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安全行業動態 → 正文

從原子世界到比特世界,我們需要更深刻地理解這個時代中的 “隱私”

責任編輯:editor04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5-10-28 22:07:39 本文摘自:36kr

從原子世界到比特世界,我們需要更深刻地理解這個時代中的 “隱私”

編者按:本文作者余晟,文章首法于其微信公眾號“余晟以為”(微信號:yurii-says),授權 36 氪發布。余晟之前給 36 氪投過好幾篇文章反響都不錯,如《你的團隊里有幾條鯰魚》,感興趣可以看看。

如果你留意看過 IT 大佬們的訪談和回憶,多半會記得一句話:搬運比特比搬運原子要快。這是尼葛洛龐帝 1996年 在《數字化生存》中提出的觀點,它明確指出了信息產業(或者說互聯網)未來的發展方向,激勵了無數英雄投身其中,造就了今天互聯網的繁榮。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不妨舉個例子:

搬運原子:報社記者搶拍了新聞事件的現場照片,然后需要回去沖洗,再排版、印刷、投遞,最后把報紙送到讀者手上,讀者才能看到;搬運比特:報社記者搶拍了新聞事件的現場照片,可以立即上傳到服務器,讀者瀏覽就可以看到;

大家逐漸意識到,很多時候自己真正需要的只是信息而已,信息的載體可以是比特,也可以是原子。比特存在于數字世界里,搬運速度幾乎等于光速;原子存在于物理世界里,搬運速度受到現實條件的限制,而且這種限制的復雜度很可能大大超過許多人的想象:《冬吳相對論》里吳伯凡曾講過,以前在廣東辦雜志,還需要操心沿途的湖南湖北等省是否下雨,因為雜志需要用大車運到北方,天氣不好,時效就會受影響。

正是因為搬運比特比搬運原子要快太多,能把信息技術的優勢體現得淋漓盡致,所以互聯網的創業基本是從 “純” 互聯網開始的——也就是大家說的狹義的 “信息產業”,比如新聞、論壇、社交等等,這類業務形態幾乎可以 “憑空” 進行,完全不受物理世界約束,所以發展異常迅猛。相比之下,電商的發展則要慢上一步,因為它必須依靠支付、物流等等 “原子業務” 的支持——上網時間長點的讀者多半會記得,在支付靠郵局匯款、配送靠郵局包裹的年代,電子商務的體驗有多么糟糕,難怪有人認為 “中國郵政簡直是電子商務的毒瘤”。

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有越來越多的活動從 “搬運原子” 轉向了 “搬運比特”。所有人,不管情愿不情愿,都被卷入其中。大家都學會了用電子郵件,學會了用微信,學會了用網銀。這些業務讓大家覺得 “方便”,其原因基本都在于 “搬運比特比搬運原子更快”,真正對我們重要的,其實只是郵件和微信承載的信息,和網銀里數字代表的金額而已。

那么,用越來越多的 “比特搬運” 取代 “原子搬運”,是否就是一條通往未來的康莊大道?其實并不是這樣——要知道,“搬運比特” 和 “搬運原子” 之間表面看來只有速度的差別,其實兩者的玩法是完全不一樣的。

很重要的一點是,原子世界的規則幾乎全是大自然定義的,比特世界的規則幾乎全是程序開發人員定義的。

余額寶剛出來的時候曾有人擔心,自己的萬貫家財,竟然是由工作年限只有自己的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財富也只有自己幾千甚至幾萬分之一的碼農來打理的,就感到不寒而栗。雖說有些夸張,但也代表了一種擔心:大自然的規律和人類社會累積的規則秩序,或許失之精確,但往往足夠復雜,經歷了足夠多的時間考驗;但是在程序支配的比特世界里,這些規律、規則、秩序能不能被完整的復制和遵守,是否會被刻意地忽略甚至打破,很多時候是沒有保障的。

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一點是:原子的 “搬運” 只是簡單的位移,比特的 “搬運” 卻不僅僅是更快的位移,還包括飛速的復制和聯系的日益密集。結果,許多活動已經轉向了比特世界,但沿襲和積累的規律還是基于原子世界的,所以結果往往會超越人們傳統的認知,甚至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

