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安全行業動態 → 正文

個人信息怎么被賤賣:運營商內鬼不可或缺

責任編輯:editor006 作者:趙麗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6-03-18 16:46:42 本文摘自:法制網-法制日報

個人信息是怎么被賤賣的

關注理由:重大案件總在不經意間發生。快餐式的閱讀后,案件又會不經意間從你腦海消逝。其實,有些案件值得留在你心底,因為其中有生命、有道德、有法治、有警示……每周,《法制日報》案件版都會推出“案件特稿”欄目,為你解讀案件,體會其中法理情。

近年來,公安部門重拳打擊個人信息販賣現象,也有重大案件成功偵破,但個人信息泄露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各種信息泄露案件層出不窮。如何破解?

人人深受“被問候”之擾,但又只能無奈接受——這是當前社會個人信息泄露的尷尬現狀。

更加危險的是,以詐騙為目的的“問候”電話,已經給無數受害者帶來財產損失,甚至生命安全的威脅。我們不得不擔憂這些熱情“問候”背后的問題:個人信息通過各種渠道被廣泛泄露,每個人都快要變成“透明人”。

盡管近年來公安部門重拳打擊個人信息販賣現象,也有重大案件成功偵破,但個人信息泄露案件仍時有發生。

“神秘”的信息掮客

24年,游走灰色地帶,對于公眾而言,他們包裹著一層神秘色彩。

調查咨詢服務公司是官方登記的名字,人們更習慣于叫他們——私家偵探。

自1992年中國第一家私家偵探機構成立以來,這個行業就一直廣受詬病,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偵查權卻對公民展開非法偵查。

曾經是江南地區的私家偵探祖師爺韓冰,在即將金盆洗手時說道,要想聲名遠赫或是立足,就要一擊致命,抓住弱點,讓對方心底生寒。

那么,弱點在哪里?其實就是掌握對方所有的隱私,尤其是不可告人的秘密。

問題來了,開房記錄、通話記錄、財產狀況乃至短信內容與你所在的經緯度,這些原本只可能由公安、房管、銀行、通信等部門掌握的信息,私家偵探們怎么可能有如探囊取物般輕松拿到?

當然,他們可以說,竊聽器、偷拍器、追蹤器、追音器,這些隱蔽性出人意料的工具可以“探囊取物”。

但開房記錄、通話記錄,顯然不可能靠這些設備取得。一直以來,私家偵探們都諱莫如深。

還是祖師爺說了大實話,個人信息,如果沒有“內線”的幫助,私家偵探根本不可能拿到,“我不購買這些信息,但行業內里的這點貓膩還瞞不了我”。

也就是說,所謂的“福爾摩斯”不過是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掮客。

雖然那位已退隱的祖師爺不再愿意透露任何細節,但業內的“徒子徒孫”們卻用鋃鐺入獄后的供述將其中環節全盤托出。

周強(化名)就是其中一位。生意成本低、收益大、來錢快還能幫助別人,是這個安徽男人開設私家偵探公司的初衷。追債是很重要的業務來源。

接到查找債務人下落的任務,周強將需要調查的信息發布到“同行”交流的QQ群里,很快便有人主動跟他聯系,將“目標人物”的戶籍資料發給他,周強則向對方支付150元至350元不等的費用。通過這種途徑,周強做成了8宗生意,獲利5萬余元。

巧的是,周強在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接受宣判時,隔壁法庭,他的同行繆時瑞,也因從網上購買大量公民個人信息用于跟蹤、調查業務,站在被告人席上。

在周強等人的生意經中,中間商似乎成了必不可少的靈魂人物。

這些個人信息販賣者,如鬼魅般活躍在網絡上,尤其是QQ群里。在相關的QQ群里,他們按照賓館入住信息、航班、房產、車輛、企業登記、通信以及手機定位等各類信息,供應商分門別類。

不可或缺的“內鬼”

但是,中間商又是誰?

