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今年5月勒索軟件襲擊全球網絡,致使150個國家受害,造成高達8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還是去年俄羅斯央行遭黑客攻擊,造成3100萬美元不翼而飛,或者同為去年遭受黑客攻擊的“美國最大規模DDOS攻擊致東海岸網站集體癱瘓事件”、“雅虎最大規模信息泄露致5億用戶資料被竊事件”以及“德國90萬家庭遭黑客蓄意入侵致使斷網事件”,都表明網絡犯罪已威脅到全球社會、經濟、生活等方方面面。
“網絡犯罪治理的重頭戲就在于保護個人信息。”11月17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時延安在由阿里組織召開的“網絡黑灰產協同治理研討會”上指出,針對網絡犯罪,尤其是網絡黑灰產方面,應著重考慮如何解決信息保護與網絡犯罪治理的關系,以及如何看待并應對網絡中的有組織化犯罪等內容。
據悉,此次研討會由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指導。當天,中國信通院、CNCERT、賽迪以及騰訊、百度、新浪微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600050,股吧)等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以及包括蘇寧云商(002024,股吧)、上海德邦物流等電商生態聯盟伙伴和法律界人士也一同列席,共商網絡黑灰產治理經驗。
近年來,網絡犯罪逐漸成為各國主要犯罪形式。以美國為例,網絡犯罪率已超過販毒犯罪,成為第一大類犯罪;英國的犯罪案件中也有53%屬網絡犯罪;在中國,網絡犯罪則占比30%,每年增幅達30%。
與傳統犯罪相比,網絡犯罪往往呈現出“無現場”、“非接觸性”和“無邊界”以及“國際化”等特點。這類犯罪正變得越來越分工專業化、利益鏈條化,由此催生大量的“網絡犯罪準備行為”,因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約束,致使其游走在灰色地帶,如何治理成為國內外互聯網企業共同面臨的難題。
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網安全處處長付景廣表示,網絡黑灰產會給企業和個人的切身利益帶來巨大沖擊,工信部也因此采取了一系列行動,但黑灰產沒有一招治理或一勞永逸的辦法,需政產學研用共同應對并持續治理。
通常黑灰產從業者會先從商家或服務商以及物流公司等環節,盜取包括用戶信息在內的訂單數據,繼而將數據信息倒賣給實施詐騙的人員編造話術來騙取用戶的資金,得手后會再將騙取的錢款分流至不同的多層關聯黑銀行卡中,進而躲避打擊。
針對這類黑灰產行為,解決電商生態數據安全風險,阿里巴巴獨創了“線上防控、線下打擊、消費者保護、生態共治”的隱私數據保護策略,御城河數據安全防控體系就為電商生態中的商家、服務商、物流伙伴提供數據風險的預防、檢測、預警和審計服務,保障用戶核心數據安全。
相關法學專家指出,網絡犯罪的組織形式通常表現得“匿名”、“隨機”且“高效”和“市場化”等特點,打擊難度極高,需要社會各方協同才能取得一定效果。有關部門可根據已有的大數據進行合理利用,以達到有效治理網絡黑灰產的目的,同時互聯網企業也需共同防御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