你穿著睡衣在小區里散步,心想 “反正都是熟人,而且只有一會兒,無所謂”,事實也確實如此;不料被人用手機拍下來,發到網上,瞬間成為熱點,有無數個副本存在,傳播范圍擴大了幾千幾萬倍。時間上也延續了很多,以后這些照片可以一直被搜索到,在互聯網上永遠和 “你” 相關;你去單位打卡,以前只要簽字就可以,這本來是安全的;現在改為刷身份證自動識別身份,他人知道你的身份證號,上網一檢索,就可以看到你的出生地、就讀院校、工作經歷等等信息,而這些信息本來是孤立存在的,即便集中也只應該存在于檔案袋里,借助互聯網,甚至你的開房、違規罰款記錄都唾手可得;你在飯桌上給親密朋友講了個好玩的笑話,這本來是安全的;結果被朋友錄下來,如果簡單地用來回味和重溫友情,結果被人發到網絡上,消弭了私域和公域的差別,變成了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公然挑釁;到你找工作的時候,HR 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精確檢索出你之前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而不分場合),作為重要的考量;

這些都只是和當事人直接相關的,還有很多不是和當事人直接相關的。比如前兩天鬧得沸沸揚揚的,有人直接在某 “云直播” 對公網開放了浙師大北門的現場監控,雖然這個地點屬于公共空間,在校門這個地點本來也沒有特別的講究,但全網實時直播仍然是誰也受不了的。警察來了之后直播被暫停了,但警察也找不到直播到底怎么發生的……

更進一步,就是最近層出不窮的密碼泄露事件。其實這類事件中重要的其實不是賬號密碼本身,而是在比特世界里,這些賬號所具有的身份,這些身份所對應的信息,以及它們所能進行的操作。在比特世界和信息互通的時代,這類事件的影響和危害往往遠遠超出普通人的想象。

所有這些例子都在說明,我們不能再習慣于原子世界的規則,而需要理解比特世界的規則:任何信息只要被數字化,基本都是可以被海量復制、海量傳播、永久保存、精確檢索的。如果早先說 “搬運比特比搬運原子更快” 還顯得那樣溫情脈脈,那樣充滿前景,現在每個人都需要認真意識到:相比對原子的盜用和濫用,比特的盜用和濫用更快也更容易——與你有關的比特,可以在不需要你的許可甚至都不需要讓你知道的情況下,迅速搬運到整個世界

是的,我說的是數字時代的隱私。這個當前大家共同面臨的難題要如何解決,好像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是無論答案如何,在中國它都需要被特別認真的對待。

對于這個問題,霍炬敏銳地觀察到兩點:第一,中國互聯網的發展速度遠超各國;第二,中國隱私保護的傳統相當羸弱。在這兩點的綜合作用下,互聯網簡直成了毫無規則的蠻荒之地,無數用戶的個人信息就被打著各種旗號的公司反復收割掠奪。

看看我們身邊的現實吧,國產的手機 Android App,無論具體業務形態如何,幾乎都要請求系統的最高權限;國內的各種業務,無論信息要求的級別如何,幾乎都要求你輸入身份證號。總的來說,就是 “盡可能索取最高級的權限、盡可能獲取最準確、最能聯系其它信息的特征”。盡管開發者和服務提供商大都提供了所謂的 “隱私保護條例” 并且信誓旦旦要遵守,但如果以 “無救濟則無權利” 的原則來考察,這些 “條例” 幾乎形同虛設。

而且,這些游戲往往打著 “免費” 的旗號進行,普通看到的只是入門那一環的 “免費”,看不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拿到之后,四通八達的機會,和各種漫長的生意鏈條,所以根本意識不到 “免費” 的代價——對數據的收集和持有者來說,這門生意簡直是太劃算了。

普通用戶也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沒做虧心事就無所謂 “隱私”,身處這樣的高危環境之中,如果你還沒有經歷過隱私暴露的威脅,那多半只是因為他們技術不夠好暫時做不到而已,絕不意味著存在什么天然的屏障。配合上當下流行的 “大數據” 技術,數據掌握者不但能從宏觀方面把握各種趨勢,更是能夠在微觀方面精確地在定位個體。不要以為那些好玩的 “大數據” 只是神奇而讓人迷醉,在沒有隱私保護的比特世界里,它們的另一面正是無比精準的用戶畫像。對!就是關于 “你” 的畫像——如果其他人能夠輕易了解你生活的點點滴滴,能隨意查詢你的旅游蹤跡、購物和開房記錄,能準確檢索你以前說過的言論,甚至有沖突時能精確定位你的供職公司和家庭地址,我相信沒有人能繼續瀟灑,繼續不在乎。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么辦?

