據中心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完全對等引擎設計
NO.3無數據緩存技術
無數據緩存技術是AS8000-M4引擎僅作為數據的“管道”,不設置數據緩存池,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滯留數據,即使引擎出現故障也不會導致數據丟失或不一致,這樣在切換時就不必擔心數據出現問題。您想想看,如果AS8000-M4中設置了緩存池,那么每個節點就有兩個數據池:AS8000-M4的數據緩存池和后端的存儲池。這就相當于,每個節點都有一個魚缸和一個魚塘;對于兩個或多個節點,就很難保證魚塘之間的魚是一樣多的,萬一有魚缸中還滯留了一部分魚,沒倒進魚塘呢?而AS8000-M4中沒有數據緩存,每個節點只有后端的存儲作為數據的載體,就相當于只有魚塘沒魚缸。那么節點間數據的一致性就很好保障了,只要看看魚塘有多少魚就一目了然。
有人可能會問啦,AS8000-M4內沒有緩存嗎?不是的,有RAM和NVRAM兩種存儲介質,不過不是用來存儲數據的,而是存儲數據的排隊序列,不會造成數據的不一致。
無緩存技術
在“互聯網+”的風口,AS8000-M4給業務連續性注入強心針
目前多家存儲廠商基于SAN復制實現關鍵業務數據實時同步,也就是采用這種方式來實現雙活的,比如IBM的SVC、EMC的VPLEX、AS8000系列的M2和M3等,這種基于SAN復制的產品也稱為“存儲虛擬化網關”,那么這種復制方式的產品在雙活方面表現怎么樣呢?RPO=0或許可以實現,但RTO一般會是分鐘級,最快也在45秒左右。
但是基于數據分流技術,無論出現存儲宕機、鏈路斷掉,還是引擎故障等情況,AS8000-M4都可通過路徑0秒切換,即RTO=0,RPO=0,實現業務零感知的數據切換。這就是AS8000-M4是實現雙活數據中心的秘密。
最后AS8000-M4是運行在SAN環境中的數據分流導向器,利用SCSI命令解析和分流的方式實現存儲系統雙活,從而解決了IT系統中存儲單點故障的問題,也為雙活數據中心架構的存儲雙活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借助AS8000-M4對后端存儲的管理功能,可實現數據的在線移動,方便系統管理員和IT系統規劃人員進行在線的存儲系統調整和數據移動,為存儲系統提供了更高的靈活性和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