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來到了事故頻發期,從支付寶、攜程,到Amazon香港,數據中心安全性再度引起業內的關注。5個9,還是6個9,可靠性的話題重提,什么樣的可靠性才能夠滿足需求呢?在我看來,不能因為支付寶、攜程事件就因此否定互聯網所采用的分布式系統架構,這應該個別企業的容災策略和運維管理問題,而非技術問題,讓技術架構背黑鍋有失公平,不客觀。對于存儲也是如此。我們知道,為了解決DAS存儲(直連存儲)存在資源共享問題,將磁盤從服務器中剝離出來進行集中的管理和控制,從而構成了外部存儲的應用。
成百上千的磁盤,通過存儲機頭控制和管理。磁盤的短板不在于容量,而在于I/O的處理速度。通過條帶化等技術手段,眾多磁盤并行工作來滿足OLTP等關鍵業務應用對于響應速度的需求。換句話說,數據是被分散部署在成百上千的磁盤中,這些磁盤全部通過機頭的控制器集中管理調度。對于系統來說,控制機頭就是神經的中樞,可靠性至關重要。在傳統磁盤陣列的設計中,多采用冗余控制器設計,也就是雙控制器,其中每個控制器分別與前端網絡和后端的磁盤鏈接,但其中的一個控制器出現故障,另外一個控制器就可以接替工作,保障業務的連續性,系統不中斷。
雙控制器設計很好滿足了數據存儲對于可靠性的需要。但隨著數據需求和業務的不斷發展,傳統的雙控制器設計漸漸難以滿足應用的需求。首先在2012年底,3PAR發布了StoreServer 7000中端存儲真四控設計,開啟多控設計的時代。今年,華為 OceanStor 18000 V3 以及浪潮的AS18000高端存儲都采用了多控制器設計。對于多控制器設計,是謹慎過了頭嗎?畢竟可靠性與成本需要平衡,我們究竟需要多少個9呢?在我看來,可靠性只是一個方面。實際上,隨著磁盤I/O性能的攀升,以及存儲規模的不斷擴大,控制器的性能也是一個挑戰。盡管單控制器性能不斷提升,但多控制器并行,從架構設計入手,也是提高處理性能的主要方法。所謂殊途同歸。實際上,處理器也是采用并行的方式提高性能。從雙核,到多核,核心之間的連接,也從系統總線,發展到交換,也就是從Hub到Switch,效果立竿見影。處理器核心可以這樣做,存儲的控制器之間也可以這樣,這是很容易想到的。現在的問題在于,我們需要采用多少個控制器核心?4個就足夠了嗎?問題的答案已經揭曉,惠普3PAR新的StoreServe 20850已經實現8節點控制器設計,精彩將不斷繼續。
了解,惠普將在7月底向國內用戶全面介紹最新的產品設計,讓我們期待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