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還信誓旦旦表示不會關閉的360云盤,前不久突然宣布關停個人網盤服務,并表示在網盤存儲、傳播內容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得到徹底解決之前,不再考慮恢復。這讓很多已經習慣網絡存儲的用戶措手不及。
算起來,自今年上半年起,國內排名前十的網盤已有6家宣布關閉。作為互聯網云科技時代的最新產物,近年來風生水起的網盤業務緣何發生過山車式隕落?
網盤遭遇大洗牌
網盤業的洗牌從今年初就開始了。
今年3月初,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聯合公安部、工信部、國家網信辦和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開展打擊利用云盤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專項整治行動。為配合監管部門專項治理網盤行動,115網盤、UC網盤、新浪微盤、迅雷快盤、華為網盤先后宣布關停個人存儲服務。由此,個人網盤市場掀起了關停潮。
10月底,以安全著稱的360云盤宣布“停擺”。理由是部分不法分子利用360云盤存儲傳播非法文件、侵權盜版牟利、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屢有發生,使企業面臨巨大的安全風險。因此,360云盤決定停止個人云盤服務,轉型企業云服務。
目前,國內個人網盤業務只剩下百度云盤、騰訊微云、天翼云盤等少數幾個品牌堅守。然而,更多人開始關心這些剩下的品牌是否能夠堅持下去?如果堅持下去,又靠什么堅持?因為如果不作出相應調整,按照目前的情況發展,個人網盤市場或將面臨進一步的洗牌。
難避“雙刃劍效應”
網盤是互聯網云技術的產物,通過互聯網為用戶提供信息存儲、下載、讀取、分享等服務,最大特點是存儲量大,方便。2007年成立的美國Dropbox公司是第一家進軍云存儲的企業,運用“大部分用戶免費,少量付費”的業務模式,它收獲了大量用戶和利潤。
2013年開始,國內的騰訊微云和360云盤業務興起。為了爭奪市場,各家公司掀起“免費大戰”,個人網盤免費容量更是飆升到TB級別。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研究咨詢中心副主任李易指出,惡性競爭讓國內網盤公司把錢大把投入設備擴張和運營管理上,無法通過“有限空間免費、擴容收費”的商業模式進行盈利,多數處于“賠本賺吆喝”的狀態。
隨著這項不盈利的業務惹上越來越多的麻煩,多家網盤運營商最終選擇了“撂挑子”。這源于網盤的“雙刃劍效應”。網盤的方便、海量存儲帶來了用戶數量的野蠻生長,同時導致了大量侵權行為和違法行為的發生。盜版視頻、音樂、小說等內容被非法上傳至各大網盤,給版權市場造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而一些非法文件、色情影視資料的泛濫,更造成了對社會公序良俗的破壞。
不僅如此,不斷出現的用戶賬號、照片被盜事件,也讓公眾對網盤的安全性產生質疑。國內某云盤安全負責人曾披露,該云盤在運行過程中平均每30秒就受到一次黑客攻擊。而在用戶信息或存儲內容遭竊后,很多網盤運營商均以“《服務協議》中已規定免責內容”來搪塞。
有網友認為,這種協議更像是“霸王條款”,網盤運營商只規定自己的權利,不規定自身責任。“退一步說,既然簽署了《服務協議》,就形成了合同關系,用戶信息被盜、因運營商單方面關閉網盤造成的用戶損失又該由誰來承擔?”
找到利益契合點
雖然個人網盤業務目前遭遇窘境,但是大量用戶已經習慣于使用網盤卻是事實,這個市場恐怕沒有哪家互聯網企業愿意拱手相讓。專家表示,未來網盤的發展空間總體不太樂觀,企業需要思考在保護用戶隱私和遵守法律法規方面如何實現平衡,如何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等。
關于企業對用戶存儲內容的監管問題,專家認為,技術因素并不是最主要的,關鍵是這種監督和審查的適當性、程序性,需要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企業和用戶簽署的《服務協議》的進一步細化和完善。
最近征求公民意見的《網絡安全法》草案第二次審議稿中規定,電子信息發送服務者和應用軟件下載服務提供者發現用戶有違法規定行為的,應該停止提供服務,采取消除等處置措施。這被認為是國家將賦予企業在打擊色情資料傳播方面更多的權力,也有人認為這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認為,“網盤中存儲的內容,能否認定構成隱私,需要從內容的性質及用戶對其采取的措施來看待。”當前對互聯網領域相關的規定還亟須完善,厘清個人、運營商和監管者的權責界線。
在美國,云服務提供商會在配合政府進行信息審查的同時,會通過透明度報告讓用戶知道哪些內容被審查。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惠志斌指出,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會倒逼國內各家網盤運營商借鑒國外經驗,改進自身不足。
而對于看好個人網盤業務并準備長期堅持下去的運營商來說,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是當務之急。專家建議,應該重新考慮付費會員定價,設置更具吸引力的梯度會員特權,同時將網盤捆綁其他生態產品,挖掘新的增值服務點,搭建云生態產品體系。各網盤運營商則應該摒棄零和思維,積極協作,在監管方面統一步驟。畢竟,只有大生態好了,網盤業務才能實現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