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電力設備新能源行業與電改有著密切聯系。電改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電力的商品屬性,增加其價值。而對電力價值的挖掘,需要用戶實現共享并對需求做出響應,即需要配套的智能、堅強、互聯互通的電網網架作為物理支撐,同時需要分布式能源的接入比例,而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的大幅增加又反過來要求電網實現高度智能化。
電改之后先后出臺的光伏、新能源汽車、鋰電、充電樁、配網建設等一系列政策,將在2016年繼續推動細分行業發展。“今年鋰電池方面將會是大投產的一年。”信達證券能源行業分析師曹寅指出,“主要是新能源汽車需求放量后動力電池產能緊缺所致。現在很多電動汽車的整車廠會去包一條鋰電池產線,進入這個子行業的投資者很多,但日后該行業將面臨產能過剩問題,不過至2016年底產能緊張還會存在。”國泰君安則預計,2015年-2016年新增鋰電設備投資至少150億元,行業景氣度堪比2011年的光伏設備,景氣度將持續到2016年底。2016年,動力電池設備的精度要求提高,高端鋰電設備廠商最為受益。
新能源汽車政策重心今年將向充電樁傾斜。充電樁標準制定后,配套政策出臺節奏均超過預期,新能源汽車行業在2016年仍將延續高景氣行情 。有業內人士表示,充電樁行業目前集中度不高,競爭激烈,探索好的商業模式將是今年行業發展的看點。
2016年,光伏行業需求終端企業將更多選擇單晶產品,市場對單晶的認可度也會逐步提升。根據中國光伏業協會的數據,2014年中國單晶硅電池和多晶硅電池產量之比為13:87,而在“十三五”期間這樣的比例為1:1,單晶與多晶平分天下。布局方面,光伏西部地面電站或將受到較大影響,中東部地區分布式光伏發電將得以加快。
推動能源互聯網發展
光伏行業發展的顯著動力來源于政策的支撐。從目前已發布的政策看,“十三五”期間國家將大力支持光伏產業發展。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在2015年光伏大會上指出,“十三五”期間將持續壯大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市場規模,初步規劃“十三五”光伏裝機規模目標將達1.5億千瓦左右。同時,為鼓勵光伏產業健康發展,政府也做了積極引導,如補貼標準下調、鼓勵分布式電站,補貼標準下調促使企業尋求新技術、新工藝來降低成本等。
廣泛熱議的“能源互聯網”得到改革與市場的雙輪驅動。在能源互聯網的體系下,用戶側的多樣性服務需求有望呈現出幾何式爆發,新能源運營商和電力設備供應商將分享電改的政策紅利,電改所帶來的需求側管理、售電業務等相關投資機會值得期待,在此領域有前瞻性布局的公司值得關注。
埃森哲最新發布的《中國能源互聯網商業生態展望》報告預測,到2020年中國能源互聯網的總體市場規模將超過9400億美元,約占當年GDP的7%。其中,除智能電網建設先行驅動的快速增長外,能源互聯網還會為直接帶動微網建設、冷熱電三聯供系統建設、屋頂太陽能系統建設、物聯網建設、智能家居系統、儲能系統等一系列制造產業的增長。
同時,圍繞能源管理相關的服務、融資甚至數據產業也將成為新型收入來源。作為能源互聯網基石的儲能處于蓄勢待發階段。
此外,在能源結構調整的主基調下,基于需求和經濟性的清潔能源,未來將形成更為健康發展的產業格局且應用空間廣闊,在清潔能源產業鏈條上,有技術儲備、規模效應和成本控制優勢的新能源企業將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