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某某裝飾公司,最近需要裝修嗎?我們可以為您免費上門量房、設計圖紙……”“您好,這里是某某瓷磚,我們將舉行一場砍價會……”類似這樣的電話內容,新近領到住房鑰匙的業主可謂是再熟悉不過。此類電話已讓許多業主不堪其擾,然而,這些裝飾公司和建材經銷商到底是怎么知道業主的電話號碼和住房信息的呢?
本報記者通過實地了解發現,在當前家裝行業,以買賣的形式獲取業主信息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不僅各樓盤的銷售處及小區物業將業主信息視為生財工具,甚至還有專業的第三方專門從事業主信息買賣。而裝修公司、建材商等都將收集業主信息作為一項最基本的工作來做。記者在我市一家裝修公司的業務處發現,他們手中擁有新近交工的多個小區非常完整的業主信息,業主姓名、電話、年齡、職業、住房門牌號、面積、戶型都清晰的呈現在業務人員的面前。
市場現狀:業主信息被明碼標價
據了解,業內獲取業主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各樓盤的銷售處。業主在售樓處簽訂房屋買賣協議時,一般都被要求填寫電話、職業、身份證號等信息。雖然售樓處要求業主填寫這一信息本身無可厚非,因為售樓處需要與購房者建立聯系,以便通知其辦理貸款、領取鑰匙等相關事項。但是在現實中,這些基本信息卻經常被別有用心的人給賣出去了,而裝修公司和建材商便是這些信息的主要買主。通過這種途徑可以在第一時間(多數在樓盤交工以前)獲取最真實、完整的購房者信息,也被業內人統稱為“一手信息”,根據樓盤檔次,一條業主信息一般能被售樓處賣到1至10元。
小區物業也是家裝公司及建材代理商購買業主信息的另一主要渠道,因為業主辦理入住新房的相關手續時都會按照物業要求填寫自身的具體信息。在小區交工之后不久商家就會爭相到物業處購買業主信息。而且小區物業還會根據信息的“新鮮度”進行明碼標價,越早賣出去的信息價錢越高。
隨著家裝市場對業主信息愈加重視,市場上逐漸興起一些專門買賣業主信息的第三方組織,而且他們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這些組織內人員分工很是明確,幾乎將買賣信息做成了產業鏈。在小區交工之初便會通過一些公關手段一次性買斷物業手中的業主信息,然后會有專業的人員向裝修公司、建材品牌代理商推銷信息。另外,有些公司為了節約成本,同行之間還會互換手上的業主信息,這樣業主信息就會在整個市場廣泛流通開來,各類促銷電話、短信便會紛至沓來。
法規解讀:經營者應對個人信息嚴格保密
事實上,根據今年3月15日正式實施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無論是售樓處、物業人員還是專門的第三方組織,這種明目張膽銷售業主信息的行為以及商家隨意向業主發送推銷短信、撥打促銷電話的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法規規定:“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者請求,或者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
市民支招:安裝智能軟件可防騷擾
根據一些市民的介紹,業主可以通過安裝智能軟件的方法有效屏蔽廣告短信和電話。現在一些高端智能手機的系統,本身就自帶防騷擾軟件,而騰訊、百度、360等手機防護軟件,也有防騷擾功能。市民張先生下載一款360手機衛士,在接到推銷電話后,能自行選擇相關標注,這些標注一般分為騷擾電話、廣告推銷、房產中介、保險理財、詐騙電話等類別。若每個接到相同電話號碼的市民都運用這一防護軟件,當標注的客戶達到一定數量后,這些推銷電話再打到他人手機上時,他人的手機上就會得到共享提示,即自動顯示出該號碼的被標注類別,以便他人能對這些來電及時做出判斷,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