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移動芯片老大高通正式對外展示了其首款服務器芯片,并由此引發了業內廣泛關注。也許是由于高通在移動芯片市場的強勢地位,有評論分析認為,高通此次進軍服務器芯片市場恰逢其時,且對于目前在服務器芯片市場近乎于獨舞的Intel意味著“狼”來了。事實真的如此嗎?
從高通目前所處的移動芯片市場看,盡管其仍處在領先的位置,但其競爭的激烈程度要遠高于其要進入的Intel所在的服務器芯片市場。
例如蘋果、三星、聯發科均是其強勁的對手,而服務器芯片市場之前還算得上對手的AMD早已被Intel擊潰而轉投了ARM陣營,但直到今天,也未見其在服務器市場有何實質性的亮眼表現。
這種不同行業競爭的程度決定了雙方銷售的增長、研發的投入和利潤率的高低,并最終反映到未來比拼家底時誰更有底氣。
例如在銷售增長上,2012—2013年間,高通的銷售增長還遠遠高于Intel,但到了2014年,二者的銷售增長幾乎持平;在研發投入上(占銷售的百分比),在2010—2012年間,高通一直是高于Intel的,但到2013—2014年,高通的投入已經被Intel追平。
造成這種追平的結果,一來可能是Intel加大了研發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業績的壓力,高通減緩了在研發上的投入。例如在上個季度,高通研發支出為14.07億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4.29億美元。
至于利潤率,在2010—2013年間,高通的利潤率始終高于Intel,但到了2014年,其利潤率反而大幅低于Intel。從上述考量一個企業在其所處行業競爭力的指標看,高通的承壓要遠遠高于Intel。
聯想到高通總裁德雷克·阿伯爾(Derek Aberle)針對高通展示其首款用于服務器的芯片時所言:“在看到回報之前,可能需要多年的大筆投資,而只有少數公司有能力涉足這一市場并取得成功,高通便是其中之一。”
我們不禁懷疑,高通真的具備這樣的能力嗎?時機真的恰逢其時嗎?
如果說上述是高通進軍服務器市場直面Intel時,雙方整體實力和由此可承受的壓力的對比,那么具體到服務器芯片市場和產品本身又如何呢?
首先從芯片成本考慮。
有人會稱,基于ARM架構的高通無論是采購的成本還是基于ARM架構服務器的使用成本(例如功耗低對于使用電量的節省等)在面對X86架構的Intel時占有一定的優勢。但我們在此想說的是,由于目前在服務器(數據中心)市場,大多數公司采用的是IntelX86架構的芯片,如果企業要采用ARM架構的服務器,不僅需要投資新的服務器組件,同時還要投資端口的應用程序的體系結構,而這將使得使用ARM架構芯片服務器成本的優勢大打折扣。
對此,擁有全球部分規模較大數據中心的亞馬遜網絡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AWS)副總裁詹姆斯·漢密爾頓(James Hamilton)在去年舉行的亞馬遜AWS大會上稱,很多自己制造服務器的數據中心運營商需要更高效的部件(注重能效比),而不僅僅是追求價格的低廉。
而事實上某些采用了ARM架構的服務器客戶已經不得不支付更多的費用。
其次,服務器芯片對性能的要求更高。
在服務器芯片領域,尤其是面向數據中心的服務器芯片市場,對于性能的要求要遠甚于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設備,也就是說在數據中心服務器市場。盡管功耗仍很重要,但性能的因素更是關鍵。
這里,高通在服務器市場與Intel在智能手機市場尷尬的處境類似,只不過Intel在智能手機市場性能的賣點變成了高通在服務器市場功耗的賣點而已,而這并非是所在市場和用戶的真實需求。
最后,從服務器產業的發展趨勢看,其早已不是單純芯片的比拼,而是基于芯片的整個平臺的構建及優化。
例如Intel提出的軟件定義基礎設施就是這一趨勢的代表。也就是說從服務器芯片產業的創新及趨勢看,Intel和高通根本不在一個級別。這也是為何之前一直傳聞亞馬遜要采用ARM架構芯片打造自己的服務器和數據中心,但亞馬遜始終堅守X86架構的根本原因。
按照亞馬遜高管的話說,使用ARM技術的芯片廠商的創新步伐跟不上Intel,因此亞馬遜不準備替換其服務器的芯片供應商。更為重要的是,高通所處的ARM架構在服務器的生態系統(現有平臺應用及相關開發廠商的支持相當少)是其最大的,且短期內難以彌補的軟肋。
中國有句俗話:前車之鑒。
實際上在高通進入服務器芯片市場前,同樣是ARM架構的NVIDIA達曾嘗試將其64位Tegra處理器打入服務器市場的計劃,但現在已經改變了戰略,只提供與其他公司的ARM服務器芯片配套的圖形芯片。
三星之前也一直在大力開發ARM服務器芯片,并一度從AMD服務器部門挖來高管負責相關項目,但這一項目目前也已經被放棄。
究其原因,除了前述之外,鑒于Intel在服務器芯片市場上的主導地位,以及其他公司也在覬覦這一市場,三星可能意識到,進入服務器市場的代價高于潛在的回報。
根據Intel的數據中心業務營收預計,即便到2017年ARM芯片能樂觀占領10%的服務器芯片市場份額,也將是數家公司搶奪約10億美元銷售收入。與智能手機處理器市場相比,無疑是九牛一毛。如果三星繼續其ARM服務器芯片計劃,投資回報過低,甚至可能會血本無歸。
如果說這些還不足以成為高通進軍服務器芯片市場前車之鑒的話,那么更早時候ARM服務器廠商先驅Calxeda的倒閉總應該讓高通慎重才是。
其實作為某個產業的大佬,總是在某個時刻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可以通過跨界輕松地將在自己在該產業中的優勢自然延伸到另外的產業或者市場中(盡管這個市場空間和前景廣闊),而忽視了兩個產業(包括形似,甚至是同一個產業)間的不同。
例如,以傳統PC及服務器為代表的芯片與以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為代表的移動芯片,盡管同屬于芯片產業的大范疇,但不同的架構、不同的產品形態、不同的用戶需求、不同的產業生態和競爭環境等太多的不同,實際上在進入之初就注定了這個廠商會或多或少存在對于進入該產業認識上的誤區,而這個誤區有時候是致命的。
這種致命體現在進入之后的惡補(包括資金、人員、營銷等的投入,看看Intel這些年在移動芯片市場的忙活就知道了),但卻鮮有收益(無論是市場份額、營收還是利潤)。
綜上所述,盡管外界有評論稱高通此次進軍服務器芯片市場對于Intel來說是“狼”,但我們認為從目前雙方在各自產業中的競爭實力及競爭激烈程度和服務器芯片產業的特點、趨勢看,高通成為“羊”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