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俄《觀點報》稱,俄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專家卡申對美國指責中國黑客襲擊表示懷疑,因為美國并沒有明確的證據。而美國前特工斯諾登曾透露美國“一直對中國從事網絡間諜活動”,因此美國沒有資格指責中國。
“在政治、軍事、經濟各個領域對全世界進行著無孔不入的全覆蓋式監控的正是美國,其強勢邏輯的本質無非是雙重標準”,一名不愿具名的中國網絡問題專家8月3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在中國領導人訪美之前,美方拿中國黑客說事,為的是先把這個問題炒大并吸引全世界眼球,以此試探中國的底線和風向,然后在習奧會上據此向中國“要價”,拿到他們的核心利益,同時迫使中國在其他方面讓步。美國這些做法體現了他們一貫的霸權思維模式。她表示,按照以往的慣例,美方制裁中國黑客的計劃可能只是起到威懾的作用,但也不能排除制訂實實在在的制裁計劃。
曾在2009年—2011年間擔任奧巴馬亞洲問題首席顧問的貝德31日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警告說,如果實施制裁,中國報復的可能性很大。與此同時,一些官員擔心中國可能會通過歧視美國公司、凍結它們的合同或市場、以及其他官方反擊作為報復。
“網絡安全:全是中國的錯?”美國“全球主義者”網站31日以此為題報道稱,中國不是網絡關系中要對雙邊沖突負責的唯一方。最近美國國內一些頭條新聞——尤其是聯邦政府人事管理局記錄中超過2000萬美國公民個人數據失竊,使得看上去一切都是中國的錯。美國政府的“可信”報告聲稱,中國正在對美實施不間斷的、高度成功的網絡間諜戰役。但美中不良的網絡關系是否也有美國人的過錯?在網絡安全方面,中國和歐盟相處得很好,雙方通過“中國—歐盟信息通信技術研究合作對話會議”進行聯合研究。中俄也簽署了一份協議,限制針對對方的黑客活動。中國同印度和日本的網絡關系也不糟糕。為什么只有美國會出現問題呢?文章稱,美國現在對中國的網絡外交風格與基調看上去有點混亂。美國民主黨政府需要反華論據來幫助支撐其經濟,而美國主流媒體總是對收視率和點擊率感興趣,它們都很樂于傳播這種單邊威脅。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朱鋒31日對《環球時報》說,網絡安全領域的爭議,是中美兩國政治議程上“最有緊迫感的話題”。希拉里競選總統時曾揚言“中國網絡黑客無所不偷”,事實證明這個話題在美國社會也有很大煽動性,對中美關系有很大殺傷力。他認為,黑客顯然將成為9月習奧會的主要話題,因為奧巴馬一方面面臨國內政治壓力,另一方面也面臨來自企業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