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信息及其傳播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埋下了諸多隱患。在信息的快速流通中,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已經成為個人乃至全社會必須面對的一大難題。從個人的聯系方式,到銀行個人賬戶等諸多信息,不僅日益透明化,甚至在網絡平臺上可以明碼標價地出售。信息已成為最寶貴的財富,同時也是最大的風險性因素,甚至影響到個人的發展乃至生命安全。
當前,在建設網絡強國戰略的實施過程中,信息安全保護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需要共同解決的一個難題。目前,我國在保護信息安全的社會氛圍與法治環境方面還比較匱乏,難以為開展信息安全保護工作提供便利。一方面,有關信息安全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健全。另一方面,政府、行業組織以及社會公眾對信息安全保護的工作力度不夠,從而使犯罪分子有機可乘。
就政府管理層面來講,首先,各部門關于公民信息安全保護的權責不明確。目前尚缺乏專門的機構來統籌領導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工作,信息安全保護處于“九龍治水”的狀態。面對公眾信息泄露事件時,有關管理部門間扯皮的情況時有發生。其次,政府對信息安全保護的工作力度不夠,對小型詐騙案件缺乏偵破積極性和工作力度,且眾多有利于落實信息安全保護的政策執行不力。近年來,電信用戶實名制執行尚不到位,信息騷擾乃至詐騙事件仍時有發生。就行業組織來講,不僅缺乏必要的保護機制,而且對于信息安全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可以看到,與個人信息安全密切相關的銀行、醫院、學校等行業組織尚未建立起保護用戶信息的工作機制,致使信息極易泄露。更有甚者,一些行業組織還以出賣個人信息牟利,成為信息泄露的幕后黑手。就公眾自身來講,往往缺乏風險意識,不懂得保護自身信息;遭遇信息泄露時,則往往選擇忍氣吞聲,而并沒有積極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可以說,有關管理部門、行業組織以及公眾應共同為信息泄露“買單”。首先,政府應該明確信息安全保護的職責,盡快制定、完善保護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規,并加大對信息安全保護工作的監管力度。政府應成立專職公眾信息保護的常效組織,整合各方面信息安全保護力量與資源,共同致力于公眾信息保護。對于侵犯公眾信息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加大懲罰力度。其次,針對行業組織對信息安全保護不力的問題,不僅應該有效提高行業組織內部的自律意識,而且要盡快壯大全國范圍內的信息網絡安全協會聯盟,以便行業組織能夠相互合作。特別是從事電信業務的三大運營商,應盡快成立接收反詐騙的熱線電話或網站,為公眾舉報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同時要加強與政府合作,一旦發現有詐騙信息或詐騙事件,應及時向相關政府部門報告。再次,公眾在提高自身風險意識的同時,要積極運用法律手段同信息泄露的違法行為作斗爭。
(作者單位: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