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最新一期美國財經雜志《巴倫周刊》撰文稱,雖然英特爾宣布將推遲新一代芯片產品的發布時間,但部分業內人士認為,該公司遭遇的問題可能是行業普遍現象,因此不僅不會削弱該公司的主導地位,反而可能加強其領先優勢。
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芯片巨頭英特爾未來幾年面臨兩種可能:既有可能一蹶不振,也有可能更加強大。這一切都源自該公司上周在華爾街投出的一顆重磅炸彈。
英特爾宣布,下一代芯片技術要推遲到2017年下半年才能發布,較華爾街預期晚了一年。該公司CEO科再奇(BrianKrzanich)周三晚間對股票分析師表示,芯片體積每縮小一次,難度都會進一步加大,因為每一代芯片都有“自己的復雜性”。
這本不應該令人意外。我們在今年5月的專欄中就曾指出,過去幾十年那種穩定而符合預期的芯片小型化趨勢已經無法延續。
倘若英特爾失去芯片制造行業的傳奇領導地位,那就將成為一場災難。但裹足不前的不只是英特爾,臺積電和三星電子也都面臨同樣的挑戰。
倘若臺積電和三星的情況比英特爾更加糟糕(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很大),英特爾的實力反而會大大增強。該公司并不僅僅會在移動計算領域取得優勢,最終甚至還會贏得最令其垂涎的一項業務:為蘋果iPhone生產芯片。這類芯片每年的產量約為2億片,引發了三星和臺積電的激烈爭奪。
換句話說,整個行業或許將迎來一場洗牌:誰能生存,誰會失敗?
《Semiconductor Advisors》的羅伯特·邁瑞(RobertMaire)持有負面觀點,他上周撰文稱,英特爾似乎已經失去優勢。“英特爾號稱仍然擁有領先于三星和臺積電的技術,”他寫道,“但這似乎與這些公司的聲明以及我們從行業知情人士那里聽到的消息相悖。”
他認為,當前的形勢更像是三足鼎立,這三大巨頭正在競逐下一代芯片生產技術,英特爾根本沒有優勢可言。
IBM前芯片工廠經理、半導體孵化器Silicon Catalyst聯合創始人丹·阿姆布魯斯特(DanArmbrust)則給出比較積極的看法。他說:“英特爾正在大舉投資研發,以便持續推動技術進步,因為他們擁有充裕的資源。所有人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我認為英特爾將會順利解決這個問題。”
林里·蓋納普(Linley Gwennap)的觀點則比較適中。在談到下一代芯片技術時,他認為英特爾不會因此喪失領先地位,因為競爭對手可能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不過,“當英特爾將計劃推遲一年時,競爭對手的標準也會因此降低很多。”
但沒有人知道英特爾內部究竟遇到了什么問題,該公司也有可能在明年突然加快速度,但短期的前景的確不容樂觀。
英特爾明年將會推出新款KabyLake芯片,但這只是2017年換代之前的權宜之計,使用的技術肯定不會大幅進步,因此無法對疲軟的PC銷量形成促進。
早在3個月前,PC市場的糟糕狀況就超出了英特爾的預期,導致該公司將今年的營收預期調整為下滑1%。
此次新技術的推遲也將助長高通及其技術合作伙伴ARM的機遇。這兩家公司很早以前就宣稱,在當今的移動計算時代,尖端性能完全沒有必要。而蓋納普則表示,“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吸引人的Chromebook”,這些產品其實是簡化版的筆記本電腦,采用的都是高通等企業推出的非英特爾芯片。
“當你像英特爾一樣占據PC市場90%的份額時,唯一擴大業務的方法就是擴大市場,所以英特爾推遲發布新品起不到什么幫助。”蓋納普說。
科再奇將利用今年剩余的時間和明年全年來改變英特爾的狀況,從而降低對PC的依賴。盡管他仍有活躍的服務器市場可以依賴,但由于企業用戶最近的購買意愿降低,所以這種情況也有可能發生變化。
英特爾已經出價170億美元洽購Altera,后者生產的芯片與英特爾截然不同。科再奇上周還強調,該公司正在與美光科技合作開發存儲虛擬片。
另一方面,投資者似乎并不關注這些挑戰。在新一代芯片推遲發布的消息披露后,英特爾股價仍然上漲1%,報收于29.47美元。
該股今年以來已經累計下跌19%,對應今年的預期市盈率僅為13.6倍,計入現金后更是僅為12.3倍,而股息收益率卻高達3.3%。
英特爾仍將是一臺賺錢機器,去掉投資后,該公司今年可能實現利潤114億美元。而在壓縮了10億美元開支之后,其利潤還將進一步增多。只不過,該公司可能會在明年繼續加大開支。
如果你期待該公司的增長,那就要看新品推遲是否會在明年引發整個行業的大幅重組。如果你看重價值,那就應當在此時“買入”該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