從大的方面來看,我們似乎很難怎么辦。我們既沒有隱私保護的傳統,隱私救濟的機制,又習慣了各種便利。但是從小的方面來看,個人仍然有一些自我保護的辦法,最有效的就是緊緊扼住從原子世界到比特世界的喉嚨:要清楚理解到,所有數字化的信息都有可能(甚至必然)被泄露和傳播,在有效的保護機制沒有建立之前,你需要認真考慮一些信息到底是寫在紙上最安全,拍成照片最安全,還是寫成文字存在文件里最安全;在每一次需要輸入個人信息的時候,請認真發揮你的想象力,想想是否真的需要提供這些信息,它們會被用在什么地方;如果可以,你是否需要在網絡上有多個互相隔絕的身份(賬號)……

如果非要扯到宏觀的未來,我只能說,我確實不知道,在一個互聯網高度發達而隱私保護又極度缺失的國度,這樣發展下去會是什么結果。或許我們都只能旁觀,見證未來。但是我們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旁觀和見證的過程稍微安全一些。

關鍵字:比特世界隱私隱私保護

本文摘自:36kr

x 從原子世界到比特世界,我們需要更深刻地理解這個時代中的 “隱私”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安全行業動態 → 正文

從原子世界到比特世界,我們需要更深刻地理解這個時代中的 “隱私”

責任編輯:editor04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5-10-28 22:07:39 本文摘自:36kr

從原子世界到比特世界,我們需要更深刻地理解這個時代中的 “隱私”

編者按:本文作者余晟,文章首法于其微信公眾號“余晟以為”(微信號:yurii-says),授權 36 氪發布。余晟之前給 36 氪投過好幾篇文章反響都不錯,如《你的團隊里有幾條鯰魚》,感興趣可以看看。

如果你留意看過 IT 大佬們的訪談和回憶,多半會記得一句話:搬運比特比搬運原子要快。這是尼葛洛龐帝 1996年 在《數字化生存》中提出的觀點,它明確指出了信息產業(或者說互聯網)未來的發展方向,激勵了無數英雄投身其中,造就了今天互聯網的繁榮。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不妨舉個例子:

搬運原子:報社記者搶拍了新聞事件的現場照片,然后需要回去沖洗,再排版、印刷、投遞,最后把報紙送到讀者手上,讀者才能看到;搬運比特:報社記者搶拍了新聞事件的現場照片,可以立即上傳到服務器,讀者瀏覽就可以看到;

大家逐漸意識到,很多時候自己真正需要的只是信息而已,信息的載體可以是比特,也可以是原子。比特存在于數字世界里,搬運速度幾乎等于光速;原子存在于物理世界里,搬運速度受到現實條件的限制,而且這種限制的復雜度很可能大大超過許多人的想象:《冬吳相對論》里吳伯凡曾講過,以前在廣東辦雜志,還需要操心沿途的湖南湖北等省是否下雨,因為雜志需要用大車運到北方,天氣不好,時效就會受影響。

正是因為搬運比特比搬運原子要快太多,能把信息技術的優勢體現得淋漓盡致,所以互聯網的創業基本是從 “純” 互聯網開始的——也就是大家說的狹義的 “信息產業”,比如新聞、論壇、社交等等,這類業務形態幾乎可以 “憑空” 進行,完全不受物理世界約束,所以發展異常迅猛。相比之下,電商的發展則要慢上一步,因為它必須依靠支付、物流等等 “原子業務” 的支持——上網時間長點的讀者多半會記得,在支付靠郵局匯款、配送靠郵局包裹的年代,電子商務的體驗有多么糟糕,難怪有人認為 “中國郵政簡直是電子商務的毒瘤”。

