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要重新考慮數據存儲環境以及從中所能獲得的收益?這對今天的IT決策者而言已經不再是問題,他們所要考慮的是應該在何時開始著手執行。在這背后,更大的趨勢是原本構筑起存儲世界的,以傳統硬件為核心的產品正逐漸為由軟件和通用硬件組成的方案所取代。
新興的平臺旨在用更簡單靈活的方式取代復雜的存儲系統。在本篇之中,我們將探討你的企業組織如何做到靈活敏捷,在由軟件定義的存儲與數據中心建立起的全新時代保持競爭力。
我們曾不止一次的提到“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但天性讓我們在潛意識中避開改變。這會讓人感覺不舒服。無論傳統存儲系統多么糟糕,長期以來,我們已經學會了對之妥協,各種缺陷包括了:
成本。傳統存儲通常是數據中心內最昂貴的資源之一。但是將存儲預算變成動態的方式則意味著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存儲本身。
復雜性。眾所周知,存儲并不便于管理,而整個IT行業的目標則是簡化操作。以前,我們必須建立起RAID組、定義存儲卷和其它復雜的構造,而最新的數據中心架構則能夠更為簡單方便地使用原始存儲。在大多數情況下,復雜性并未完全消失;但供應商則已經開始淡化這方面的概念。
欠缺擴展性。首先要說明的是,大多數存儲都能夠以某種方式擴展,不過傳統系統在可擴展性和難易程度上有所局限。伴隨著存儲容量需求的增長,現代的存儲基礎架構更要求能夠快速、輕松地進行擴容,同時要兼顧經濟性和性價比。
難以融合。傳統的存儲系統仍在大多數數據中心內占據一席之地。但是伴隨著存儲價格的下降和市場上更多選擇的出現,這些系統終將被取代?,F代IT環境已經從定制化硬件轉變為以軟件為核心,基于通用硬件的方案。今天各種的基礎架構,包括存儲在內,已經可以通過編程,融合成為工作流程的一部分。
擴展你在存儲上的投資
今天市場上有許多種存儲方案,在這其中,數據中心融合被嚴重低估了。不論你想擴展現有投資的使用時間,或者計劃交替更換,這都是一種不錯的方案。
由于存儲是數據中心最為昂貴的一部分,大部分企業都會盡其所能來提高其利用率。但是,當在IT轉型以適應現代數據中心所需時,傳統的存儲往往會缺乏轉變的能力、性能和靈活性。當然,還是有些方式可以擴展現有的存儲環境,并在存儲基礎架構中實現原本難以支持的現代化功能。
緩存
你想要達成的目標和目前所運行的環境決定了所采取的緩存類型。例如,要解決在VMware環境中遇到的性能問題,可以選擇在每個主機上部署軟件的存儲加速器或緩存工具。這些工具有兩種工作模式:
RAM redux磁盤模式。在每個主機上劃分出一部分RAM構成高速讀取緩存。缺點在于,這部分緩存容量有限,且只能加速讀取操作。在某些情況,例如部署小型的虛擬桌面基礎架構,這樣的限制并沒有什么影響。
服務器端閃存。利用服務器端部署的閃存來取代昂貴的RAM,可以輕松實現讀寫操作的緩存,使其成為讀寫密集型工作負載的強大加速器。緩存大小的唯一限制是安裝在服務器中閃存的容量。
存儲的抽象與虛擬化
緩存不能滿足所有的存儲需求,你可能還會使用到許許多多的存儲供應商不同類型的方案,由磁盤、混合或全閃存系統構成的存儲陣列,使用iSCSI、光纖通道、SMB和NFS等不同連接方式。部分系統支持數據服務,例如重復數據刪除、壓縮和加密,亦有不支持這些功能的產品。
你手頭已有的一些老舊的磁盤系統可能仍然運行良好,但是缺乏關鍵的數據服務和安全功能,例如在今天并不安全的IT和業務環境中實現快速數據遷移所需的加密功能。
