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電信業作為我國網絡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基礎,必將立足于網絡強國總要求,進一步完善行業監管體系、提升監管能力,為實現“十三五”行業目標打下良好基礎。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李乃青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國將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電信業作為我國網絡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基礎,必將立足于網絡強國總要求,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夯實發展基礎,有力推動產業融合創新、促進“雙創”發展,進一步完善行業監管體系、提升監管能力,為實現“十三五”行業目標打下良好基礎。
加大市場主體監管力度
近年來,隨著以電信業為基礎的信息通信業快速發展,經營業務類別不斷增多,經營主體規模呈爆發式增長,行業管理體系亟待完善。首先,隨著《三網融合推廣方案》的發布,“三網融合”雙向進入范圍擴展到全國,經營主體已擴展到所有運營商和相關符合資質的廣電企業。截至2015年8月底,全國已有超過120家具有廣電成份的企業獲得了電信業務經營許可。其次,剛公布的《電信業務分類目錄(2015年版)》將與2016年3月1日起實施,其中CDN、云計算、應用商店等新型業務已納入目錄。再次,隨著“互聯網+”與各領域的深度融合,大量跨界企業主體涌入市場。
在此形勢下,行業管理部門亟需加大對各類市場主體的監管力度。一是加強對“三網融合”相關主體的監管,明確雙向進入業務許可受理制度和審批流程,落實分業監管要求,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二是明確移動轉售虛擬運營許可管理制度,做好試點批文與許可證的銜接,同時加強虛擬運營市場監管力度;三是按照《電信業務分類目錄(2015年版)》內容,明確對CDN、云計算、應用商店等新型業務的市場監管制度和管理機制;四是繼續推動“新技術新業務管理辦法”等行業法規出臺,明確行業管理機構具體職責,完善市場監管體系。
加強網絡和信息安全管理
隨著新技術、新業務的快速發展,網絡與信息安全問題日益復雜。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線上、線下全面融合,傳統行業加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網絡連接對象從“人”與“人”的連接,快速延伸至“人、機、物”的“萬物互聯”模式,伴生性安全威脅和傳統安全威脅交織顯現,安全保障范圍不斷擴大。此外,圍繞個人數據、企業數據和國家數據的爭奪加劇,大數據環境下的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建立覆蓋數據采集、傳輸、存儲、使用、開放等各環節的安全保障體系迫在眉睫。
在此形勢下,行業管理部門急需提升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2016年,行業管理應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強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第一,加大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數據安全保護力度,深入推進網絡信息基礎設施防護,繼續實施網絡安全試點示范;第二,針對新技術和新業務,突出網絡數據安全和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加強移動應用程序和應用商店網絡安全管理;第三,持續開展打擊治理通信信息詐騙、網站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繼續推進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工作;第四,深化安全考核評估,持續開展基礎電信企業安全責任考核、新技術新業務評估工作,督促企業加大安全責任落實力度。
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力度
多年來,我國以電信業務分類為基礎、事前準入為主的管理模式在行業管理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但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對其提出了新的要求,亟需優化調整。2015年國家密集出臺文件,提出進一步“簡政放權”,加強依法行政,規范政府管理行為、明確市場邊界,“放、管”結合,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等要求。特別是大數據手段運用和負面清單管理要求,倒逼行業加快創新管理模式。
在此形勢下,行業管理部門急需創新行業監管理念和模式。2016年,行業管理將探索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和信用管理手段,推動監管方式轉變,提升監管效率,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改進市場準入和年檢制度,縮短審批時限、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加強大數據在市場主體事中、事后監管中的運用,提高對電信行業的實時監測、數據分析和預警能力,增強政府服務和監管的有效性;探索建立電信行業主體的信用評價體系,加強對業務經營、市場競爭、用戶權益保護等事中環節的監測和數據整合分析,探索信用評價結果在年檢審查和行政處置等事后環節的綜合應用。
著力推動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面向數字生態系統發展需求,加快建設高可靠、高彈性、智能化、泛在化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已成為各國發展戰略的優先選擇。我國自發布“寬帶中國”戰略以來,每年都開展“寬帶中國”專項行動。在近兩年發布的各項國家戰略中,均明確提到了要建設“寬帶、融合、泛在、安全”的網絡基礎設施。十八屆五中全會上,“開展網絡提速降費行動”被列入“十三五”規劃建議中。不斷提高網絡基礎設施性能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是電信業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的首要工作。
2016年,電信行業必將繼續深入落實相關要求,推動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提升用戶滿意度。一是持續優化網間“互聯互通”架構體系,降低網間結算價格,促進網間帶寬擴容,加強骨干網絡傳輸能力,加快“寬帶中國”地圖及網速監測平臺建設,促進企業有序競爭,接受用戶監督;二是加快推進國務院關于“改革創新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的落實,推動由中央、地方、企業共同出資合力建設的新模式落地,保障配套資金落實到位;三是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將寬帶網絡設施建設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中,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公共機構等所屬公共設施提供通信便利;四是加強電信資費事中監測和事后監管,督促企業進一步提升寬帶性價比,讓更多用戶享受實惠。
推動產業融合創新發展
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2015年國家陸續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互聯網+”行動計劃、“四眾”支撐平臺等戰略文件,有力推動了電信行業與眾多傳統產業領域的深度融合。基于互聯網的“眾包”、“眾籌”、“眾創”、“分享經濟”等新模式、新業態廣泛興起,極大激發了“互聯網+”融合業務領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對促進我國經濟的內生增長、帶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在跨界創新常態化、深度融合泛在化的趨勢下,我國電信行業發展面臨更高要求。一是不斷推進電信行業改革創新,進一步激發電信行業內外部的創業創新活力;二是進一步提升電信行業對融合創新業務的網絡和平臺支撐能力,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2016年電信行業將加快提升對“互聯網+”和“雙創”發展的支撐能力建設。全面落實“互聯網+制造”和“互聯網+中小企業”的兩大戰略部署,大力推進寬帶網絡、云計算、大數據等關鍵基礎平臺建設;探索電信行業推動“雙創”發展的著力點,支持電信行業大企業“雙創”平臺發展。隨著一系列戰略文件陸續進入落地期,預計2016年我國“互聯網+”和“雙創”發展將進入一輪新的高潮期,也將對我國電信業的發展起到逆向帶動作用。
綜上所述,隨著行業融合創新發展進程的加快,行業監管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不斷加大。行業管理必將順應產業發展大勢,不斷完善行業監管體系建設。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尤其是“互聯網+”全面深入發展,著力提升行業管理能力將成為“十三五”時期行業監管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