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有越來越多的活動從 “搬運原子” 轉向了 “搬運比特”。所有人,不管情愿不情愿,都被卷入其中。大家都學會了用電子郵件,學會了用微信,學會了用網銀。這些業務讓大家覺得 “方便”,其原因基本都在于 “搬運比特比搬運原子更快”,真正對我們重要的,其實只是郵件和微信承載的信息,和網銀里數字代表的金額而已。

那么,用越來越多的 “比特搬運” 取代 “原子搬運”,是否就是一條通往未來的康莊大道?其實并不是這樣——要知道,“搬運比特” 和 “搬運原子” 之間表面看來只有速度的差別,其實兩者的玩法是完全不一樣的。

很重要的一點是,原子世界的規則幾乎全是大自然定義的,比特世界的規則幾乎全是程序開發人員定義的。

余額寶剛出來的時候曾有人擔心,自己的萬貫家財,竟然是由工作年限只有自己的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財富也只有自己幾千甚至幾萬分之一的碼農來打理的,就感到不寒而栗。雖說有些夸張,但也代表了一種擔心:大自然的規律和人類社會累積的規則秩序,或許失之精確,但往往足夠復雜,經歷了足夠多的時間考驗;但是在程序支配的比特世界里,這些規律、規則、秩序能不能被完整的復制和遵守,是否會被刻意地忽略甚至打破,很多時候是沒有保障的。

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一點是:原子的 “搬運” 只是簡單的位移,比特的 “搬運” 卻不僅僅是更快的位移,還包括飛速的復制和聯系的日益密集。結果,許多活動已經轉向了比特世界,但沿襲和積累的規律還是基于原子世界的,所以結果往往會超越人們傳統的認知,甚至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

你穿著睡衣在小區里散步,心想 “反正都是熟人,而且只有一會兒,無所謂”,事實也確實如此;不料被人用手機拍下來,發到網上,瞬間成為熱點,有無數個副本存在,傳播范圍擴大了幾千幾萬倍。時間上也延續了很多,以后這些照片可以一直被搜索到,在互聯網上永遠和 “你” 相關;你去單位打卡,以前只要簽字就可以,這本來是安全的;現在改為刷身份證自動識別身份,他人知道你的身份證號,上網一檢索,就可以看到你的出生地、就讀院校、工作經歷等等信息,而這些信息本來是孤立存在的,即便集中也只應該存在于檔案袋里,借助互聯網,甚至你的開房、違規罰款記錄都唾手可得;你在飯桌上給親密朋友講了個好玩的笑話,這本來是安全的;結果被朋友錄下來,如果簡單地用來回味和重溫友情,結果被人發到網絡上,消弭了私域和公域的差別,變成了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公然挑釁;到你找工作的時候,HR 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精確檢索出你之前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而不分場合),作為重要的考量;

這些都只是和當事人直接相關的,還有很多不是和當事人直接相關的。比如前兩天鬧得沸沸揚揚的,有人直接在某 “云直播” 對公網開放了浙師大北門的現場監控,雖然這個地點屬于公共空間,在校門這個地點本來也沒有特別的講究,但全網實時直播仍然是誰也受不了的。警察來了之后直播被暫停了,但警察也找不到直播到底怎么發生的……

更進一步,就是最近層出不窮的密碼泄露事件。其實這類事件中重要的其實不是賬號密碼本身,而是在比特世界里,這些賬號所具有的身份,這些身份所對應的信息,以及它們所能進行的操作。在比特世界和信息互通的時代,這類事件的影響和危害往往遠遠超出普通人的想象。

所有這些例子都在說明,我們不能再習慣于原子世界的規則,而需要理解比特世界的規則:任何信息只要被數字化,基本都是可以被海量復制、海量傳播、永久保存、精確檢索的。如果早先說 “搬運比特比搬運原子更快” 還顯得那樣溫情脈脈,那樣充滿前景,現在每個人都需要認真意識到:相比對原子的盜用和濫用,比特的盜用和濫用更快也更容易——與你有關的比特,可以在不需要你的許可甚至都不需要讓你知道的情況下,迅速搬運到整個世界