這個問題對于我們這些潛在“全裸者”至關重要。

信息不會自己跑出來,人禍是必然的。

韓冰說,不排除個別人通過黑客侵入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網絡竊取信息,但“這種情況太少見了”。最為主要的還是與一些部門的“內鬼”有聯系的游走其間的職業信息販子。

韓冰所述與現實案例相吻合。

中國電信山東分公司運維部網管中心負責核心網維護人員,這是王啟云鋃鐺入獄前的身份。正是這樣的身份,讓他可以很方便地接觸到用戶呼叫記錄。

這些呼叫記錄,在倒賣個人信息的掮客手中變成了看得見的利益。

經王啟云之手,這些公民的個人信息被以每條0.4元的價格出售給王炳義。這個人的生意經則是名副其實的倒賣,加價0.1元至0.2元將信息出賣給有需求的人。這些人有懷有詐騙之心的歹人、也有希望以此精準營銷的黑心商人等。

一條由王啟云提供信息(源頭),王炳義擔任信息掮客(上線),杜建國等人購買使用(下線)的交易網絡就此形成。

指定電話的呼叫時間點、主叫號碼、被叫號碼,這是王啟云向王炳義提供的信息。

這些用戶的隱私信息并非簡單易得。王啟云稱,電信公司中的不同部門按職級權限,會接觸到不同的用戶信息,除負責網絡維護的運維部外,一般部門的普通員工很難接觸到大量的用戶核心信息。

此外,“公司在新員工入崗前都要進行保密方面的培訓”,“電信公司也有涉及用戶個人隱私的管理規定,明確規定用戶的呼叫記錄不能隨意泄露”。

但據王啟云所講,負責維護工作一共有40多人,能或多或少接觸到不同用戶信息,“從技術上很難防范有人泄露信息,要想不泄露用戶信息,只能對人進行管理”。也就是說,用戶的信息是否泄露,完全取決于員工個人的法律意識和道德操守。

正是源頭上的泄露導致網絡中大量個人信息的流轉。警方在偵查中也發現,在這個交易網絡中,源頭不止王啟云一家,還包括快遞公司等從事不同行業中的人。

對了,不能忘了快遞公司。

在圓通快遞發布聲明承認公司有員工倒賣了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后,多家快遞公司仍在不斷上演客戶個人信息“裸奔”或者直接成為牟利工具的戲碼。

由于“空手套白狼”的便捷,目前已經有了專門從事快遞單號交易的網站。這些網站是快遞單號買家與賣家交流的第三方平臺,擁有快遞單的人可自主在第三方平臺上發布單號信息。

有了這樣“豐富”的來源,作為下線的杜建國等人不會墨守于王炳義一條線。在購買信息過程中,杜建國至少4個交易網絡同步發展,涉北京、遼寧、安徽、湖北、廣東5個省市。

這4個交易網絡,也絕不是所謂的一個QQ群或者微信群,杜建國這樣的購買者所使用的每個聊天號碼往往要加入數十到上百個聊天群,大部分為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交易平臺。每個聊天群成員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人。

在這些交易網絡中流轉的信息,包括房產、社保、醫院、院校、電信、交通、物流等部門登記的公民個人信息。

遭賤賣的利益通道

如果沒有“內鬼”,個人信息走不出“堡壘”。利益驅使這些“內鬼”鋌而走險,因為他們將公民個人信息倒賣出來近乎零成本。

在此前江西鷹潭破獲的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中,警方抓獲了網名為“黑土草莓”的湖北省某市水利設計院駐鷹潭的工作人員,順藤摸瓜,發現涉案人員多達上千人。

“黑土草莓”通過加入QQ群專門從事非法獲取、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行為。為了便于業務管理,此人每筆交易都做了詳盡的記錄,由此呈現給警方一個驚人的賬目。

根據目前公布的信息,“黑土草莓”出售的個人信息中超過四分之三是由地方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提供的。其他提供信息的“上家”還包括公司、銀行、民航、醫院等企事業單位。而購買這些信息的下家則包括律師、調查公司、追債公司、婚姻調查公司等。

