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及“云”的普及,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萬物互聯時代也離人們越來越近。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激發傳統產業的活力,怎樣才能應對信息安全的挑戰,成為了人們最為關心的話題
用手機給信用卡還款;手指輕點,你喜歡的東西就送到家門口;想和遠方的朋友分享生活點滴,只要把照片、文章上傳到“云端”,每次換手機也不必把電話號碼倒來倒去,只要在云端備份,一鍵就可以轉移到新手機……移動互聯網及“云”的普及,使人們暢享網絡生活的高效、便利,但也帶來了新的安全隱患。
以往說電腦中病毒了,不外乎是電腦數據被刪了,或無法開機,文字或者照片外泄了等,這僅僅是信息安全方面的問題。如今的互聯網已進入萬物聯網時代,車聯網、智能家居、智能健康設備都能夠接入網絡,公眾生活的一點一滴都跟互聯網聯系起來了。試想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剎車失靈、發動機停止工作,就不僅僅是信息內容的損失,可能危及用戶的生命安全。
近日亞太信息安全領域最權威的年度峰會——2014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在北京召開,其核心議題之一就是聚焦云計算、大數據的安全挑戰。萬物互聯給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帶來了巨大沖擊,傳統的系統安全、邊界安全已無法防衛以“數據竊取”和“大數據污染”為目的的惡意威脅,必須以大數據為核心,構建全新的信息安全防護體系。
業內人士紛紛表示,在萬物互聯時代,只有加強其他行業與IT行業的交流與合作,智慧城市、互聯網金融、數字醫療、可穿戴計術等協同發展,才能給產業發展帶來機遇。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萬物互聯是未來的趨勢,不僅手機、電腦、電視機等傳統信息化設備將接入網絡,家用電器和工廠設備、基礎設施等也將逐步成為互聯網的端點。
360董事長周鴻祎表示,在萬物互聯時代,移動設備的普及正吸引網絡黑暗勢力將目標逐步轉至移動終端。與此同時,現有的安全防護手段逐漸失去效力,傳統的系統安全、邊界安全無法防衛以數據竊取為主要目的的攻擊行為,必須重新構建有效的安全防護體系。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社會今后5年對信息安全的人才需求量每年約增加2萬人左右。而每年我國信息安全專業畢業生不足1萬人,社會培訓學員數量也不足1萬人。早在2012年,我國對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量已達50多萬人,當時我國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僅約4萬人。上海市信息安全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懷賓估計,2013年僅上海信息安全人才缺口就達10萬人,2014年這個數字更大。
今年的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特設了一天的“安全訓練營”,這個項目與國際安全會議接軌,將安全人才培養作為大會產業服務的重要項目。一方面是利用頂級“白帽黑客”的明星效應,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到網絡安全行業;而另一方面則可以為廣大網絡安全從業者和愛好者提供學習的平臺,學習前瞻性的網絡安全技術和技能。大量培養安全專家,將來為國家、社會提供安全服務,這僅僅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