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社會對信息安全的日益關注,國家層面也開始有針對性地在信息安全相關的軟件和硬件領域進行更為嚴格的把關,將有可能涉及信息安全的威脅“拒之門外”。國家把關信息安全這扇大門無疑會對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企業造成影響,但也給信息安全領域帶來了新的機遇。
殺毒軟件“洋品牌”遭棄用
日前有消息指出,中國政府采購單位“已經將賽門鐵克與卡巴斯基”從安全軟件供應商名單中剔除出去。據該消息透露,政府采購辦公室批準使用的五個殺毒軟件品牌分別為:奇虎360、啟明星辰、北京江民、冠群金辰和瑞星,而一直在國內政府采購中榜上有名的俄羅斯卡巴斯基和美國殺毒軟件供應商賽門鐵克則被排除在安全軟件供應商之外。
針對該消息,賽門鐵克與卡巴斯基隨即發表聲明稱,其產品并未被中國政府所禁用。卡巴斯基方面回應稱,“近期,我們獲悉中央政府采購網現階段暫時取消了所有國外安全供應商資質,只保留了國產安全供應商。但此變化只涉及中央政府采購預算范圍內的中央國家機構,地方政府和國家企事業單位等并不在此規定范圍之內。”卡巴斯基表示其正在積極跟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希望可以早日重新成為中央采購網站供應商。而賽門鐵克方面也強調,該名單僅僅適用于該項目采購范圍,而賽門鐵克產品并未被中國政府所禁用,“我們正針對該報道進行調查,并將繼續在中國政府行業參與競標和力爭贏得政府行業的采購項目。”
就在賽門鐵克與卡巴斯基雙雙否認其產品遭到中國政府“禁用”后,另一家美國企業蘋果也被傳出因出于安全考慮,中國政府已將蘋果iPad平板電腦和MacBook筆記本電腦排除在公共資金采購商品目錄之外。對此,蘋果方面拒絕發表評論。
信息安全要“靠自己”
資料顯示,面對日益嚴重的信息安全問題,從2013年年底開始,在我國金融系統內部就發起去“IOE”行動,呼吁國內銀行放棄IBM、Oracle和EMC的產品,盡量采購本土同類產品;在今年5月下旬,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出臺了《網絡信息安全審查制度》,規定凡是涉及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所有系統使用的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都將進行安全審查。
如今對微軟和賽門鐵克“棄用”,可見國家對信息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正不斷提高,而對危害國家信息安全的軟件和現象也是毫不手軟。有安全專家表示,面對信息安全問題,全世界都在積極行動應對技術的變化,因為信息安全涉及國家安全,而針對在設備和軟件中設置“后門”的行為,很多國家和組織出臺相應法律和規定。歐盟規定,在歐洲進行的互聯網及云端服務的系統,數據物理載體必須存儲在歐盟的數據處理中心上,禁止傳輸到美國。
“我們的信息系統必須建立在自主可控的技術平臺上,才是安全可靠的一個前提,一個必要條件。如果系統是建立在國外的技術軟件和硬件的基礎上,你要談安全可靠的前提都不成立。”用友軟件高級副總裁鄭雨林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信息安全這個問題上,只有“靠自己不求人”才是談論安全的基礎和前提。
國產安全軟件迎發展良機
自斯諾登曝光美國棱鏡門事件后,國際社會日益重視信息安全問題。隨著中央國家機關采購對某些國外安全軟件供應商的限制,地方政府和國家企事業單位也可能跟隨中央國家機關的腳步。這意味著在未來的企業安全市場,將成為國內安全公司的掘金場。
在業內人士看來,企業安全市場是個大蛋糕。IDC企業系統與軟件研究組經理王培7月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目前中國個人安全市場不過20億元,但2015年企業級安全市場超過200億元。
此前,企業安全市場幾乎是國外廠商一統天下,賽門鐵克等國外廠商占據企業安全軟件市場近70%的份額。而此次中央政府采購新政,企業安全市場全部留給了360等國內的5大安全廠商。
國產安全企業在滿足了普通網民的安全需求后,也已經開始向政府和企業安全領域高歌猛進。360董事長周鴻祎在接受采訪時就曾高調地表示,360已經從聚焦個人安全到開始發力企業級安全市場。
而企業級全線產品連續8年入圍政府采購名單的瑞星方面,也對企業安全市場信心滿滿。“瑞星公司多年來一直專注于信息安全領域,旗下產品不但技術成熟、穩定性強,而且全部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因此獲得了許多政府機關和國家大型科研項目的青睞。”瑞星副總裁張雨牧表示,瑞星還將繼續堅持自主研發的道路,為國家信息安全建設出力。