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交流、購物已司空見慣,網絡安全問題也隨之出現。通過網絡侵犯個人隱私、竊取個人信息、詐騙錢財等違法犯罪行為猖獗,網上涉黃、涉毒、謠言等亂象屢見不鮮。9月19日,為期一周的第三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正式啟動,活動旨在提高全社會的防范意識,探討有效維護網絡安全的方式方法。打擊網絡犯罪已成為公安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為網絡安全拉響了紅色警報。
現狀
網絡安全問題頻現網民近一年損失915億元
日前,有網友曝出在網上搜索“手持身份證”,竟然搜到了自己的身份證信息。記者在谷歌、搜狗、百度等搜索引擎上搜索后發現,“手持身份證”這個關鍵詞的圖片搜索結果中,確實有不少人手持身份證的信息。除一部分圖片在關鍵信息上打了馬賽克外,不少人的照片、姓名、地址、身份證號都一覽無余。從身份證信息來看,遭遇信息泄露的受害者遍布全國。究其原因,可能是當事人隨意在一家不正規的貸款網站注冊并提交了個人信息,也可能是在街偷體驗了一次“拍照掃碼”領禮品活動。
讓人擔驚受怕的并非個人信息泄露,而是網絡詐騙案件不斷增多。今年7月6日,鄭州市公安局文化路分局接到一公司財務人員李某報案,稱有人在微信上冒充其領導,他被詐騙98萬元人民幣。經查,此案的嫌疑人先加李某為好友,然后冒充其領導指揮李某向指定賬戶轉賬。嫌疑人與受害人都是通過微信聯系,只掌握嫌疑人作案微信號碼,沒有其他線索,偵破難度很大。辦案民警通過大量工作,成功鎖定嫌疑人作案窩點,于7月20日凌晨在廣西賓陽一KTV內將王某等7名嫌疑人抓獲。經訊問,該團伙已作案多起,每月涉案金額都是100余萬元。
依托網絡信息的隱蔽性,網絡涉毒、涉黃案件也不時出現。今年4月份,焦作網警發現有溫縣籍的網民參與網絡賭博,涉及人員和賭資均較大。通過大量的前期查證,在掌握了嫌疑人的藏身地點后,6月3日10時許,焦作警方抓獲了以石某為首的涉案人員11名,繳獲電腦11臺,查扣銀行卡16張,凍結資金12萬余元。
《2016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顯示,近一年來,我國網民因為網絡安全問題遭受的損失高達915億元,84%的網民曾親身感受到由于個人信息泄露帶來的不良影響。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2015年有42.7%的網民遭遇過網絡安全問題。
對策
對侵害網絡安全行為,防范和打擊并重
網絡是公共空間,在網絡安全問題上,沒人能夠獨善其身。各方力量融合并行,構建安全網絡生態已成為社會共識。正如今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的主題“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廣大網民是網絡安全的最終受益者,也應當是網絡安全的積極維護者。廣大網民加強安全意識,成為網絡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在網絡活動中應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和守法的良好習慣,避免泄露自身信息。
另外,網絡監管部門和運營平臺要齊心協力,建立起聯動機制,通過技術手段,不斷壓縮當前網絡中存在的黑色交易空間;針對網絡信息不斷更新和快速傳播的特性,通過技術手段實行實時監控,對涉及身份信息等敏感詞匯的信息能夠及時追蹤,并建起相對完善的問責機制,一旦發現有泄露信息、倒賣信息者要進行追責和處罰。同時,網絡平臺運營者要自覺承擔起保護用戶信息及平臺技術升級提升安全度等方面的責任,加強對平臺工作人員的管理培訓,加強自律和遵守職業道德。
預防只是維護網絡安全的一個方面,對相關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也應該加強。僅去年前半年,全國公安機關就清理了75.8萬余條網上違法信息,查辦網絡各類違法犯罪案件7萬多起。為提高網上的見警率,震懾網上的違法犯罪,提高公安機關為群眾提供服務的水平,去年6月1日,包含鄭州在內的全國首批50個地方的公安機關統一標識為“網警巡查執法”的微博、微信和百度貼吧賬號上線。網警以公開身份及時發現網絡各種違法犯罪信息和有害信息,并依法震懾制止網絡違法犯罪和網上不良言行,對涉嫌違法犯罪的,依法追究相應法律責任。他們通過接受網民舉報網上違法犯罪線索等方式開展工作,成為打擊網絡犯罪的又一生力軍。
記者從省公安廳了解到,正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的“凈網利劍”專項行動已取得初步成效。9個月來,全省公安機關已偵辦各類涉網違法犯罪案件1900起,抓獲人員2386人。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公安機關將繼續保持嚴打高壓態勢,掛牌督辦一批跨省、市的重大網絡犯罪案件,查處一批網絡違法犯罪人員,打掉一批網絡黑產鏈條,收繳一批非法槍支彈藥、毒品、淫穢物品等違禁物品,努力推進專項行動向縱深發展。
關鍵
強化網絡安全,需完善法律法規,也需技術支撐
