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日有媒體報道,花幾百塊錢就能查到“身份證大軌跡”。任何一人的開房記錄、航班記錄、犯罪記錄、個人名下房車資產、持有各類證件、甚至是實時手機定位,只要肯花錢,都能查出來。服務商聲稱“在全球范圍內,提供24小時服務”。
在QQ群及一些論壇上,不少服務商稱,只需提供身份證號碼,就可查詢個人隱私信息。有媒體記者提供身份證號及姓名,只用幾百塊錢,就從服務商手中獲得包括開房記錄、實時定位等多種個人隱私信息。
這些服務商甚至表示“用真實的身份證+名字,只要錢到位,沒啥查不到”,比如,一個名為“手機定位網”的服務商以“開房信息”舉例:只要登記過身份證就會有記錄,開房記錄包括入住人姓名、身份地址、準確入住時間、入住賓館名稱、具體地址和房號,這些信息都可以查出來,如果開房同時登記兩人身份證則可以查到同時入住的人。另外,還可通過GPS和基站,查詢手機使用者的實時位置。一從事相關工作的服務商表示:“能夠模糊定位在某一范圍的五公里內,在北京比如朝陽區哪幾個街道內。”
有些信息提供者表示,通過GPS定位,準確度甚至可以達到20米。此外,行車記錄也可調取,“有好幾種方式,比如查行車軌跡,跟車管所有聯系,可以讓他們在系統里調,還有微信消息回顧,聊天消息刪掉后可通過一些手段把消息記錄調出來。”
這位從業者表示自己只能查本市的,其他范圍可以幫忙買。記者聯系上一位購買服務的用戶,這位用戶表示確實拿到了信息,但具體是什么內容,他不愿意透露。
事實上,個人隱私泄漏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不過,盡管越來越多的人呼吁保護個人隱私,不少公民卻感覺越來越“透明”。安徽馬鞍山市公安局雨山分局雨山派出所副所長吳陽說,據他了解,目前每年有近6億條個人信息數據被明碼標價售賣。“平時我們會接到一些市民報警,主要是不堪推銷電話的騷擾。比如有市民在買房后,很快便被裝潢公司、家裝建材商輪番騷擾。甚至還出現過情侶之間信任危機,其中一方私下查詢對方開房記錄最終導致打架斗毆事件。”
而這背后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安全專家介紹,“這些人自制或定制一些非法獲取信息和數據軟件是第一個環節,使用軟件批量非法獲取信息和數據是第二個環節,拿這些數據和信息按需求進行加工和清洗是第三個環節,銷售是第四個環節,此外,還有軟件的制作。因為信息和數據獲取及銷售環節都需要在平臺上進行,有人會搭建這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