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為和小米生產PC的消息此起彼伏,小米刀客就不講了,而華為生產PC的消息,仔細論起來也沒有一個確認的消息來源,但對于華為生產PC這件事,除去新聞本質的價值外,媒體和行業人士為什么如此熱衷,本身就很意思。
一、媒體和行業為什么對華為生產PC有如此大的興趣?
其實如果仔細梳理華為進入PC領域的信息,信息源不過就是有人稱華為招聘PC業務人員、Matebook計算機品類商標注冊和有自媒體人士稱從華為內部不具名人士處得到的確認消息這三個來源,盡量如此,華為生產筆記本電腦的消息,仍然成為近一段時間機構媒體和自媒體熱炒的新聞。
可以肯定的是,這消息按華為的行事風格,肯定不象其它互聯網公司一樣,是主動放出的所謂炒作的概念,但華為一直沒有通過官方渠道來確認或否認,這也是刀客一直比較奇怪的地方。
前不久,一家財經媒體發了一篇華為與聯想對比的文章,盡管文章里的觀點對華為很有利,但華為方面表現得更為謹慎甚至小心,似乎生怕聯想不高興,一直在行業里表示不想傷害聯想的態度,聯想和華為不可比,一直在給聯想說好話。
拋開這些陰謀論的觀點,華為PC的消息,盡管有太多吊詭的地方,但刀客更感興趣的是,為什么媒體對這一消息如此興奮?
一條不確認,甚至沒有太多新聞價值的消息,讓媒體興奮起來,肯定有它內在的原因。
刀客問過很多身邊的人,也問過一些行業的朋友,甚至問過英特爾傳播方向的朋友,問他們對現在的筆記本電腦滿意嗎?
得到的答案也出奇得一致。特別是在企業(除去設計和傳媒領域),由于有太多的業務軟件限制,他們沒有辦法選用蘋果的Mac系列,對于目前無論是聯想的ThinkPad系列還是戴爾、惠普的商用系列極其不滿意,“傻大笨粗”是他們對目前商用筆記本的幾乎統一的評價。可能有朋友要說,可以選用超極本啊,是的,但目前超極本的形態,更多的是PC廠家的裝飾,或是應付英特爾的樣子貨,要拿它們來干活,強差人意。
事實上,用戶對PC廠家近十年來筆記本電腦不變的產品樣式早就從心理產生了厭惡,而媒體人對此更是深受其害。
如果不信,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不管是聯想、惠普還是戴爾開產品發布會,現在臺下至少有一半的人在用Macbook系列筆記本。
之所以機構媒體和自媒體對華為甚至小米生產筆記本的消息如此感興趣,是十多年來PC廠家不作為的產品態度,讓太多的用戶感到無力。而這條消息,正好擊準了媒體人心理的痛點,他們自覺不自覺地,把心理需要PC產業變革的希望,寄托在新進入的廠家身上了。
如此,就不難理解華為生產PC這條不確認的消息,讓這么多媒體興奮的原因了。
二、華為生產PC真有其事嗎?
那么,華為到底生產不生產PC或者筆記本電腦呢?
在上述三個信息源中,唯一靠譜的是華為在去年注冊了Matebook這一商標,但這既可以理解為華為進入PC領域的前奏,當然也可以理解為華為為其平板電腦拓展的防御性措施,不一定表明華為要生產筆記本電腦。
當然媒體人的愿望是好的,他們需要華為這樣有實力的廠家進入PC產業,給十幾年死氣沉沉的PC業帶來更多的變化。
當然,華為注冊這一商標,自然也可能是生產PC的一個準備。
但1月14號一條不經意的消息,讓刀客開始懷疑華為生產PC的真正性問題。
當天一個疑似余承東的“華為消費者CEO余承東”的賬號,在今日頭條的朋友圈里在評價《華為筆記本電腦板上釘釘:4月量產》的新聞時說,“華為Matebook絕對不便宜,與性價比不沾邊,除非華為matebook也拼裝貼牌,否則‘性價比’這三個字會給產品的后續創新埋下地雷”。
刀客仔細翻閱了今日頭條上這個賬號對手機和科技新聞的評論,其文風和作派基本上也與微博上余承東的風格一致,而今日頭條的注冊也在使用統一賬號系統,也就是說,一個人在使用微博后,建立今日頭條的帳號,無需要注冊,點擊微博帳號登錄就行,這也是一般人登錄第三方帳號的習慣。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這個賬號就是余承東,但通過文字風格,至少也有八成可靠的成份。
回頭來說余承東評論的事。這段話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華為做筆記本電腦,不會象其它廠家(小米)一樣做貼牌的事,二是華為Matebook不便宜。什么意思,不便宜那就是要走高端了,而且等于默認要做了,這和刀客的判斷是一致的,用蘋果Macbook的設計和制造,來革傳統PC廠家的命。
看來,華為生產筆記本電腦的事應該內部可以說,而對外不能公布的事情,余大嘴在不意之間又透露出來了。
這里面有個小插曲,刀客曾就這一問題問過華為公司的人員,他給我的唯一答案就是Matebook是平板電腦的商標,這又是什么意思呢?
