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英特爾日前公布消息稱,公司前任董事長兼CEO安迪-格魯夫(AndyGrove)去世,享年79歲。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安迪-格魯夫一直都是硅谷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同時也是信息時代的核心關鍵人物。在他強硬管理風格的帶領下,英特爾揮師進軍了使自己揚名立萬的微處理器市場,并最終成為了PC時代的領軍人。我們甚至可以這么說,正是他一手將英特爾打造成了世界最偉大的科技企業之一。
在聲明中,英特爾現任CEO布萊恩-科茲安尼克(Brian Krzanich)表示:“對于英特爾前董事長、CEO安迪-格魯夫的離去我們深感悲傷。一次又一次,安迪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他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技術專家、企業家、商業領袖。”
對此,美國《福布斯》雜志日前就根據記者生前對進行的采訪內容為我們總結出了他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的三大秘密要素:
1. 重壓之下保持冷靜
在1997年接受媒體采訪的那天,幾乎每一位在場的媒體人士都覺得格魯夫非常健談、甚至同自己非常投緣。即便是在最后的臨場問答環節中,當時身處FTC對英特爾調查漩渦核心的格魯夫也表現出了自己非凡的應答能力。
眾所周知,格魯夫在在英特爾最困難的一段時期一直都是公司的重要管理層成員。比如,正是他在1985年的時候力排眾議幫助公司揮師進軍了后來使自己揚名立萬的微處理器市場,并最終成為了PC時代的領軍人。在格魯夫擔任英特爾CEO期間,英特爾推出了386和奔騰處理器,這些產品自身都成為了知名品牌,同時也給PC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更為重要的是,那時剛上市不久的奔騰處理器曾遭遇了浮點運算Bug。具體來說就是,這款產品會在極端條件下會出現崩潰死機。雖然這跟普通用戶毫無干系,但時任英特爾CEO的格魯夫還作出了一個極其瘋狂的決定——召回所有有問題的處理器。應該說,奔騰召回事件是這位偏執狂CEO任職期間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在后來卻成為佳話,英特爾也在此之后走向了輝煌。
在自己出版的多本讀物和采訪中,格魯夫承認自己有些自滿,但同時又害怕失敗。不過他在公開場合卻從來不會流露出這些信號,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英特爾自己在市場中取得了競爭優勢。
2. 領導人需要情緒化
格魯夫在工作上的脾氣并不算溫順,他通常會對上班遲到的員工大聲呵斥,但幾乎所有同他共事過的人都對他有著十分高的評價。一名英特爾高管甚至這樣形容道,“格魯夫是那種你愿意在戰爭中跟隨他奔赴前線的人”。
換句話說,我們恐怕很難想象現在有人會用類似的言語來形容英特爾前CEO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
應該說,個性鮮明的領導人及其個人魅力對于科技企業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縱觀如今的硅谷,無論是谷歌、蘋果還是其他一些科技企業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同良好的員工留任率以及領導人企業文化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領導人個人魅力同時又有助于幫助企業同媒體保持良好關系。
3. 不必懼怕未來
在1997年時,英特爾領導層面臨的最大一個難題就是“公司是否應該生產售價在1000美元以內的微處理芯片”。無論你相信與否,這一爭論曾在當時的英特爾內部引發了巨大爭論,且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涉足這一領域將拉低英特爾的品牌魅力,同時降低自己的利潤率。
然而,格魯夫卻認為這是英特爾的必經之路。而為了保持利潤率,公司在隨后推出了賽揚(Celeron)系列處理器,這一型號處理器運行速度較慢、緩存更小,但售價也更便宜。幸運的是,英特爾通過這一系列戰略成功拿下了大約90%的市場份額。
在退休后,格魯夫一直致力于自己在健康科技、電池研究和提供更多科技就業崗位方面的工作。不過,格魯夫所作出的許多預測卻也不一定全部準確。比如,格魯夫早在2009年就表示未來美國汽車廠商將因為電池技術的瓶頸而遲遲無法在全球成功推廣電動車型,但事實上美國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幾乎已經解決了這一問題,并成為了當下最成功的電動汽車廠商。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0年2月的一場媒體晚宴上,格魯夫就大膽表示“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即將迎來終結”,已經賺錢的人可以落袋為安,但其他人都將迎來虧損。當時正處于互聯網泡沫的頂峰時代,因此幾乎沒有人相信格魯夫的預測。
不過,我卻是少數一些選擇相信格魯夫的人。我在當晚就通過電腦掛單在第二個交易日賣出了自己所持有的CNET股票,當時的掛單價格是54美元。在賣出CNET股票后的數天,這支股票的價格就上漲到了67美元,那時候的我簡直要氣瘋了。
不過,三個月后CNET的股價就回落到了每股13.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