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WC2015上,索尼正式推出平板電腦Xperia Z4 Tablet。無論是從外形設計、硬件配置還是附加功能上,這款產品都無懈可擊。然而正像索尼其他同樣優秀的產品一樣,它也引不起大眾消費者的購買欲。在產品端的落寞,正是索尼近年來整體趨勢的一個最好縮影。
近年來,索尼不斷展開所謂的復興之舉,并作出諸多努力,拆分、出售、裁員、制定新戰略……但卻始終達不到預期中的效果。相比之下,微軟近來的舉措卻讓人看到其“巨硬”的未來。索尼在失敗烏云的籠罩下,為何就不能向微軟學習,也變得“硬”起來?
接連受挫 索尼帝國或將崩塌
索尼淪落到現在并不是一夕形成的,而是在數年內都表現出頹勢,最終一發不可收拾。與此同時,索尼的衰敗還幾乎體現在全產品線上,除了游戲主機業務,包括智能移動設備、電視、PC、視頻、數碼相機、元器件等各領域,全線潰敗。
就在近段時間,一直流傳“索尼將退出電視和移動領域”的消息,甚至有消息稱國內的海信將接盤索尼電視業務。而索尼對此回應稱,并不是出售和退出,而是將電視、移動兩項業務剝離,并設立獨立子公司。這其中,尤其是移動業務已經虧損六七年的時間。去年索尼就將2014財年移動業務預計虧損額度調高至1800億日元。而這還不是終點,索尼下一步甚至將分拆芯片和電池業務。至于PC業務,早就被人家買走去推出智能手機了!
讓人神傷的是,曾幾何時,索尼還是消費電子巨頭,以隨身聽等產品影響數代人。但現在其卻距離大眾消費市場越來越遠,市場份額之低令人發指。按照這樣的形勢發展下去,或許索尼將成為第二個諾基亞,被其他巨頭收編,成為科技史上萎縮的一顆恒星。
戰略空洞 與微軟截然相反
事實上,索尼對自身的頹勢早就急得火燒火燎,不斷推出挽救措施。其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平井一夫制定的“One Sony”戰略。這項戰略專注于進行軟硬件的整合,希望以索尼在軟件、內容方面的強勢來促進智能手機、電視、娛樂等業務,并以手機為終端平臺來承載軟件和內容。平井一夫的理念很簡單,就是希望通過這項戰略來打通旗下各部門之間的隔閡,再度激活它們的能量和動力,將公司捆成一條繩。
但多部門之間的貌合神離,互相掣肘,卻讓此戰略顯得太過理想化。而且從某方面看,智能手機是戰略核心,但智能手機恰恰是索尼的軟肋,最終“一個索尼”戰略失敗也就理所應當。甚至由此引發連鎖反應,在去年5月底公布的涉及多個部門的2014財年戰略規劃最終也落空,成為業內笑柄。
反觀近年來也一直在尋找自身定位,提出復興計劃的微軟,就明顯要強上許多。納德拉在上位以后,不斷反省微軟近年來所犯下的錯誤和錯失的機會。并否定鮑爾默“設備+服務”的概念,轉而提出移動+云計算戰略,力圖將微軟打造成一家為移動先行、云端先行的世界提供生產力和平臺的公司。并且微軟執行力很高,很快就將戰略付諸于實踐之中,再加上適用全平臺的Windows 10,微軟復興有望。
索尼在復興之路上與微軟最大的不同有兩點,一是方向不同,微軟遵從時代潮流趨勢,從移動、云計算等方面入手,不斷完善自身,硬件只作為承載體出現,而索尼依然只是關注產品本身,沒能跳出來站在更高的高度去審視自己,舍本逐末;另一方面,索尼的執行力不足,與微軟相去甚遠。正是這兩方面的差別,一個依然還是全球巨頭,另一個卻掙扎在破產邊緣。
學習微軟 或能“硬”起來
對于現在的索尼來說,當務之急并不是快速分拆、出售業務和部門,去減少損失,而是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從根本上解決現在出現的多個棘手問題。微軟已經給出索尼明確的指示,是很好的學習對象,能學到多少全看索尼自己。
擺正身位,回歸最初創意、拓展心態,找回最初不斷拼搏進取的心理,尋找自己的企業之魂,索尼才復興有望。別到最后,微軟“硬”起來,索尼卻永遠“軟”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