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以互聯網為主體的全球網絡空間迅猛興起和普及,西方國家網絡戰力量異軍突起,打破了傳統的國家安全格局。從2010年“震懾”伊朗,到2015年“隔離”朝鮮,網絡戰從理論走向實戰,給國家網絡安全敲響警鐘。網絡空間安全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成為我軍的新使命。作為全軍唯一以“信息”命名的綜合性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責無旁貸,在網絡空間領域肩負起應有的使命。
創造多個“全國第一”
1994年4月20日,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我國接入國際互聯網,由此開啟網絡時代。從那時起,信息工程大學就以警惕的目光審視這絢麗世界背后的安全隱患。學校黨委認為,網絡雖無形但應有界,網絡應實兵設防。他們依托計算機、通信、網絡工程等學科在國內率先開展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1998年第一個開辦網絡安全專業,2000年第一個開辦信息安全專業,2000年第一個設立網絡安全系和信息安全系,從2008年至2014年連續7年獲得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一等獎,畢業學員300余人次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勵,20余人次榮立一等功。
20年來,信息工程大學站在國家大安全觀的視角重新審視網絡空間安全,他們積極呼吁建立國家網絡空間安全邊防體系,提高全民網絡安全意識、構建全民皆兵的網絡空間安全銅墻鐵壁。他們在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積淀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和優勢——學科建設幅面最寬、實力最強,網絡與系統安全、網絡空間應用安全、網絡空間信息管理等學科在全國領先。他們積極參與編寫國家網絡空間安全領域專項規劃,為高層戰略決策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論支撐,構建涵蓋學歷教育、任職培訓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站在信息化建設的前沿
在我國信息通信行業發展歷史上,信息工程大學1991年研發的HJD-04機,無疑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這臺我國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數字程控交換機,從根本上扭轉我國電信網長期受制于人的被動態勢,使西方針對我國的“禁運”徹底流產,“04機”因此被譽為中華民族的“爭氣機”。
2013年9月23日,一條“我國成功研制世界首臺擬態計算機”的消息,迅速成為各大報刊、網絡媒體的頭條新聞。他的研發者,正是當年“04機”的研發主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教授帶領的科研技術團隊。
擬態計算機是受擬態章魚所啟發,把計算機從固定結構推進到可變結構,這在世界上開創了計算機體系結構研究的新方向。在此基礎上,他們建設擬態安全主動防御體系,在不規律的變化中,避免敵方發現規律、實施攻擊,確保信息系統在軟硬件“有毒帶菌”環境下依舊安全可信、可管可控。這項創新將重寫由西方主導的現行網絡“游戲規則”,給網絡空間安全防護帶來巨大推動。
爭當網絡空間技術尖兵
2014年夏的一天,對于正擔負軍事演練的某部來說,無疑是“黑色”的。部隊演練指揮通訊中斷、演練被迫停止。面對這突發的網絡事件,部隊緊急向信息工程大學求援。部隊的需要就是命令,學校迅速派遣專家組趕往演練地域,連夜展開會戰,很快查明原因、恢復了通信。
有資料顯示,我國已成為“黑客”攻擊的最大受害國之一,我黨政軍信息系統和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面臨著網絡竊密泄密、遭受攻擊的危險。要想確保網絡信息安全,就必須敢與強國搶占信息技術的制高點。核心技術研發不能“追隨”只能“領跑”。信息工程大學與行業主管單位、國內知名高校、網信骨干企業等聯合建立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計算機病毒防御技術工程實驗室、國家移動互聯網安全技術工程實驗室等10個國家級教學科研創新平臺。他們把準星瞄向被稱為互聯網樞紐和控制中心的路由器,于2004年底成功研制IPV6核心路由器,為中國互聯網安上中國“芯”。他們的電信網、移動通信網安全防護研究成果,三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