“黑土草莓”的賬目中顯示,公民個人信息資料均被明碼標價。例如:戶籍資料報價100元/條,“上家”獲利60元,“中間人”獲利40元;車輛檔案信息報價50元/條,“上家”獲利20元,“中間人”獲利30元;5年內的某省旅館住宿記錄報價100元/條,“上家”獲利60元,“中間人”獲利40元……收費較高的則為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的交易記錄。作為“上家”某銀行內部人員給出的報價顯示:“建行一年的流水交易記錄出售900元/條,超過5頁則每頁多收100元,多一年則加600元。”

作為“中間人”的“黑土草莓”平均每月獲利在五六萬元,一年的獲利至少60萬元。“上家”同樣也是獲利可觀:賬目顯示僅一個月時間內,某“上家”與“黑土草莓”個人戶籍信息交易量就達500條。即以40元/條計,僅靠聯系一名“中間人”,“上家”也能獲利2萬元每月。

有時候,人也是不可靠的,與時俱進,科技也被應用于盜取之道。目前越來越多的竊取者,青睞于網絡工具。

在今年央視3·15晚會上,消費者信息安全再次成為焦點,病毒二維碼、手機惡意吸費陷阱、Wi-Fi漏洞等問題層出不窮。

不過,這并非技術之錯,技術背后必有一雙雙充滿歹意的眼睛。

維權難下的立法需求

事實上,“個人信息”本身也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概念,現有法律并沒有對它有明確的界定,而在社會共識中,個人的哪些信息可以公開,公開的范圍多大,也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

很多年前,如果我們的電話號碼被公開,我們就覺得自己的信息被公開了,隱私權有可能受到侵犯。但到今天,我們覺得電話號碼被公開是可以被接受的。

個人信息泄露儼然已是眾人憤恨,但面對這種現象,每個人卻深感束手無策。

報警嗎?

家住天津西青區王蘭莊的張女士,曾經接到一家裝修公司的電話,對方清楚地報出她家所在位置,問需要裝修嗎?詢問對方如何得知自己的手機號和住房信息,對方先說是最近一周很多她所住小區的住戶找他們咨詢裝修事宜,被否定后,又說她以前咨詢過,再被否,就說是公司的“系統提供的”。張女士追問公司如何得到這些個人信息,對方匆匆掛斷電話。

張女士報警后,110接線人員表示將會轉到她所住小區的派出所。隨后派出所民警來到她家。民警建議到法院起訴,說這屬于民事范圍,不歸他們管。

“我希望警方能抓住這條線索,調查這家公司如何取得公民個人信息的。警方查了相關法律后,說是‘情節嚴重’才會立案調查???lsquo;還要造成損害’,主要是物質和人身的,騷擾生活之類的不算。作為公民,我有義務提供涉嫌違法犯罪的線索,希望警方能追查。”張女士無奈地說。

向運營商舉報?

中國移動舉報騷擾電話的方式是發短信,張女士按照移動要求的格式,將一個騷擾電話舉報,很快就接到回復短信,表示收到,然后就沒有下文了。張女士也曾在相關部門提供的騷擾電話網絡舉報平臺上舉報,結果泥牛入海無消息。

“找到公民信息泄露的源頭,要遏制公民信息泄露的現象并不難,首先是建立完全的法制體系,為公民信息保護、維權、懲罰泄露信息等立下規制。”中國傳媒大學政治與法律學院法律系副主任鄭寧對記者說。

目前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沒有立法,打擊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的法律制度是碎片化的,懲罰力度不夠大。“因此,立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事不宜遲,這既是保護公民隱私的緊迫問題,也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之一。”鄭寧說。

關鍵字:個人信息上家

本文摘自:法制網-法制日報

x 個人信息怎么被賤賣:運營商內鬼不可或缺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安全行業動態 → 正文

個人信息怎么被賤賣:運營商內鬼不可或缺

責任編輯:editor006 作者:趙麗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6-03-18 16:46:42 本文摘自:法制網-法制日報

個人信息是怎么被賤賣的

關注理由:重大案件總在不經意間發生。快餐式的閱讀后,案件又會不經意間從你腦海消逝。其實,有些案件值得留在你心底,因為其中有生命、有道德、有法治、有警示……每周,《法制日報》案件版都會推出“案件特稿”欄目,為你解讀案件,體會其中法理情。

近年來,公安部門重拳打擊個人信息販賣現象,也有重大案件成功偵破,但個人信息泄露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各種信息泄露案件層出不窮。如何破解?