不管基于什么原因,華為回避這一問題態度也說明了一種態度。綜合來看,華為筆記本電腦應該形態上屬于融合平板和筆記本電腦的形態,如果說有可比性,應該與蘋果的iPad Pro微軟的Surface book、Surface Pro類似,這樣才符合華為人的表達方式。
這讓刀客想起了余承東2012年在微博上說的話,“以后爭取讓每位華為員工的便攜電腦都逐步轉成華為四核處理器MediaPad 10 FHD,運行Windows8,插在鍵盤鼠標座上就是臺超薄筆記本電腦,拔下就是1920*1200全高清Pad,并且支持高達150Mbit/s的LTE無線高速上網,讓移動辦公效率更高。正在推動微軟的Windows8盡早支持全高清超高分辨率”。余承東想改變筆記本電腦不便捷的想法看來由來已久。
華為沒有做筆記本電腦,只是做“平板電腦”,而平板電腦華為做了好幾年了,這樣不會引起行業的驚覺和“友商”的阻擊。
但實際上,華為極有可能在準備平板和筆記本電腦的融合性新品類產品,這點就象是微軟的Surface book。
三、華為生產PC能給PC行業帶來什么變化?
連續兩年來PC行業呈下降趨勢,而且這一趨勢沒有減弱的跡象。盡管一些廠家在說PC產業已經見底,但在刀客看來這是一廂情愿的事。
之所以造成現在PC產業一蹶不振的現狀,有一部分原因是市場飽和造成的,但這又無法解釋在這一局勢下,蘋果的產品又能逆勢增長?
筆記本電腦十年產品形態沒有根本性的變化,這一現狀放在任何行業是不可思議的。盡管幾年前英特爾在極力推動筆記本電腦的產品升級,但掙慣了舒服錢而不思進取的廠家在明里暗里抵制。本來英特爾原計劃是將超極本打造成低價又輕便新產品形態,但到今日,各廠家為了保全原有的產品體系,把超極本做成了高端產品。
之所以媒體及用戶對現在的筆記本電腦產品怨氣沖天而又不得不忍受,是因為沒有合適的產品可選,如果應用環境沒有要求,選用蘋果Macbook是用戶自然的選擇,盡管在操作上還有諸多不習慣。
事實上,由于Windows 8和Windows 10在系統性能上的優化,CPU的計算能力超出實際應用需求已經多年,對用戶而言,新買的筆記本和三年前的產品在使用上沒有多少區別,如果在產品形態、便捷性上沒有大的突破,誰又會買一臺和原來沒有多少區別的產品呢?產品的創新不足和傳統廠家未能抓住用戶需求才是PC行業持續下降的根本性原因。
如此說來,傳統廠家的產品無法滿足現在用戶對產品形態、外觀設計和工業制等多方面的需求,那么未滿足的用戶需求,正是市場機會。
有點說遠了,但這也正是華為進入PC市場的理論基礎。
雖然我們無法預想華為新“平板”電腦是什么樣子,但可以從華為目前的Pad和手機中看到未來的樣子。目前華為在銷的平板M2 10平板電腦,從外觀看,完全是華為Mate 8的放大版,精致、優雅而商務范十足,如果以這種設計和制造工藝做未來華為的筆記本電腦,雖然不敢說其外觀設計和制造工藝與蘋果Macbook系列平起平座,但離Macbook的差距不會太遠,如果是類似于Surface Pro的形態,那么,華為現在只需要解決好輸入(鍵盤)的手感和輸入效率就可以了。
雖然現在預計華為進入PC領域會給行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為時尚早,但我們可以預想這樣的場景,就產品而言,與蘋果Macbook和微軟Surface Pro接近的制工藝和外觀設計,又運行著Windows 10的系統,重量也與Macbook同級別的相近,充電器、輸入設備的配置有良好的舒適性和輸入效率,加上華為品牌的背書,在選擇新的筆記本時,難道不會在用戶心理給傳統PC致命的一擊?