維護網絡安全需要全社會共同協作和配合,需要技術、管理、監管等各個方面政策的進一步明確和配合,那么全社會建聯防聯控機制的關鍵又是什么呢?立法。
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表示,前段時間不少媒體都報道了山東一名準大學生遭電話詐騙離世的新聞,電信詐騙為什么會這么容易得手?表面上詐騙是結果,其實背后的原因是個人信息的泄露。他建議國家加快個人信息保護立法。
無獨有偶,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副校長李建成也表示,對于網絡安全而言,要以法律為根本,管理和技術為支撐,法律和技術在大數據、信息安全方面是同等重要的。
河南良善律師事務所律師馬文龍表示,現行的法律框架內與網絡安全相關的法條散見在《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秘密法》等法條中,不成體系,同時存在較為籠統、可操作性有所欠缺的情況,對各種信息主體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缺乏明晰的法律界定。他建議,國家在制定相關的新的網絡信息安全法律時,在明確相關主體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和義務時要注重可操作性,尤其在打擊網絡犯罪、加強信息資源保護、規范信息資源和數據的跨國流動等方面,操作性更為重要,同時考慮完善相對完備的信息安全監督管理制度體系。
可以期待的是,目前國家已經就網絡安全立法征求意見。今年6月份,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草案)》,草案從“網絡安全戰略”、“網絡運行安全”、“網絡信息安全”、“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和“法律處理”五個方面進行規范,解決了不同主體在網絡信息問題中“該怎么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問題。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局長趙志國表示,目前我國正積極推進《電信法》立法進程。如果順利,《網絡安全法》有望今年出臺。
業內人士分析稱,《網絡安全法》的到來,標志著網絡安全受到法律保護。即使這樣,違法的網絡行為仍然面臨取證困難、易忽視等特點,讓很多受到損失的企業和個人沒有充足證據,甚至不知道罪魁禍首是誰。法律的貫徹執行需要先進技術的支持,通過技術分析提供依據,對各種網絡性能問題或安全事件的發生過程進行還原。
對網絡安全而言,法律為根,技術為基,二者都很重要。
一、如何有效防止身份信息泄露?
1.在一些不知名網站注冊時謹慎填寫真實個人信息。
2.定期對手機和電腦進行木馬病毒的查殺。
3.謹慎上傳身份證照片,上傳身份證時在照片上加注說明用途的文字。
4.不在公共場所隨意連接未知wifi,尤其是未加密的wifi熱點。
5.和陌生人聊天時不要透露個人信息。
6.在網上求職時盡量選擇大型知名的求職網站。
二、網上被騙了怎么辦?
請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和相關的證據材料(匯款憑據、網銀交易記錄、聊天記錄等)到所在地的派出所報案,以便受理報案的公安機關根據您的報案內容和提供的證據情況開展進一步的核查工作,必要時立即前往銀行掛失相關銀行卡。
三、網上被侮辱誹謗了怎么辦?
利用互聯網實施侮辱、誹謗,依據現行法律法規,視情節輕重,分別承擔相應的治安違法責任、刑事責任及民事責任。如認為對方的行為構成犯罪,可以自行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如認為對方的行為尚不構成犯罪,可向屬地公安機關派出所報案查處,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同時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等法律法規與相關網站溝通,維護自身權益。
四、網絡賬號被盜了怎么辦?
如因被盜號產生直接經濟損失的(利用盜號QQ對他人實施詐騙或盜竊財付通內資金的),請帶好身份證和有關證據材料到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報案。如只是被盜號,在申請找回后,請及時加強個人網絡防護措施,安裝防火墻和殺毒軟件,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或尋求專業電腦技術維護人員進行硬件檢測,避免再次被盜號。
五、網上發現涉黃、涉恐等情況怎么辦?
可以通過網絡違法信息舉報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舉報,警方將根據舉報內容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如屬實將及時通報有關部門。如涉嫌違法犯罪,警方將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