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展開了一系列反壟斷調查,被調查的企業除了涉及高通、微軟、IBM等眾多科技企業外,還包括豐田、本田、日產、奧迪、克萊斯勒等汽車企業以及零配件供應商等,這些涉嫌壟斷的企業都將面臨巨額罰款。
中國發改委自2014年1月開始對高通公司進行反壟斷調查,目前該案件即將完結,根據高通上財年營收249億美元、占49%的中國營收123億美元、3%計算,罰單總額即3.69億美元,約人民幣22億多。
8月6日,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該委已經完成了對日本12家企業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案的調查工作,并將依法進行處罰,罰金可能共計12億元。
然而,對于中國的反壟斷調查,一些西方媒體認為,中國本次反壟斷調查具有嚴重的“排外性”,對外資企業不公平。那么,商務部、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工商總局三大部門主導的反壟斷調查是否公平?緣何被質疑?中國反壟斷之路如何繼續推進?
是否存在壟斷行為?
對于中國反壟斷“排外”的質疑并不屬實。2013年中國在反壟斷第一例案件,開出“天價罰單”的液晶面板案件中,既有韓國、日本企業等外資企業,也有中國臺灣地區的企業。同年,對茅臺、五糧液兩大民族品牌涉嫌壟斷的處罰也絲毫不手軟。而在2011年11月,發改委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也進行反壟斷調查。
與國外的反壟斷不同,中國《反壟斷法》反的是壟斷行為,而非“壟斷地位”。對一些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而言,只要其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操縱市場價格,就會受到中國反壟斷執法部門的密切關注、深入調查甚至于處罰。因此,中國反壟斷是否存在“排外”性,主要看這些受到調查的企業是否存在觸犯中國《反壟斷法》的行為。
以本次被調查的車企和零部件12家企業為例,他們的確都觸犯了《反壟斷法》。據調查,8家日本汽車零部件商在收到詢價函后,會通過雙邊或多邊會談,串通約定一個價差,由“分配”到訂單的企業報最低價。達成合作意向后,各家公司分別向汽車制造商報價,隨后還會就具體價格細節的調整經常采用電話、傳真和郵件等形式進行溝通。不二越、精工、捷太格特、N T N等4家軸承生產企業則是通過協同漲價方式排除競爭。
之所以可以這些零部件企業可以操縱市場價格,原因在于兩個方面。首先,整車公司對零部件供應商嚴格控制,涉嫌壟斷。國際汽車品牌進入中國生產必須和中方成立50:50的合資公司,所得利潤依此必須和中方平分,但是這些合資品牌的零部件供應被外資牢牢把控,通過這種方式將利潤轉移到外資方。由于對零部件價格的嚴格控制,導致外資品牌汽車價格居高不下,并形成了一定的市場壟斷。
據悉,日系品牌往往以培育機制為由,在中國建立合資公司后,把其在日本的整個供應體系搬到中國來,再造一個封閉的王國。而這些零部件的控制方都為外資企業,這樣就基本實現了對零部件供應和價格的操控。而作為合資的另一方,中方很難在供應商選拔上具有決定權。
比如,在本田生產體系中,零部件技術科放在技術部門,而技術部門一般由日方直接控制,遠在本田總部日本。供應商要進入本田供應體系,必須通過日本方面的考核。
其次,控制國內經銷商,牟取零部件的暴利。目前,汽車品牌一般對經銷商實施授權經營,對其零部件的采購也完全指定,而非指定的配件都會被稱作“高仿”,如果消費者使用所謂的“高仿”配件將不予保修。這直接導致了國內經銷商處的零部件價格遠超國際價格,汽車企業以維護消費者利益,保證汽車維修質量的理由賺取零部件的超額利潤。而在國外市場,經銷商是可以采購OEM配件為客戶更換的,顯然這些汽車企業在實施壟斷,并操縱市場價格,讓中消費者承擔了較高的零部件維修、更換成本。
日本車企和零部件企業不僅在中國遭遇反壟斷調查,在美國也同樣遭遇了類似的反壟斷調查,并被處以很高的罰金。據悉,在國家發改委發動反壟斷調查前,美國為期四年的對汽車零部件企業反壟斷調查,已經進入最后階段,不少企業已經受到嚴厲處罰,其中絕大部分涉案企業為日本企業。
去年9月,查清9家總部設在日本的零部件供應商以及兩名高管曾參與價格操縱后,美國司法部就對這些公司開出了總計7.45億美元的罰單。這些公司包括日立汽車系統公司、捷太格特、三葉電機、三菱電機、三菱重工、日本精工、T.RAD公司、法雷奧日本公司、山下橡膠。
今年2月,日本輪胎制造商普利司通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協議,承認操縱汽車零部件銷售價格的行為違反了美國《反壟斷法》,同意支付此次反壟斷數額最大的罰金,罰款高達4.25億美元。
緣何被質疑?