人人深受“被問候”之擾,但又只能無奈接受——這是當前社會個人信息泄露的尷尬現狀。

更加危險的是,以詐騙為目的的“問候”電話,已經給無數受害者帶來財產損失,甚至生命安全的威脅。我們不得不擔憂這些熱情“問候”背后的問題:個人信息通過各種渠道被廣泛泄露,每個人都快要變成“透明人”。

盡管近年來公安部門重拳打擊個人信息販賣現象,也有重大案件成功偵破,但個人信息泄露案件仍時有發生。

“神秘”的信息掮客

24年,游走灰色地帶,對于公眾而言,他們包裹著一層神秘色彩。

調查咨詢服務公司是官方登記的名字,人們更習慣于叫他們——私家偵探。

自1992年中國第一家私家偵探機構成立以來,這個行業就一直廣受詬病,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偵查權卻對公民展開非法偵查。

曾經是江南地區的私家偵探祖師爺韓冰,在即將金盆洗手時說道,要想聲名遠赫或是立足,就要一擊致命,抓住弱點,讓對方心底生寒。

那么,弱點在哪里?其實就是掌握對方所有的隱私,尤其是不可告人的秘密。

問題來了,開房記錄、通話記錄、財產狀況乃至短信內容與你所在的經緯度,這些原本只可能由公安、房管、銀行、通信等部門掌握的信息,私家偵探們怎么可能有如探囊取物般輕松拿到?

當然,他們可以說,竊聽器、偷拍器、追蹤器、追音器,這些隱蔽性出人意料的工具可以“探囊取物”。

但開房記錄、通話記錄,顯然不可能靠這些設備取得。一直以來,私家偵探們都諱莫如深。

還是祖師爺說了大實話,個人信息,如果沒有“內線”的幫助,私家偵探根本不可能拿到,“我不購買這些信息,但行業內里的這點貓膩還瞞不了我”。

也就是說,所謂的“福爾摩斯”不過是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掮客。

雖然那位已退隱的祖師爺不再愿意透露任何細節,但業內的“徒子徒孫”們卻用鋃鐺入獄后的供述將其中環節全盤托出。

周強(化名)就是其中一位。生意成本低、收益大、來錢快還能幫助別人,是這個安徽男人開設私家偵探公司的初衷。追債是很重要的業務來源。

接到查找債務人下落的任務,周強將需要調查的信息發布到“同行”交流的QQ群里,很快便有人主動跟他聯系,將“目標人物”的戶籍資料發給他,周強則向對方支付150元至350元不等的費用。通過這種途徑,周強做成了8宗生意,獲利5萬余元。

巧的是,周強在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接受宣判時,隔壁法庭,他的同行繆時瑞,也因從網上購買大量公民個人信息用于跟蹤、調查業務,站在被告人席上。

在周強等人的生意經中,中間商似乎成了必不可少的靈魂人物。

這些個人信息販賣者,如鬼魅般活躍在網絡上,尤其是QQ群里。在相關的QQ群里,他們按照賓館入住信息、航班、房產、車輛、企業登記、通信以及手機定位等各類信息,供應商分門別類。

不可或缺的“內鬼”

但是,中間商又是誰?