滿足了當下用戶對筆記本便捷、美觀、時尚又具備足夠計算能力的融合性PC,而這些恰恰是傳統PC廠家暫時無法做到的,這是在市場飽和狀態下,用戶需求升級后,真正帶動市場振興的方向。
所以,華為要是以做平板和手機的狀態進入PC,在PC飽和狀態下,極有可能與蘋果、微軟一起,重新啟動一場PC產業的產品形態革命和PC產業新勢力和既得利益者之間的廝殺。
PC產業的格局由此而變。
四、華為生產PC可能帶給聯想的傷害
既然華為做PC有足夠的市場空間,那么華為真能把PC業務做得和手機一樣出色嗎?而針對高端的商用市場,電商渠道并不一定就能產生太多的能量。
2015年11月9日,在聯想Yoga的發布會上,聯想楊元慶在評論華為、小米要進入PC市場的傳言時講,“大家都說互聯網企業做PC,聯想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我反而覺得,進來的多出去的可能更多,多一個少一個對我們無所謂。”
是的,如果是小米,可能在消費級市場帶給聯想的影響不會太大,這正如楊元慶所言,“聯想在個人電腦市場競爭力全球最強,不僅有高效的業務模式和創新型產品,還對所有渠道進行管控,所以我們不懼怕與小米正面交鋒。”
注意到了沒有,楊元慶真正的底牌是渠道控制能力,對于PC特別是商用PC業務,真正能打通與企業消費關系的正是渠道,這與消費級產品有天然的區別。
但現在是華為做,情況會有變化嗎?
盡管在華為內部,消費者業務BG和企業業務BG是兩個獨立的業務單元,但畢竟都屬于華為,內部的協調在特定的情況下完全沒有問題。
聯想或者說楊元慶對PC業務的信息來自于渠道的管控能力,在這點上,在PC產業確實無人能敵,無論是戴爾或者是惠普,在渠道能力上,聯想應該是高出了半個身段。
然而要變天了。
2015年,華為在HCC2015上公布,其服務器業務在全球廠家中增長率排名第一,而在刀片服務器市場,華為名列第三。而第三方數據公司的報告顯示,2015年第三季度,華為以134163臺3.6%的市場份額位列第四,而聯想以242005臺8.8%市場份額位列第三,別忘了,這是聯想自身服務器加上收購來的IBM服務器業務總數的銷量。
華為從2010年啟動企業業務,5年不到的時間,就成為全球位列第四的服務器供應商,刀客想,在中國市場,聯想的服務器業務不怕華為服務器業務肯定是假話。
前面說到了,商用市場或者說企業業務,真正能成功的基礎是渠道能力,各廠家所謂的合作伙伴,也就是企業的IT產品供應商,他們是打通企業需求和廠家之間的關鍵因素。
在這方面,2015年聯想修改了原來區域代理的鉆金銀牌制度,渠道更加扁平化,聯想表示已經培養銷售及穩定的合作伙伴5000家,這是聯想企業業務的根基。
與聯想相比,到2015年,華為企業業務中國區合作伙伴數量已超過了4000家,國內TOP10的集成商都與華為實現合作。
說了半天這么多人不太明白了企業業務,這與PC有什么關系嗎?
書歸正傳,如果華為進入PC領域,針對的是高端市場和企業級市場,也就是說,華為PC要主打高端人群和企業用戶的話,依靠華為現有的企業業務的渠道,華為把PC銷售給企業用戶,與聯想比,雖有差距,但這種差距聯想并不占絕對優勢。
而以現在華為的上升勢頭,如果華為的產品在質量上和口碑上滿足用戶需求,對于早就對聯想ThinkPad不滿意的用戶,換掉聯想產品的機率很大。
如果真的如上所預言,華為通過高質量新產品形態的PC,用不了多長時間可以對TinkPad造成極大的傷害,而且,華為的企業業務會依靠“筆記本電腦”的影響迅速擴大其全業務的提升。
畢竟筆記本電腦比服務器、存貯、路由等產品更容易讓普通用戶對產品能更快的了解和接受。
華為進入PC產業的價值,在于當下用戶新增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升級動力不足,從而造成PC銷量連續兩年持續下降情況下,用戶新增需求為新進入者留下的巨大市場空間。而華為以電子消費品的概念重新創立新的產品形態,足以與蘋果微軟一道給PC市場帶來一場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