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認為,機器人之所以誕生,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是懶惰,一個是怕死;機器人為人類主要做兩件事情,即人類不能做和不愿做的事情。例如搶險救災、地震火災、核輻射這些危險的地方,用機器人替代人去做這樣工作。還有一些人不愿意做的,例如重復性勞動很高的事情。
揚子認為,機器人的成長必定是進化的結果,“智者生存”,如同人類的進化。機器人進化史經歷了4個過程,首先是單向控制時代,其次是自動化時代,第三是協作化時代,第四是智能化時代。
機器人的個體智能包含行走、學習、交互和安全。在一個環境里,一個機器人必須要能持續定位導航,然后自己計算路徑和避障,而且同時要有準確和很高的效率。在這個過程中,他還要交互信息,提供很好的反饋。在這個過程中,機器人要保證它自身的安全,同時還有他和其他設備的安全,以及這個完成任務的安全,當然最重要的是保證人類的安全。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是不斷的學習,比如說他要學習路徑,學習坐電梯,學習這條路徑上是不是會有一些障礙物出現。
楊子指出,Gartner公司在2017年底發布趨勢報告,預測到2020年,人工智能將“干掉”180萬個工作崗位,創造230萬個工作崗位,帶來工作崗位增長,到2025年“凈”工作崗位將達到200萬。到2020年,55%的大企業將已經部署至少一款機器人或聊天機器人。揚子預測,未來可能會新增機器人司機的教練,人和機器人的律師,訓練機器人的清潔家政輔導員,人和機器人的HR等人類新崗位。
機器人是最有價值的生產工具,據統計,機器人比人工操作平均節省工時50%-70%,生產效率提高30%-50%,產品合格率提高20%。楊子最后表示,人類塑造了機器人,而之后機器人也將塑造人類,人類將繼續決定機器人的能力,在未來,將會是人和機器人協作的智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