這個問題對于我們這些潛在“全裸者”至關重要。

信息不會自己跑出來,人禍是必然的。

韓冰說,不排除個別人通過黑客侵入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網絡竊取信息,但“這種情況太少見了”。最為主要的還是與一些部門的“內鬼”有聯系的游走其間的職業信息販子。

韓冰所述與現實案例相吻合。

中國電信山東分公司運維部網管中心負責核心網維護人員,這是王啟云鋃鐺入獄前的身份。正是這樣的身份,讓他可以很方便地接觸到用戶呼叫記錄。

這些呼叫記錄,在倒賣個人信息的掮客手中變成了看得見的利益。

經王啟云之手,這些公民的個人信息被以每條0.4元的價格出售給王炳義。這個人的生意經則是名副其實的倒賣,加價0.1元至0.2元將信息出賣給有需求的人。這些人有懷有詐騙之心的歹人、也有希望以此精準營銷的黑心商人等。

一條由王啟云提供信息(源頭),王炳義擔任信息掮客(上線),杜建國等人購買使用(下線)的交易網絡就此形成。

指定電話的呼叫時間點、主叫號碼、被叫號碼,這是王啟云向王炳義提供的信息。

這些用戶的隱私信息并非簡單易得。王啟云稱,電信公司中的不同部門按職級權限,會接觸到不同的用戶信息,除負責網絡維護的運維部外,一般部門的普通員工很難接觸到大量的用戶核心信息。

此外,“公司在新員工入崗前都要進行保密方面的培訓”,“電信公司也有涉及用戶個人隱私的管理規定,明確規定用戶的呼叫記錄不能隨意泄露”。

但據王啟云所講,負責維護工作一共有40多人,能或多或少接觸到不同用戶信息,“從技術上很難防范有人泄露信息,要想不泄露用戶信息,只能對人進行管理”。也就是說,用戶的信息是否泄露,完全取決于員工個人的法律意識和道德操守。

正是源頭上的泄露導致網絡中大量個人信息的流轉。警方在偵查中也發現,在這個交易網絡中,源頭不止王啟云一家,還包括快遞公司等從事不同行業中的人。

對了,不能忘了快遞公司。

在圓通快遞發布聲明承認公司有員工倒賣了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后,多家快遞公司仍在不斷上演客戶個人信息“裸奔”或者直接成為牟利工具的戲碼。

由于“空手套白狼”的便捷,目前已經有了專門從事快遞單號交易的網站。這些網站是快遞單號買家與賣家交流的第三方平臺,擁有快遞單的人可自主在第三方平臺上發布單號信息。

有了這樣“豐富”的來源,作為下線的杜建國等人不會墨守于王炳義一條線。在購買信息過程中,杜建國至少4個交易網絡同步發展,涉北京、遼寧、安徽、湖北、廣東5個省市。

這4個交易網絡,也絕不是所謂的一個QQ群或者微信群,杜建國這樣的購買者所使用的每個聊天號碼往往要加入數十到上百個聊天群,大部分為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交易平臺。每個聊天群成員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人。

在這些交易網絡中流轉的信息,包括房產、社保、醫院、院校、電信、交通、物流等部門登記的公民個人信息。

遭賤賣的利益通道

如果沒有“內鬼”,個人信息走不出“堡壘”。利益驅使這些“內鬼”鋌而走險,因為他們將公民個人信息倒賣出來近乎零成本。

在此前江西鷹潭破獲的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中,警方抓獲了網名為“黑土草莓”的湖北省某市水利設計院駐鷹潭的工作人員,順藤摸瓜,發現涉案人員多達上千人。

“黑土草莓”通過加入QQ群專門從事非法獲取、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行為。為了便于業務管理,此人每筆交易都做了詳盡的記錄,由此呈現給警方一個驚人的賬目。

根據目前公布的信息,“黑土草莓”出售的個人信息中超過四分之三是由地方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提供的。其他提供信息的“上家”還包括公司、銀行、民航、醫院等企事業單位。而購買這些信息的下家則包括律師、調查公司、追債公司、婚姻調查公司等。

“黑土草莓”的賬目中顯示,公民個人信息資料均被明碼標價。例如:戶籍資料報價100元/條,“上家”獲利60元,“中間人”獲利40元;車輛檔案信息報價50元/條,“上家”獲利20元,“中間人”獲利30元;5年內的某省旅館住宿記錄報價100元/條,“上家”獲利60元,“中間人”獲利40元……收費較高的則為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的交易記錄。作為“上家”某銀行內部人員給出的報價顯示:“建行一年的流水交易記錄出售900元/條,超過5頁則每頁多收100元,多一年則加600元。”

