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信息泄露,票務網站大麥網的39名用戶近期遭遇電話詐騙,被騙金額超過百萬。雖說網站一直強調自己也是受害者,并承諾先行承擔用戶損失,但頻發的個人信息泄露事件依然不能不讓人追問:是黑客太強大還是信息防護根本沒有做到位?
互聯網時代,無論公共機構還是市場主體,都在積累著大量的個人信息,信息大數據的使用更是激發了新的經營模式和企業形態,并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與此同時,信息安全的隱憂也與日俱增。盡管維護信息安全已是共識,但或者出于成本考慮、或者因為安全意識不高、責任感缺乏,很多機構要么在信息保護上并沒有做到最大化,從而讓黑客輕而易舉攻破防線;要么在信息管理上始終處在粗放狀態,從而讓大數據的使用和抓取為所欲為。每一次信息安全事件,黑客總是成為托詞,但或許最該檢討的首先是搜集個人信息的機構,是否真的為用戶的信息安全盡了最大努力,而不是等到信息泄露之后方才想起亡羊補牢。
提升責任感,增強安全意識,靠運營機構的自覺和努力還遠遠不夠,更要靠法規的推動和倒逼。比如,哪些機構才有資格搜集和使用個人信息?維護個人信息安全究竟該統一遵循哪些強制規定?信息泄露后相關追責機制如何完善?面對頻發的信息安全事件,監管不能也不應該缺位。遺憾的是,《個人信息保護法》專家意見稿早在2005年就已經提交,但相關法律文本始終未能出臺。
未來,信息大數據的使用將越來越成為一種常態和趨勢,維護個人信息安全不僅關乎個人生活,更關乎社會穩定,國家利益。惟有讓責任倒逼,個人信息安全的防護墻才能真正筑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