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isk以其內存卡、閃存音樂播放器和消費級固態盤而知名。不過,這家公司正在越來越多地轉型為一家企業級廠商,并且快速向存儲系統鏈上端爬升。
SanDisk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如東芝、美光和三星等這些主流消費品牌都擁有打入企業級市場的固態盤存儲技術。在這些閃存存儲提供商中,唯有英特爾從一開始就擁有企業級基因,借助在服務器芯片和數據中心領域的血統。
那么為什么這些商用內存產品提供商會轉型成為企業級廠商呢?
- 從硬盤轉向固態盤。旋轉型磁盤正在被淘汰,固態盤似乎是一個不錯的、經濟實惠的選擇
- 老牌存儲巨頭開始在傳統系統上保留現有利潤率和過渡到固態盤設備之間游走。西數最近收購了Skyera以充實其HGST的產品組合
- 大數據分析需要對存儲的高速訪問,內存數據庫繼續快速發展
- 量級對于希望涉足企業級固態存儲的廠商來說很重要。像SanDisk和三星這樣的廠商顯然知道如何以固定的價格批量交付產品
- 企業級存儲的利潤要好于消費級存儲
- 固態存儲變得越來越復雜,并且要求有知識產權和制造能力
- 消費內存廠商正在試圖向價值鏈上端移動,并有可能收購系統廠商。SanDisk對Fusion-io的收購就給存儲玩家提供了一個可以效仿的藍圖
- 盡管“消費化”這個詞通常用在移動領域,但也有向存儲領域蔓延的趨勢。內存卡制造商現在也在數據中心尋找機會。
Pacific Crest分析師Monika Garg在最近的一則研究報告中寫道,向3D NAND的轉移意味著固態存儲技術愈加企業就緒了。因此,廠商將收購或者運行第三方固態系統提供商。
下面這個圖表強調了這個可能性。
SanDisk企業存儲部門總經理John Scaramuzzo在最近一次投資者大會上表示,該公司從2011年開始進軍企業級市場,收購了Pliant,并在2012年開始更加專注于加速應用加速,收購了FlashSoft,接下來收購Schooner Technologu讓SanDisk具有了非結構化數據庫處理的能力。他說:“除了出售閃存產品和企業產品之外,我們還希望能夠幫助客戶更高速地運行應用。”
現在SanDisk的目標是利用Fusion-io,通過軟件和內存設計避過硬件瓶頸。
SanDisk一直是在企業級領域動作最大的消費級內存廠商,通過收購一路挺進該市場,以及一系列垂直集成的模式。
美光公司首席執行官Mark Durcan在11月3日的瑞士信貸投資者會議上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他說,由于大數據和向閃存的移動,移動市場和企業市場的需求仍然很強勁。他說:“我們看到增長在持續。閃存并不是曇花一現,我們看到DRAM在企業中長期穩定的增長趨勢。”
“我認為這是一個持續的現象,因為數據庫正在更加接近終端客戶。”
三星公司內存業務副總裁Jeeho Baek表示,企業需求正在推動DRAM在移動市場的出貨量增長。
“企業服務器需求依然穩固,包括數據中心。我們對每個應用的需求增長做出積極響應,并通過擴大向20納米的過渡提高盈利能力。”Baek在三星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這樣表示。“就NAND來說,整體需求是穩定的,受到對移動新產品的需求增長推動,以及對客戶端和數據中心對更高密度存儲和強大固態盤產品的需求。”
在未來幾年,毫無疑問這些內存提供商會向堆棧上端移動,威脅到他們面向供應的廠商。企業存儲領域的巨大,如EMC、NetApp、IBM、希捷和西數/HGST
都將擁抱固態存儲技術,并且表現出色,但是在數據中心內的轉型是敞開的,面向如Pure Storage這樣的初創公司,以及擁有更多消費基因的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