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農歷二月最盛大的節日
非今天的“龍抬頭”莫屬
每年仲春卯月(斗指正東)之初
“龍角星”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
故稱“龍抬頭”
傳說龍抬頭這天
掌管行云布雨的龍王會蘇醒過來
此后春回大地、雨水增多
正是春耕好時節
龍抬頭歷史悠久,元代開始以農歷二月二作為全國性節日廣泛流傳。這天民間圍繞“敬龍”舉辦各種慶賀活動,如拜龍、剃頭、祭祀、熏蟲、炒豆等,形式不一而足,無不代表著農耕時代人們對風調雨順、驅邪攘災、五谷豐登的殷切期盼。
我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農業發展高度依賴天氣變化,那時沒有先進的科技支撐,古人預測天氣多以日月星辰、風云雷電為依據,為農業生產提供服務。
古人的天氣預測
相傳伏羲根據太陽周期性運作規律,推演八卦預測天氣,指導原始農耕活動。
商周時期,占卜盛行,“燒龜殼”成為預測天氣變化的手段之一,《周易》中的卦辭、爻辭也蘊含著預測天氣變化的辭例。
先秦時期,琴被用來預測天氣,若撩撥琴弦聽到音色沉重,很可能是琴床潮濕導致琴弦變松,表明空氣濕度較大,風雨欲來。
到漢朝,天氣觀測取得突破性進展。西漢淮南王劉安主持編纂的著作《淮南子》中,二十四節氣第一次得到最完整的表述、計算和記載,“種田無定例,全靠看節氣”由此傳承;
此外,經過日常生活的反復觀察與實踐,古代也有不少天氣諺語流傳下來,如“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臨”、“云往東,刮陣風;云往西,披蓑衣”等等,體現了勞動人民預測天氣變化的經驗總結。
不過,由于古代生產力局限,人們預測天氣存在諸多不足,帶有主觀臆測性,很容易出現預測不準的情況。
隨著生產力發展、科技進步,人類可以借助更先進的手段對天氣進行較為精準的預測。而今數字化浪潮下,氣象局也踏上轉型之旅,助力智慧氣象實現,為人們提供更優質的氣象服務。
以科技推動氣象現代化建設
氣象服務涉及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包括農業、交通、建筑、商業、旅游等多個萬億級行業,由此氣象服務業務的數字化轉型,成為了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加快提高氣象現代化水平的迫切要求。
在此背景下,戴爾科技攜手神州數碼云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州云科”),與國內某省級氣象局開展合作,構建了氣象局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簡稱CMIS系統),推動客戶氣象綜合服務能力的建設。
該省級氣象局應用要求對氣象觀測數據和核心產品進行全生命周期的存儲管理,氣象常用數據需要全部在線服務,實時應用的數據需要做到亞秒級響應,歷史數據查詢和分析需要做到秒級響應,真正實現對應用系統的直接支撐。
對此,戴爾科技提供了包含PowerEdge R940xa及R740服務器、SC7020F全閃存陣列在內的解決方案。
防災減災, 護牢第一道防線
防災減災氣象先行, 氣象在防災減災中要起到第一道防線的作用。
僅僅在2020年,某全省級氣象局就通過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發布了各類預警1萬條以上,信息數量比上一年增加了20%。
此次神州云科與戴爾科技合作推進氣象現代化提升工程項目建設,即包含了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設及運行維護管理,系統數據庫采用了27臺戴爾PowerEdge R940xa和R740服務器。
戴爾PowerEdge R940xa服務器采用®英特爾Xeon®可擴展處理器,針對性能和性價比全方位優化,釋放數據中心可擴展性能的巨大潛能。
該系統的部署實施,提升了某省氣象局衛星、雷達、GNSS等數據的計算處理能力,并推動了區域氣象測算技術升級,數值天氣預報時空分辨率提高到1-2個小時,強對流天氣預警提前量可以做到50-60分鐘,暴雨、暴雪預報準確率位居行業前列,真正筑牢了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
數據服務保障能力提升410%
對于氣象局而言,無論是氣象數據的元數據信息采集和動態更新,還是水圈、巖石圈、生物圈等相關科學和社會、經濟、環境等專題數據收集,亦或是數據資源標識符體系建設,都需要建立一個高效的數據存儲平臺。
經過全面考察,該省級氣象局引入SC7020F全閃存陣列,負責快速整合地表狀況、生態資源等自然與環境基礎數據、繪制氣象基礎信息圖、構建多重網格氣象全省實況“一張網”等項目。
最終,SC7020F全面實現了氣象實時數據分鐘級傳輸、處理、存儲共享及應用,滿足了預報業務系統、氣象服務、氣象科研需求,將氣象局的數據服務保障能力提升了410%。
對此,神州云科項目總負責人陳仁輝表示:
“
氣象數據文件數量多、數據交換效率要求高、整體吞吐量大,選擇SC7020F全閃存儲可以滿足氣象專業數據對存儲系統的所有要求,推動業務集約化發展。
”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孜孜不倦地對氣象變化進行探索,認識大自然的過程是奇妙而無窮的,縱然人類無法左右自然規律,但可以借助科學技術對自然有個更準確的認識,順勢而為推動生產力發展。
作為全球領先的IT解決方案提供商,戴爾科技的產品方案正在為農業、制造、醫療、金融等多個行業提供支撐,戴爾科技始終秉持以科技創新推動人類進步的使命,以更先進的科技為您的業務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