是的,我說的是數字時代的隱私。這個當前大家共同面臨的難題要如何解決,好像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是無論答案如何,在中國它都需要被特別認真的對待。

對于這個問題,霍炬敏銳地觀察到兩點:第一,中國互聯網的發展速度遠超各國;第二,中國隱私保護的傳統相當羸弱。在這兩點的綜合作用下,互聯網簡直成了毫無規則的蠻荒之地,無數用戶的個人信息就被打著各種旗號的公司反復收割掠奪。

看看我們身邊的現實吧,國產的手機 Android App,無論具體業務形態如何,幾乎都要請求系統的最高權限;國內的各種業務,無論信息要求的級別如何,幾乎都要求你輸入身份證號。總的來說,就是 “盡可能索取最高級的權限、盡可能獲取最準確、最能聯系其它信息的特征”。盡管開發者和服務提供商大都提供了所謂的 “隱私保護條例” 并且信誓旦旦要遵守,但如果以 “無救濟則無權利” 的原則來考察,這些 “條例” 幾乎形同虛設。

而且,這些游戲往往打著 “免費” 的旗號進行,普通看到的只是入門那一環的 “免費”,看不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拿到之后,四通八達的機會,和各種漫長的生意鏈條,所以根本意識不到 “免費” 的代價——對數據的收集和持有者來說,這門生意簡直是太劃算了。

普通用戶也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沒做虧心事就無所謂 “隱私”,身處這樣的高危環境之中,如果你還沒有經歷過隱私暴露的威脅,那多半只是因為他們技術不夠好暫時做不到而已,絕不意味著存在什么天然的屏障。配合上當下流行的 “大數據” 技術,數據掌握者不但能從宏觀方面把握各種趨勢,更是能夠在微觀方面精確地在定位個體。不要以為那些好玩的 “大數據” 只是神奇而讓人迷醉,在沒有隱私保護的比特世界里,它們的另一面正是無比精準的用戶畫像。對!就是關于 “你” 的畫像——如果其他人能夠輕易了解你生活的點點滴滴,能隨意查詢你的旅游蹤跡、購物和開房記錄,能準確檢索你以前說過的言論,甚至有沖突時能精確定位你的供職公司和家庭地址,我相信沒有人能繼續瀟灑,繼續不在乎。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么辦?

從大的方面來看,我們似乎很難怎么辦。我們既沒有隱私保護的傳統,隱私救濟的機制,又習慣了各種便利。但是從小的方面來看,個人仍然有一些自我保護的辦法,最有效的就是緊緊扼住從原子世界到比特世界的喉嚨:要清楚理解到,所有數字化的信息都有可能(甚至必然)被泄露和傳播,在有效的保護機制沒有建立之前,你需要認真考慮一些信息到底是寫在紙上最安全,拍成照片最安全,還是寫成文字存在文件里最安全;在每一次需要輸入個人信息的時候,請認真發揮你的想象力,想想是否真的需要提供這些信息,它們會被用在什么地方;如果可以,你是否需要在網絡上有多個互相隔絕的身份(賬號)……

如果非要扯到宏觀的未來,我只能說,我確實不知道,在一個互聯網高度發達而隱私保護又極度缺失的國度,這樣發展下去會是什么結果。或許我們都只能旁觀,見證未來。但是我們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旁觀和見證的過程稍微安全一些。

關鍵字:比特世界隱私隱私保護

本文摘自:36kr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吉市| 那坡县| 石屏县| 安图县| 成武县| 错那县| 廊坊市| 朝阳县| 安龙县| 宿州市| 和硕县| 冷水江市| 长垣县| 家居| 金溪县| 青铜峡市| 青冈县| 北川| 缙云县| 榆中县| 保定市| 南丹县| 庄浪县| 二手房| 康乐县| 武安市| 望都县| 曲周县| 和静县| 阿尔山市| 姜堰市| 石阡县| 上饶县| 高陵县| 广昌县| 弥渡县| 尼木县| 通榆县| 海盐县| 上杭县| 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