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存儲的應用深入,對于企業而言,云存儲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技術之一,當然,提到云存儲,就不得不提到公有云平臺,2010年以來,用于構建公有云平臺的IT項目開始呈愈發增多之勢,而相反的是,應用于企業本地IT系統的新項目則大幅減少。
據Gartner預測,到2016年年底,更多的資金將投入到云計算應用和云服務項目。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公有云”應用會成為主流的云應用,而我們也將逐漸告別霧里看“云”。
對于這種新興技術,企業中的新業務和新建部門是最理想的實踐者。而且,新的業務嘗試本身已有一定的風險。因此,企業的IT管理人員通常也不愿為購買自用設備而在項目前期消耗過多的資本開支。
從企業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尤其是項目初期的風險管理,按需租用IT硬件等資源都是非常合理化的,即使最終的租賃總成本高于采購自有IT設備的費用。畢竟,能在初創時期就買下整棟大樓作為其辦公場所的企業寥寥無幾。
在房屋租賃市場,通常來說一個人如果一輩子都選擇租房,他在租賃上的花費要超過按揭貸款。對于貸款買房的人來說,退休時他已還清貸款并擁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而終生租賃者還需要花費其大部分的退休收入才能有房可住。
公有云存儲這種IT租賃的形式和房屋租賃也有著類似的通病。那么,“你只要按照所需支付一定的費用”,這句聽上去很美的宣傳語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按照云存儲的理論,如果企業選擇采購自有IT設備,那么當企業的應用需求不高時,企業可以選擇關閉部分資源。而當業務需求提升或急需擴展時,企業則會為了確保項目能夠順利完成,而不可避免地購買了比企業實際需求更多的基礎設施,使之陷入“大材小用”的怪圈。
然而反過來,如果企業選用了公有云存儲,那么當企業有需要時就可以按需擴展IT資源。當企業業務需求減少,用戶也可以輕輕松松地關閉部分IT資源,一切都是如此的“簡單而美好”。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公有云存儲表面上只須企業為所需使用的IT資源支付費用,但它在集成方面存在著隱性成本。而且,公有云還可能會給IT主管帶來技術之外的開支,但習慣于將系統放在內部托管的IT部門可能一開始不會注意到這些成本。
事實上,企業的內部托管系統確實存在許多成本,但不是所有成本都從IT預算中出,如電費和租金。但如果使用云服務,這些基本的基礎設施費用則都會計入總成本,所以,企業在選用公有云后還要支付之前并沒有計算在IT預算中的一些成本。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企業數據和信息遷移至云中之后,企業用戶數據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也就受到了云存儲服務供應商的牽制。因此,企業在選擇公有云的同時,也應采取一定措施來管理固有風險和意想不到的額外成本。
對于企業而言云存儲成為必不可少的技術之一
責任編輯:editor03 | 2014-07-16 16:14:27 本文摘自:比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