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安全也成為眾多網民最關心也最擔心的問題。11月24日,首屆江西省“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在南昌八一廣場啟動。活動現場,市民紛紛就自己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咨詢,其中網絡詐騙、金融業網絡安全、移動互聯網保護等問題成熱門話題。
網絡詐騙層出不窮
目前,網絡詐騙案件發案增速較快,已成為影響社會治安穩定的突出問題。如何甄別、預防網絡詐騙,在首屆江西省“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現場,來自江西省公安廳的民警為市民一一作了詳細解釋。
據民警介紹,當今社會網絡詐騙案層出不窮,主要集中在QQ詐騙、冒充警務人員的詐騙、用釣魚網站詐騙以及最新出現的微信詐騙。“假警察詐騙主要是騙子通過改號軟件等途徑,,冒充警方、法院等部門單位,利用人們怕惹麻煩的心理,稱受害者牽涉洗錢案或者毒品交易案,已經留有案底,想要消案必須匯錢至某個賬號,否則將要被起訴。”
微信詐騙是新出現的一種網絡詐騙手段,主要變現為“朋友”找你要驗證碼被盜賬號、朋友圈代購付款后失聯、微信點贊抽獎索要快遞費、假裝高帥富騙財騙色等。“因為現在微信認證的模式不是很全,很多犯罪嫌疑人會通過搖一搖等方式,竊取你的真實身份,然后通過你的頭像,你的賬號來詐騙你的親人、同時、同學。”
民警表示,網絡詐騙案件偵破比較困難,首先是因為涉案金額比較小,有的往往達不到立案的條件,其次是多為跨地域作案,而且方式比較隱蔽。“隨著網絡發展加快,公安機關對網絡詐騙的打擊力度也在增加,我們打擊的手法也在不斷翻新,但是我們還是希望廣大網民增加自身的防范。如果受騙了,也要盡量保留網絡上和現實生活中的信息,包括聊天記錄和匯款賬號等。”
金融業網絡安全風險花樣多
為向社會大眾普及金融網絡安全知識,人民銀行組織制作了金融網絡安全知識手冊,提醒大家留意金融網絡風險,保護好自身信息、財產的安全。
據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常見的安全風險有五類:網絡釣魚、木馬病毒、社交陷阱、偽基站及信息泄露。保障賬戶、資金安全,主要分為五步:保管好賬號、密碼、USBKey;認清網站網址;確保計算機系統安全;提升安全意識;選擇安全等級高的工具組合。
具體而言,不要相信任何套取賬號、USBKey和密碼的行為,也不要輕易向他人透露證件號碼、密碼等;網購時到正規、知名的網上商戶進行網上支付,交易時確認地址欄里的網址是否正確;從銀行官方網站下載安裝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安全控件和客戶端的軟件;開通短信口令時,務必確認接收短信的手機號碼為本人手機號碼。
此外,避免在公共場所或他人計算機上登錄和使用網上銀行,退出網上銀行或暫時離開電腦時,一定要將USBKey拔出;操作網銀時建議不要瀏覽別的網站,有些網站的惡意代碼可能會獲取電腦上的信息。“一旦發現被騙,要在第一時間聯系銀行、支付機構,采取相應應急措施,同時向當地警方報警。”
移動互聯網潛在危險大
智能手機的普及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然而手機隱私信息泄露給廣大手機用戶帶來了潛在危險。手機泄露個人信息主要有惡意軟件、病毒和木馬、截獲設備以及而已WIFI四種方式。其中惡意軟件主要是不法分子在手機中預設軟件,或通過遠程植入軟件,實時竊取用戶信息?;蛟诒I取用戶手機后,人工安裝竊聽軟件或病毒軟件。
病毒和木馬主要是通過廣告、郵件、APP應用軟件或二維碼等途徑傳播手機病毒或木馬,案中破壞或竊取手機用戶信息;截獲設備是通過專門的設備截獲手機的通話和收發信息的內容;惡意WIFI是通過未加密的惡意WIFI連接,以設伏方法獲取用戶手機中的信息。
“手機中的所有用戶信息一旦被竊取,就有可能對個人的銀行卡密碼、網站賬號、通訊錄、上網記錄、私密照片以及重要文件帶來威脅。”省通訊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手機被種植病毒和木馬后,還會出現私發短信、惡意扣費等現象,更有甚者手機還可能被監聽,行動被監控。
因此,市民在使用手機時,要安裝一些從正規網站下載的專業防火墻和防病毒軟件,定期查殺病毒并進行全殲升級;不要隨意點擊身份可疑的廣告、短信、二維碼,不要輕易下載和安裝網上搜索到的來歷不明的應用軟件;不要輕易鏈接免費和不設密碼的WIFI;關閉手機中可能泄露私密信息的服務,比如定位、藍牙等;不把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重要信息存在手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