作為“中間人”的“黑土草莓”平均每月獲利在五六萬元,一年的獲利至少60萬元。“上家”同樣也是獲利可觀:賬目顯示僅一個月時間內,某“上家”與“黑土草莓”個人戶籍信息交易量就達500條。即以40元/條計,僅靠聯系一名“中間人”,“上家”也能獲利2萬元每月。

有時候,人也是不可靠的,與時俱進,科技也被應用于盜取之道。目前越來越多的竊取者,青睞于網絡工具。

在今年央視3·15晚會上,消費者信息安全再次成為焦點,病毒二維碼、手機惡意吸費陷阱、Wi-Fi漏洞等問題層出不窮。

不過,這并非技術之錯,技術背后必有一雙雙充滿歹意的眼睛。

維權難下的立法需求

事實上,“個人信息”本身也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概念,現有法律并沒有對它有明確的界定,而在社會共識中,個人的哪些信息可以公開,公開的范圍多大,也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

很多年前,如果我們的電話號碼被公開,我們就覺得自己的信息被公開了,隱私權有可能受到侵犯。但到今天,我們覺得電話號碼被公開是可以被接受的。

個人信息泄露儼然已是眾人憤恨,但面對這種現象,每個人卻深感束手無策。

報警嗎?

家住天津西青區王蘭莊的張女士,曾經接到一家裝修公司的電話,對方清楚地報出她家所在位置,問需要裝修嗎?詢問對方如何得知自己的手機號和住房信息,對方先說是最近一周很多她所住小區的住戶找他們咨詢裝修事宜,被否定后,又說她以前咨詢過,再被否,就說是公司的“系統提供的”。張女士追問公司如何得到這些個人信息,對方匆匆掛斷電話。

張女士報警后,110接線人員表示將會轉到她所住小區的派出所。隨后派出所民警來到她家。民警建議到法院起訴,說這屬于民事范圍,不歸他們管。

“我希望警方能抓住這條線索,調查這家公司如何取得公民個人信息的。警方查了相關法律后,說是‘情節嚴重’才會立案調查???lsquo;還要造成損害’,主要是物質和人身的,騷擾生活之類的不算。作為公民,我有義務提供涉嫌違法犯罪的線索,希望警方能追查。”張女士無奈地說。

向運營商舉報?

中國移動舉報騷擾電話的方式是發短信,張女士按照移動要求的格式,將一個騷擾電話舉報,很快就接到回復短信,表示收到,然后就沒有下文了。張女士也曾在相關部門提供的騷擾電話網絡舉報平臺上舉報,結果泥牛入海無消息。

“找到公民信息泄露的源頭,要遏制公民信息泄露的現象并不難,首先是建立完全的法制體系,為公民信息保護、維權、懲罰泄露信息等立下規制。”中國傳媒大學政治與法律學院法律系副主任鄭寧對記者說。

目前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沒有立法,打擊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的法律制度是碎片化的,懲罰力度不夠大。“因此,立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事不宜遲,這既是保護公民隱私的緊迫問題,也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之一。”鄭寧說。

關鍵字:個人信息上家

本文摘自:法制網-法制日報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康市| 共和县| 扎赉特旗| 红河县| 闽清县| 荆州市| 洛川县| 曲周县| 巩留县| 息烽县| 莱西市| 喀喇| 阳新县| 丰台区| 韶山市| 外汇| 崇明县| 南川市| 鄂伦春自治旗| 江口县| 唐山市| 扎赉特旗| 鄂州市| 台江县| 武定县| 石渠县| 和静县| 新津县| 台山市| 巴林右旗| 昌吉市| 辉县市| 鹿泉市| 新乡市| 阿瓦提县| 靖安县| 沈丘县| 田东县| 宜宾市| 贵阳市| 永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