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為期7天的第三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武漢落幕。但在另一個虛擬空間中,網絡與信息安全的“人民戰爭”,從未停止。
初秋珞珈,在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我國網絡與信息安全的學術界領軍人物之一張煥國教授,雖已年屆七旬,手頭承擔的國家973項目和863計劃,卻仍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為信息安全產業的崛起和人才培養操勞一生。
大國信息安全戰從未停歇
張煥國說,網絡與信息安全產業,是社會步入信息化以后的產物,這與人類近代文明的發展密不可分。縱觀人類近代文明史,不難發現:第一階段是機械化,以蒸汽機、紡織、汽車為代表,都是以燒煤為動力,英法等強國率先抓住這一發展機會,日不落帝國到處發展殖民地;第二階段是電氣化,以電力為驅動,德國、美國把握住了機會,在二戰中成為了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二戰后美國迅速崛起;第三階段就是信息化,1950年以后從美國發端,從無線電通信、軍用雷達、英特爾和微軟崛起,直到今天。“大國之間的攻防體系,已從領土、領海、領空,延伸到了互聯網這一第四空間”。
張煥國透露,上世紀90年代,我國曾訂購過一架領導人專用飛機,但在交付時,我方安全人員卻在這架波音客機上,發現了大量的竊聽設備。
前幾年斯諾登事件爆料,美國入侵了我國包括華為、清華大學等許多單位的計算機系統。“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看不見的炮火時刻都在耳邊,不能放松。”
加大政府采購可給產業信心
目前,在我國網絡與信息安全產業領域,北京為第一梯隊,網絡與信息安全企業最多;緊隨其后的是廣州和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哨,其電子信息產業密集,安全與之相伴;武漢大約處在4至6位,強在科研與智力密集。
張煥國認為,盡管我國是信息產業大國,世界前十的互聯網公司中,中國占有4席;盡管在計算機超算領域,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但信息安全產業的發展仍要遵從市場規律——全球操作系統幾乎在微軟手里,CPU是英特爾的天下,他們占據了90%的市場分額,“中國企業想一下取代人家,不現實”。他說,這當中既有技術差距、也有用戶習慣的問題。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席卷全球,人們對網絡信息安全的需求日益旺盛,帶來了行業風口。湖北網絡與信息安全的產業機遇在哪里?
張煥國提出,新興產業的崛起需要政府和企業勁往一處使。對于企業,要瞄準全球水平努力完善產品,提高質量和競爭力。據光谷互聯網+辦公室初步統計,武漢有100多家信息安全企業,90%集中在光谷,有些產品在國內乃至國際上都數一數二,比如安天信息的移動反病毒引擎,覆蓋了全球4億部手機,85后創始人潘宣辰就是武大信息安全專業的學生。
從政府角度,除引導管理、營造環境外,能不能進一步加大政府采購,帶頭使用國產自主信息安全產品?比如漢產的達夢數據庫,在很多方面都不輸給甲骨文。國內金山軟件開發的WPS辦公軟件,毫不遜色微軟的Office。“政府與其給補貼,不如給市場”,他說,這既可增進產業信心,也是基于安全需要。
建網絡安全學院培養“奇才怪才”
武漢大學是全國第一所擁有信息安全專業的高等院校。過去15年,該校累計培養了1500多名人才,大量進入了華為、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以及金融、公安等領域。
但在網絡與信息安全人才的培養上,除傳統方式外,如何更好為市場“定制”人才,是張煥國想得最多的問題。
本屆安全周上,武漢市政府、奇虎360公司與武漢大學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國家網絡安全研究院,打造國際一流的網絡安全研究機構。該市以最高1億元資金資助,向全球招募網絡安全頂尖人才和團隊,共同打造“中國網絡安全谷”。
張煥國說,這次與政府、企業的共建嘗試,將側重培養三大類技術型人才:一是走高精尖路線的研究型人才,二是需求量最大的應用型人才,三是不按常規套路出牌的奇才怪才。“湖北的IT怪才錢林松,依靠自學,對軟件進行逆向分析,做出了突出成績。在互聯網安全領域,對人才的培養也應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