對于這類應用場景,以軟件為核心的方案,例如Infinio Systems,讓你能夠保留原有存儲空間的基礎上,增加新的功能,并簡化管理工作。這種方案用軟件方式實現前端控制,取代傳統的存儲控制器。在物理層面你并不需要實際換掉控制器,而是將一系列高度可用的軟件控制器部署在更前端,與服務器直接通訊。
例如,vSphere主機原本直接通過iSCSI連接到陣列,那么現在其連接將指向新的軟件控制器。然后這些軟件控制器管理前端流量,然后與后端的現有存儲相連。在下圖中,橙色框代表了新存儲的前端,這被描述為高可用性集群。
在現有的存儲網絡中,這些新的控制器帶來了額外的存儲功能。例如,假如原本的存儲不支持重復數據刪除,那么可以這些部署在存儲路徑上的控制器實現。其負責數據存儲在當前陣列前的重復刪除操作。加密、壓縮等其它所需但尚未實現的數據服務同樣如此。
這類集中化的軟件存儲前端控制器還可以使你輕松管理復雜的存儲環境,同時大幅提升靈活性。復雜的IT環境中通常運行著各種存儲服務,在這背后需要一些特定的技能提供支持。通過將這些系統抽象為虛擬化資源,你可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免去各種麻煩,將更多精力專注于存儲的使用上。此外,一般來說這類產品還可以無縫地銜接到云存儲服務。
存儲的增強與更換
用緩存來增強現有的存儲產品固然很好,不過許多用戶會喜新厭舊。對他們而言,市場上可以找到大把方案,從融合到超融合存儲,甚至是完全基于軟件的存儲系統。
融合系統看上去與傳統的基礎架構相差無幾,至少在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雖然其或許基于現有的產品,但是采購模式卻截然不同。你不必逐一購置包括存儲在內的各項組件,而是采購經過預先驗證、測試的完整基礎架構,只需將其放入數據中心即可使用。否則的話,你需要參考現有的體系架構、配置硬件清單——包括存儲,需要集成、管理和不斷擴展。在以硬件為中心的場景下,數據中心融合技術解決了服務器、存儲與通訊結構之間的互操作性問題。
在超融合基礎架構(HCI)中,情況越發有趣。超融合技術將服務器、存儲和虛擬化管理程序整合為一塊塊高度擴展的單元。HCI系統更以軟件為核心,硬件只作為應用設備進行銷售。
超融合技術提供了細顆粒度的構建模塊,可以讓你在構建本地數據中心過程中得到云端的經濟效益。假如要更多容量,你只需額外增加一個節點。超融合技術消除了單獨管理存儲服務的復雜性。集群的各節點上形成存儲池,供主機上運行的各虛擬機直接使用。
操作的簡便性是HCI的標志,但并不局限于此。與軟件定義存儲系統中的許多產品類似,供應商通常會提供強大的REST API來實現整體數據中心的自動化運行。這對于正在考慮類似DevOps之類框架的企業組織特別有吸引力。今天,你可以用軟件領域的方式來處理基礎架構,用編程的方式解決問題,實現了更高程度的自動化,獲得更好的投入產出比。
舉例來說,通過這些API,開發人員可以完全自動地刷新測試環境,節省下手動建造、撤銷測試環境所需時間。此外,作為生產的一部分,軟件可以密切監控計算和存儲資源,在需要時自動創建出新的虛擬基礎架構。
啟動超融合技術相當容易。不同供應商提供不同方案,你可以從兩個節點著手,在平臺上用一塊測試驅動器使用單一的應用。在驗證方案之后,你可以添加更多節點,直到擁有足夠的處理能力和存儲容量來滿足實際業務應用環境所需。在此之后,你可以將原有環境中的工作負載遷移到全新的架構之上。
不論你在存儲容量、性能、成本,或是復雜度上面臨各項挑戰,你都能找到適合的數據中心融合方案來加以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