對于中國實施的一系列反壟斷調查,日本共同社認為,中國政府部門加強對外資企業的反壟斷調查真實目的就是“打壓外資”。中國歐盟商會等機構也批評中反壟斷調查雖然有助于中國發展“健康的市場經濟”,但其強硬的調查方式對于外企似乎并不公平。
反壟斷調查在全球多個發達國家一直都在進行中,為何在中國進行的反壟斷調查就遭遇如此多的質疑呢?筆者認為,這是由多方面原因導致的:
首先,國產商品質量堪憂,中國消費者對外資壟斷帶來的高價并不敏感。一直以來,食品安全問題、奶粉安全問題、藥品安全問題以及汽車、電子產品的質量問題都困擾著中國企業和中國消費者。中國商品也成為低價低品質的代名詞,很多消費者寧愿花費高價購買合資汽車、進口汽車、進口奶粉,也不愿意購買價格更有優勢的國產商品。
在很多大型超市,進口商品的貨架也被放置于明顯位置,進口牛奶、進口食品的銷售量逐年攀升。很多新生兒父母不惜花費重金,托人從國外代購嬰幼兒奶粉,以確保奶粉的安全。這種“媚外”的心態讓他們對外資品牌更加倚重,并對壟斷帶來的高價沒有過多怨言,甚至甘心承受。
其次,反壟斷所涉及領域同政府公開支持發展的領域不謀而合。中國政府宣布支持中國4G發展,加大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扶持力度,同時展開對高通公司的反壟斷調查;宣布強化國家信息安全,立即就展開了對微軟、IBM的反壟斷調查;而對奶粉的反壟斷調查前,也在強化對中國本土奶粉企業的資金扶持;而對日本企業的反壟斷調查,又被狠多人同南海緊張局面、釣魚島問題聯系在一起。
這也是中國反壟斷調查遭遇質疑的一些客觀因素,但是對于這些因素外界只是猜測,并無確切證據,至于中國政府是否出于提升本土相關產業競爭力而采取了所謂的“經濟民族主義”,只有中國政府相關監管部門才知道。
再次,采取行政執法,執法信息無法做到透明化。中國的《反壟斷法》誕生于2008年,但是直到2011年才有一宗反壟斷調查案,針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調查,但是至今未公布結果。這與中國市場的不成熟,經濟并不完全市場化有著直接關聯。
加之中國的反壟斷采取的是行政執法的形式,中國商務部、工商局、發改委會分別擁有反壟斷的執法權,部門之間的執法目的不同,涉及的產業政策和競爭政策矛盾,還存在政府部門權力過大,自由裁決的標準不規范,信息不予公開等問題,導致信息無法公開。中國的《反壟斷法》也會設置一些給“自首或者舉報者”的“寬恕”機制,這也就要求給予執法機關一定的自由裁量權。比如這次對日企的罰單,日立就因為主動自首并提供重要證據,被發改委赦免處罰。
而在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反壟斷執法的案例均例行公開,公眾可以隨時進行詳細查詢。
因此中國的反壟斷調查遭遇了一些透明度不高的質疑,這也在所難免。此外,對中國石油石化、電力的壟斷調查仍然未開啟,甚至這些能源企業每年還拿著政府的巨額補貼。懸而未決的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反壟斷案等,都讓外界質疑中國的反壟斷公正性,也都有待反壟斷相關部門澄清。
反壟斷的意義
