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無法避免的交通堵塞之外,華盛頓州的媒體對于習近平的到訪欣喜遠遠多于憂慮。這個位于美國西北角的州與中國經濟的特殊關系隨處可見——僅僅在過去一年,中國就從這個州訂購了二百多億美元的飛機和農產品等等。
華盛頓是美國五十個州里向中國出口量最大的州。除了波音飛機之外,總部在這里的還有亞馬遜、微軟、星巴克等等行業內的國際巨頭。這些公司與中國密切的經濟關系自不待言,而中國對華盛頓州經濟的重要性也再明顯不過。難怪,到機場迎接習近平的代表團中,包括了現任女州長克莉絲汀·格雷瓜爾以及她的前任駱家輝。
習近平在華盛頓州的訪問,順理成章地集中在經貿伙伴上。行程中的一個重頭戲,就是參觀波音公司最大的生產基地。波音公司認為,在未來二十年里,中國都將是波音最大的市場。僅僅是今年,波音生產的飛機有四分之一賣給了中國。
不過更多引起美國人關注的,是習近平將出席由微軟和中國互聯網協會共同舉辦的美中互聯網行業論壇。習近平身邊的官員,包括負責中國網絡政策事務的魯煒。蘋果、臉書、谷歌等等美國互聯網公司的高管還有可能在這次會議上碰見百度的李彥宏和阿里巴巴的馬云。習近平在美國西北角參加的這次會議,與北美大陸另一面的另一個華盛頓——首都華盛頓特區——正在密鑼緊鼓舉行的活動有密切的關系。
據報道,中美兩國正在草擬一個“網絡時代的軍備控制條約”。雖然白宮不肯就條約的具體內容作出評論,但是外界普遍估計,雙方在條約中將承諾,在和平時期相互不會向對方的關鍵基礎設施發起網絡攻擊,特別是承諾不會“首先使用”這樣的攻擊手段。這類基礎設施包括發電站、銀行、手機通訊網、醫院,等等。
無論如何,正如奧巴馬總統在習近平主席到訪前一個星期暗示的那樣,網絡安全將是中美雙方在首都討論的主要問題,盡管不會是唯一的問題。在提到網絡安全的時候,奧巴馬用的是“美國的核心利益”這樣的字眼。
熟悉冷戰歷史的人都知道,美國與蘇聯這東西方兩大陣營的首腦從1960年代至1980年代進行過兩輪限制戰略武器談判,達成了一系列對兩國的戰略武器特別是核武器進行限制的協議。1950年代,當美蘇之間開始核軍備競賽的時候,雙方都試圖擴大自己的核武庫,以保證在對方進行攻擊之后能夠以毀滅性的力量來還擊。這一理論在英文中有個名稱,叫做“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字母簡寫成了“MAD”——“瘋狂”。在“瘋狂”理念的推動下,美蘇兩國儲存的核武器的一小部分就能夠將對方整個國家變成焦土。美蘇戰略武器談判正是雙方出于對這一可怕的前景的擔憂而進行的。雙方限制戰略武器的條約確實在某種程度上也保證了冷戰不會在剎那間變成毀滅性的熱戰。
到21世紀,世界進入了互聯網時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后,人們回首展望,發現網絡已經徹底地改變了世界,特別是改變了原先地緣政治的格局,使得傳統意義上的國界在很多場合中失去了作用。人們在網絡上從事的活動以及對網絡的依賴飛速地增加,無論軍事還是民用,網絡都已經成為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五角大樓的專家描述,如今坐在華盛頓舒適的辦公室里就能夠對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發起攻擊。事實上,美國在反恐戰爭中已經這樣做了——最近幾年對恐怖分子的各種無人機的襲擊都遠程指揮,根本無需在當地有任何駐軍或者基地。
民用設施也同樣依賴網絡,網絡一旦癱瘓,國家的經濟也會隨之癱瘓。比如,《福布斯》雜志7月份發表一篇文章引述研究數據,指出如果美國的變電設施遭到網絡攻擊,損失將達到一萬億美元。網絡攻擊還可能導致大量的人員傷亡,絕大多數的醫院會在受打擊的瞬間失去大部分的功能。
相比起核武器,網絡攻擊的成本非常低,低到不僅富國能做,窮國也能做,甚至個人也能做。網絡攻擊以及反擊一旦開始,特別是有國家力量投入,那么最終的結果恐怕會與核戰爭一樣,將人類拖回到黑暗時代。這也是為什么美國方面會將中美兩國之間的網絡互不攻擊條約看作二十一世紀的軍備控制條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