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高考錄取名單正在陸續公布之際,浙江蕭山第二職高的十多名學生卻發現自己的高考志愿被篡改。報案后,嫌疑人7月5日被警方抓獲。據嫌疑人交代,是其盜用相關學生的賬戶、密碼,從而修改了他們的志愿。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大數據時代撲面而來,人們在享受信息化便利的同時,也遇到了許多問題和挑戰,高考志愿“篡改門”事件就是其中之一。囿于社會履歷少、網絡安全意識淡薄等客觀原因,考生們鮮有足夠的信息安全意識。而這些跟個人前途息息相關的信息尤其是高考志愿填報賬戶,一旦丟失,代價可謂巨大。
這就需要學生家長勤加提醒,讓孩子妥善保存賬號、密碼。同時,學校也有責任提醒考生及時修改且保護好密碼,并指導學生操作。另外,教育職能部門也應及時做好技術升級,并想方設法為考生信息多加幾道保險,如除了密碼之外,可以逐步增加指紋、刷臉、手機短信碼驗證等選項,讓信息“防火墻”變得更加堅固。
當然,如果做到了上述幾點,信息依然被盜用、篡改,那就需要考生盡快報警,用法律手段解決,維護自己的權益,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