無論是國外,還是中國的反壟斷調查其目的都在于促進行業良性競爭,維護消費者權益。由于中國的反壟斷調查經驗相比國外仍然不足,而且還存在著各種問題,比如,執法不透明、信息不公開、被執法企業無法申訴等問題。但是反壟斷一定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遭遇反壟斷之后,很多市場的價格也開始下降。比如,2011年,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遭遇反壟斷調查后,手機通話費、網間結算等價格都開始下降,消費者因此得利。而最近汽車企業遭遇反壟斷調查之后,一些進口車的價格已經開始大幅回落,寶馬、奔馳、克拉斯勒、保時捷、捷豹、路虎等豪車價格都有20%以上的降幅。
與此同時,汽車的維修價格也開始大幅下滑,奔馳、奧迪、克萊斯勒等4S店保養、維修價格也都有30%左右的降幅。顯然,反壟斷的調查已經展現出對市場價格的影響,還利于消費者。
但是在進行大規模反壟斷調查的同時,如何加大對國產品牌和商品質量的監管,如何推動中國本土企業的創新變得更加重要。外資的高價與中國消費者買單有直接關系,因為相比國產商品的品質,外資更讓人放心。毒奶粉案件、食品安全問題都在刺激每個中國人的神經,如何重塑國人對自有品牌的信賴,是解決外資壟斷的另一只看不見的手,因為物美價廉的國產商品完全可以減少國人對外資的依賴,外資也自然無法維持壟斷的高價。
此外,中國本土企業的核心技術創新能力薄弱,幾乎淪為代工、模仿、抄襲的代名詞,而在推動中國企業創新上的扶持政策,也被很多企業作為騙取報酬,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根本起不到真正的推動創新作用。而這其中也涉及到教育制度、人才管理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
2011年7月的《華爾街日報》發表“中國人的創新是紙老虎”的文章稱,中國超過95%的申請量是在國內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的,而且涉及“創新”的絕大多數專利只是對現有設計做出的細微改變。最具說服力的是美國、日本和歐盟這三方專利局的專利申請量和批準量。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提供的數據,2008年,中國的三方專利申請量只有473件,而美國是14399件,歐洲是14525件,日本是13446件。
直截了當地說,2010年,中國占世界總人口的20%,占全球GDP的9%,占世界研發經費開支的12%,但是被任何世界領先的專利局批準的專利申請量只占1%。而且,源自中國的專利當中有一半被授予外國跨國公司的在華子公司。
技術創新的匱乏也直接導致中國企業競爭力不足,處于產業鏈的最后端,賺取最低的利潤。而這也衍生出一系列的問題,比如,環境污染、中國產品品質差等。
在繼續推動反壟斷進程,維護市場競爭的同時,中國政府更要加大對食品、藥品等關系到大眾生活方方面面產品質量的監督,通過更加嚴格的執法,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規讓那些制造劣質商品,危害消費者健康的企業退出市場。
同時盡快對石油、化工、電力等國企壟斷實施調查和處罰,讓更多產業都參與市場競爭,這也有利于推動資本的流動以及技術創新。同時,嚴格監管和審批當前對技術創新的扶持政策,避免有些企業和個人違法的套取扶持資金。
總之,反壟斷與市場化改革、維護市場創新等并行,才可能最終還利于消費者,才可能增強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力,也讓反壟斷獲得更多中國消費者支持與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