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協助案件調查,美國正在建立人臉識別數據庫,這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是下面這則消息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最近,喬治敦大學法學院隱私與技術中心( Center for Privacy &Technology at the Georgetown University law school)對 FBI 人臉數據庫和國家級執法機構使用該數據庫的情況開展了一個綜合調查。調查報告顯示,近半數美國成年人的面部圖像信息都在該數據庫內。但相關部門并沒有對這些數據進行準確性檢查,也沒有對數據使用目的進行有效監管。這引起了美國民眾對個人隱私安全的擔憂。
這個 150 頁的報告指出,人臉識別數據庫包含了 1.17 億位美國成年人--占成年人總人口的 48%。如果這些信息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被使用,無疑對公民隱私權和言論自由造成了侵犯,而公民不受非法搜查和扣押侵害的權利也面臨著挑戰。報告發現,目前美國有 1/4 的州或警察局能夠執行人臉識別搜索,有超過 1/2 的州允許執法機關訪問駕照或身份證資料庫進行人臉識別搜索。但是至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州對警察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做出相關法律規定。
“人臉識別技術讓能警察進行遠程辨認,他們都是秘密行事,搜查的時候根本不會告訴你,” 隱私與技術中心執行董事 Alvaro Bedoya 表示。除非你已經被逮捕,否則是不會在罪犯指紋數據庫或罪犯 DNA 數據庫中的。但是,通過駕駛執照資料庫,近一半美國成年人都能被警察或 FBI 查到。他還認為,這對隱私權的造成的侵犯是前所未有的:“在這個國家級生物識別數據庫中,大多都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該報告還出人意料地引發了人們關注的另一個問題:人臉識別數據庫中潛在的種族偏見。執法機構認為,大多數情況下生物識別工具是能夠減少偏見的,畢竟,計算機是基于對特征和模式的數值分析簡單地排序和匹配照片,并不清楚種族或性別的社會意義。但研究表明,人臉識別算法似乎不像他們所想的那樣公正。由于所輸入的用于訓練機器學習系統的數據集并不全面,因此計算機可能會更擅長識別某些種族的人。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美國的面部識別系統識別非裔美國人時準確性通常較低。同時,由于執法部門識別系統通常包括嫌疑人照片存檔,而非洲裔美國人的逮捕率又高于一般人群,因此算法可能更容易找到黑人嫌疑犯。
另外,報告還發現警察局使用流媒體實時對大眾進行人臉識別的頻率逐漸增高。調查人員發現,主要城市(比如洛杉磯,芝加哥等)要么早就擁有這樣的技術,已經投入使用,要么正打算購入此技術。
這種大范圍的實時監控導致了和圖像識別相同的問題,甚至,進一步擴大了人們對個人隱私安全的憂慮。
作為對該報告的回應,由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公民權利和人權領導會議( Leadership Conference for Civil and Human Rights)以及其他 40 余個組織組成的聯盟于日前向美國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s Civil Rights Division)聯名上書,希望其能對 FBI 和警方在犯罪調查中所用的大范圍面部識別數據庫展開調查。
有了人臉識別,“警察們能隨意識別和追蹤任何人,即使他沒有證據能證明那些公民確實違反了法律,” ACLU 法律顧問 Neema Singh Guliani 說道,“我們不希望自己在去清真寺的路上、在參加嗜酒者互誡協會(AA)時、或者在家庭暴力庇護所尋求幫助時被警察認出來。”
對于大多數美國成年人來說,讓他們的面孔從生物識別監控系統中消失已經是不可能的了。限制人臉識別系統的使用——防止其被濫用,這是目前隱私保護倡導者所能擁有的最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