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電信網絡IT化雖然讓網絡變得更加簡單、高效,但也增加了網絡的安全威脅。從人們熟知的偽基站、虛假電話到系統漏洞,尤其是IoT的來臨,網絡安全形勢更為嚴峻。
即使是目前最為先進的已大規模商用的4G網絡,安全問題并不比傳統的2G、3G少。同時,由于電信運營商及電信協會尚未習慣IT化帶來的漏洞多發,解決速度及版本升級緩慢。
未來5G網絡將承載更多的設備、信息,如果網絡安全出現問題,不僅會大大降低用戶體驗,更為嚴重的是將影響社會生活的穩定。
網絡IT化帶來新的安全風險
雖然,網絡IT化讓電信網絡更加靈活多變,能夠適應越來越豐富的業務類型,能夠為新興業務預留出彈性擴容的空間,滿足未來發展的需求。但從CT向IT轉化,也讓電信網絡變得像IT網絡一樣,可被攻擊的層面越來越多,也變得更容易遭受攻擊,網絡漏洞變得越來越多。
例如,今年年初,安全公司發現了名為幽靈接線員的漏洞,該漏洞是LTE網絡中首歌高危險性的信令漏洞,其利用了從LTE話音解決方案之一CSFB中缺少鑒權的漏洞,可冒充被叫接收呼入電話和短信;可冒充主角呼出電話發出短信;可獲得目標手機的手機號碼;可利用手機號碼和短信驗證碼重置各種互聯網賬戶。可想而之,綁定銀行卡的支付類APP如支付寶、微信將面臨巨大風險。
隨著5G到來,對安全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速度大幅提高,多制式和高速接入需要高性能的安全處理能力,僅僅靠安全處理速率已經不適用了,需要高性能的計算和處理機制;二個是海量IoT設備的高效接入和安全管理。
中國電科首席專家,衛士通信息產業公司的總工程師曾浩洋表示,基于SDN、NFV和云計算的5G網絡雖然更加靈活、智能、高效和開放,但網絡架構的變革也帶來了網絡安全的改變。如網絡切片,在安全上打破了原來以物理設備為邊界的服務模式,需要建立起以虛擬資源和虛擬功能為目標的安全防護體系。
異構無線接入,需要安全提供一個通用的認證機制,能夠在不同的接入技術和不同的運營商之間建立一個安全的網絡。同時也要保證終端在異構網絡之間進行切換時的安全互操作;
網絡能力開放,打破了以前以能力封閉換取能力提供者自身安全性的思路,使得能力的使用者可以通過開放的接口對服務的提供者進行攻擊。
網絡安全需要全新思路
相對于互聯網對于漏洞修復的速度,電信行業則顯得緩慢許多。除了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如各種設備升級困難,老舊設備不能升級等問題,最關鍵的是電信行業還未對漏洞變得越來越多的情況做好準備。電信行業需要從電信網絡是安全的思維,轉變到通信網絡本身不是那么安全的思維當中。更多的是考慮不斷有新漏洞發現的時候,怎么應對它。
360首席安全官譚曉生表示,目前電信行業對于漏洞的反應速度遠慢于互聯網行業,同時相互協調也更加復雜。例如,今年1月,360公司發現幽靈接線員漏洞,并在2月份通報給三大運營商商,3月報告給GSMA漏洞平臺,4月份,中移動修復漏洞,而到現在其他運營商仍在修復中。
而在去年4月,360公司在安全會議報告了LTE重定向漏洞,2016年10月蘋果公司在3GPPRAN2提議修改標準,2016年11月,中移動在3GPP RAN2提出修復有困難,一直到2017年2月份,諾基亞在3GPP SA3提出其他修復方案,目前仍在討論之中。
不過,好的趨勢是,電信設備的可升級能力正在不斷加強,在FFC的DA16—1282文檔里,對5G安全提出了補丁管理機制,其類似于IT網絡漏洞修復機制,這將大大提升未來5G網絡漏洞修復效率。
電信運營商、電信設備商也針對5G安全推出多種解決方案,例如針對空口協議需對終端潛在安全入侵、安全事件、dos攻擊等方面進行設計。同時,要增強隱私保護,比如LTE中沒有相關的解決方案的IMSI攻擊在5G中添加解決方案。此外,未來網絡開放之后,要對硬件、軟件、業務邏輯,所有的網絡切片等網絡所有環節進行安全掃描、安全檢測,為網絡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