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以“平安創建信息化建設年”為主題,借助網絡信息技術,著力探索打造“互聯網+綜治”工作新模式,夯實綜治基層基礎,提高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連續3年綜治民調排名長沙城區第一。
“基層綜治工作要善于適應‘互聯網+’趨勢,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攻克制約綜治工作科學平衡發展的種種難題,推動全區綜治工作向社會化、標準化、信息化方向提質增效。”天心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駱正平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去年以來,天心區投入50萬元開發建設了“天心區社會綜合治理信息系統”,該系統是天心區委政法委申報的“民生立區”3年行動計劃的2015年重點項目。系統設置了“視頻監控”“網格管理”“重點部位”“特殊人群”“治安防控”“三調聯動”“護路護線”“法律服務”八大工作模塊,涵蓋了綜治各項業務工作。
記者看到,在平臺自帶的地圖上任意點擊某一重點單位,即可立刻顯示其地址、綜治責任人員姓名及聯系方式、是否存在掛牌整治、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整改記錄等綜治信息。系統管理員則可任意選擇某一重點單位的綜治責任人信息進行督查核實,也可隨機抽取某樓棟某單元的普通住戶進行電話回訪,或者在全區1萬多名“紅袖章”志愿者中任意點選了解其服務情況。
“我們就是要通過統一標準、實時更新、全面覆蓋的數據采集錄入要求,倒逼基層綜治工作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駱正平介紹,隨著系統中綜治基礎數據的日漸更新完善,必將倒逼綜治基層基礎逐漸夯實、基層管理服務方式日益規范、基層平安創建提質增效,構建起部門聯動、數據共享、地毯式采集、信息化管理的現代化綜合治理體系,最終提升居民群眾參與度、滿意度和安全感。
為實現公共服務管理的無延時,天心區還全面啟動“智慧街道”“在線社區”建設,著力提升基層綜治工作的反應速率和管理服務的針對性。記者了解到,天心區以街道、社區工作職能為主導,廣泛引進餐飲、家政便民機構作為補充,在交通不便、人口密集、市場服務機構缺乏的老舊居民小區建設各類便民服務站點,根據街道、社區指揮平臺受理的服務需求在24小時內提供相應服務。
針對一些受眾廣、反映基層普遍民意的服務需求,天心區還充分發動社會志愿者、社區熱心人士加入服務平臺工作群,線上線下共同建設了社區“互助服務社”“幸福加油站”,結合各類綜治工作任務,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鄰里守望”等主題活動,在豐富居民群眾文化生活的同時逐步提升管理服務水平。
目前,天心區按照打造城區“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的思路,全力建設以區級法律公共服務中心、街道法律服務站、社區(村)法律服務聯系點為組成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網絡。建成后,社區居民可以就近在社區服務點、街道服務站通過網絡技術,在線獲得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公正鑒定等8項“一站式”法律服務。
此外,天心區還根據當代人群普遍依賴網絡以及新興媒介獲取信息、開展社交的特點,以更加醒目、更富時代感的宣傳發動方式激活社會各界參與平安建設的積極性。為實現部門聯動的點對點,建設了高速聯通的工作信息管理網絡,根據工作性質及周期的差異建立不同的綜治QQ群、微信群以及加密郵發送群,具體涉及的各級責任領導、專職干事、相關責任單位負責人等各方人員全部入群,動態發布工作要求、解讀政策法規、交流工作經驗、發表意見建議,并通過上傳照片、連線視頻等方式實時報告工作進展情況,記錄日常工作軌跡,加強統一指揮調度、聯合應急處突的及時性和準確率;為實現群眾互動的面對面,積極更新綜治宣傳手段,調集全區民用商用電子顯示屏全天候播放“平安天心”宣傳標語,滾動播放平安建設公益廣告。
為順應網絡自媒體時代特點,天心區還開通“平安天心”官方微信公眾號,通過發布政法綜治動態、普及治安防控和法律知識、宣傳平安典型事跡、進行專群互動溝通、組織主題活動等舉措,搭建起社會各界參與平安創建的平臺。許多市民通過關注“平安天心”微信,自愿發展成為“紅袖章”志愿者的一員。2015年,“平安天心”微信公眾號共收到市民發送的平安創建活動照片1000多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